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唐·白居易《忆杭州梅花因叙旧游寄萧协律》 海梅半白柳微黄,冻水初融日欲长,——白居易《腊后岁前遇景咏意》 冰消见水多于地,雪霁看山尽入梅。——白居易《早春》 烟添柳色看犹浅,鸟蹈梅花落已频。——唐·戴叔伦《人日喜春》 一树寒梅白玉条,回临村路傍溪桥。——唐·张谓《早梅》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寒柳翠添微雨重,腊梅香绽细枝多。——唐·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东川李支使归使府夏侯相公》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北宋·晏殊《蝶恋花》 小梅枝上东君信,雪后花期近。——北宋·晏几道《虞美人》 折得疏梅香满袖,暗喜春江依旧。——北宋·晏几道《清平乐》 墙角数枝梅,凌空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北宋·王安石《梅花》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北宋·黄庭坚《虞美人》 小春何处有梅花,想见水边篱落,数枝斜。——北宋·吴则礼《虞美人》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北宋·林逋《山园小梅》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南宋·无名氏(尼姑)《悟道诗》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南宋·吕本中《踏莎行》 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南宋·辛弃疾《江神子》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辛弃疾《贺新郎》 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月四檐声。——南宋·魏了翁《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南宋·姜夔《除夜白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一)》 地暖梅花早,天寒潮信迟。——元·周权《郭外》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元·王冕《梅花》 晓云最白梅花驿,春雨初香杜若洲。——元·钱惟善《送陈众仲之官翰林应奉》 梅花一万树,窈窕非人间。——清·田雯《泊舟吴门寄汪苕文》 家国兴未足,寻梅过太湖。——清·潘高《初春有述》 残月梅花月满庭,送君移棹访湘灵。——清·谢方琦《送友人之楚》 零落梅花人共老,凄其灯火酒全消。——清·徐发《春分日和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