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公元1049—1100年),字太虚,后改少游,北宋词人。仕宦坎坷,一贬再贬。他的词多为悲愁哀怨。有《淮海居士长短句》传世。
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简评】
明·张綖《淮海居士长短句》词末附注:词人佳句多是翻案古人语,如淮海此词“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可谓警句。亦自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变化。名家如此类者,不可枚举,亦一法也 。
明·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卷二眉批:只为人不见,转一番思。种种景,种种情,如怨如诉。 ○评语:碧野朱桥,正是离别之处。“飞絮落花”,言其景,“春江”二句言其情也。
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二:“飞絮”九个字凄咽。以下尽情发泄,却终未道破。
清--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结尾二句,与李后主之”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徐师川之”门外重重叠叠山,遮不断愁来路“,皆言愁之极致。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简评】
明·徐士俊《古今词统》卷四:“自在”二语夺南唐席。
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宛转幽怨,温韦嫡派。(温韦指五代时期的温庭筠和韦庄——岁寒斋主注)
清—近代·俞陛云《宋词选释》:清婉而有余韵,是其擅长处。此调凡五首,此首最胜。
现代·薛砺若《宋词通论》:轻柔婉细,运思绵密,百炼出之,故能如”好花媚春,自成馨逸。”
踏莎行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从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向潇湘去?
【简评】
明·杨慎《词品》卷三:秦少游《踏莎行》“杜鹃声里斜阳暮”,极为东坡所赏,而后人病其“斜阳暮”为重复。非也,见“斜阳”而知日“暮”,非复也。犹韦应物诗:“须臾风暖朝日暾。”既曰“朝日”,又曰“暾”,当亦为宋人所讥矣。此非知诗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