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轨道交通与上海方言之间的尴尬事

 说些有用的话 2019-08-08

余永佳

轨道交通是上海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自1号线于1993年5月28日正式运营以来,经过20多年的高强度开发,上海已构建起国内、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截止2018年12月,全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总长705公里,共17条路线和415座车站,日最大客运量达1256.3万人次。

尽管轨道交通缺乏根治城市拥堵病的神力,并需要依托高投入开发和高质量管理,才能艰难维持高成本的运营。然而在城市职住分离、建成区刚性扩张、住行供需紧运行的社会大环境下,地铁等轨交为促进上海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和方便市民安全快捷出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比较特殊的是,上海市轨交在数十年成长、运营进程中,与本土方言不断碰撞出的一些令人抱憾的新火花和新摩擦,会对城市的和谐与进步,产生出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引起社会各界和决策部门的共同关注。

在这里,需要先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

上海市各条轨道交通运营线,均拥有充满个性和魅力十足的标志色。除了磁悬浮和浦江线以外,1-13号线以及16、17号线,全是采用数字编号形式命名的。若是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来表达,常常能给人带来一种简洁清晰和琅琅上口的听觉享受。

第二:

上海方言“线”念成“xi”。尤其是另一个市民很忌讳的字——“死”,沪语也念“xi”。

“线”和“死”为同一个音,并且纠缠在一起成为出行者的日常用语,就会使上海轨道交通与上海方言之间出现一些难以规避和协调的尴尬事。

在上海,市民言谈沟通始终是由植根于黄浦江两岸的沪语占统治地位。最近二十年,上海市人民生活质量得到历史性提升,市民票子增多、闲暇时间富余,各种家庭、亲友、同学、同事、朋友间的聚会和游乐活动丰富多彩。尤其是饱经沧桑的老三届,数十年天各一方的艰辛拼搏,如今叶落归根安享晚年,相聚在一起追忆似水年华,总有说不完的贴心话语和吐不尽的喜怒哀乐,大家也都习惯于使用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深入脑髓的本土方言。

由于城市交通拥堵已成顽疾,民间各种饭局一般都喜欢安排在大家行走都方便的地铁站附近,而每一次聚会后的离别,相互间的对话却几乎全都是:

“侬(你)或哪(你们)几号xi?”

“伊(他)或伊拉(他们)几号xi?”的问话。

以及:

“阿拉(我或我们)最便当(方便),1号xi十分钟就到家”。

“侬(你)路程最远2号xi到虹桥,赶最后一班高铁,估计半夜才能回到苏州”。

“伊拉几嘠头(他们几个人)动迁到滴水湖。2号xi转16 xi,到窝里厢(家)也要接近零点”的答语。

上述对话,一问一答,绕来绕去,离不开一个不吉利的字——“xi”。

在这里,用上海方言交流和表达,确实会演绎出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诞剧。

说则无心,听则有意。有时候,一些从北方返沪的老上海人实在听不下去,就只能在一旁大声疾呼:“不要老讲触霉头的侬xi我xi了,我们还是应该多讲讲普通话”。

然而,乡音难舍,习惯难改,充满激情和离别情的对话最终仍然是戳心扎耳的“xi来”与“xi去”。

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语言环境理应优美、文明。为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要着手对上海地铁线路编号进行适度变革。

一是将地铁线路起始编号由“1”提高至“51”。

上述变革,不仅能使地铁线路编号与日历编号个性分明、不再混淆,更能使两者避免因读音雷同而产生使人生厌的龃龉、冲突和误解。同时还具有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因而能得到市民的理解和接受。

当然,如此变革一般需增加一-两个音节;同时,要有较长时间的磨合和适应。

二是将地铁线路变更为文字形式命名。

例如地铁1号线可变更为富(富锦路)-莘(莘庄)线;

2号线更名为徐(徐泾)-浦(浦东国际机场)线,或徐(徐泾)-广(广兰路)线以及广(广兰路)-浦(浦东国际机场)线……。

文字命名比较直观,有助于人们了解地铁线路的走向。但其缺陷是变化幅度大;若是线路延长,则需再次进行更名;此外,市民接受度有限,磨合期更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