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觅诗记】黄滔:吴王殁地兮,吴国芜城。故宫莫问兮,故事难名。(下)

 真友书屋 2019-08-08

其实黄滔也不仅仅是想贪一个好的官位,也想有所作为。如前所言,唐末乱世里,福建是一块净土,再加上王审知管理有方,使得福建成了为那个时代很多文人向望的地方。黄滔回到福建后,韩偓、罗隐、崔道融等人都曾住在他的家里,而黄也给予了尽力的照顾。

黄滔在福建的政绩,最突出者应当是他劝解王审知不要建独立的王国,明陈鸣鹤在《东越文苑》中称:“是时,王审知为节度使,据有全闽,而终身不敢有加于天子者,滔规正有力焉。滔之为推官也,值海内云扰,名士之亡走闽者,皆主滔,……于是诗人韩偓、罗隐、崔道融、赵观文辈,皆与滔交,称滔文章为闽初祖云。”看来一定是有人劝说王审知抓住机会自立为皇,但黄滔觉得这么做不会有好的结果,黄力劝王不要鲁莽从事。王认为黄的所言有道理,故其直到去世也未曾宣布福建独立。这件事在许多文献中都有记录,比如黄仲昭在《八闽通志》中称:“王审知据有全闽而终其身为节将,滔规正有力焉。”而福建人夸赞王审知时最常用的一句则是“宁为开国节度,不为闭门天子”,吴源在《莆阳名公事述》中称:“规正王审知,使终身为开国节度,不为闭门天子”,看来,王审知的这句名言也是黄滔劝解的结果。

黄滔回到福建的第二年,正赶上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的母亲去世,王审知觉得福建跟浙江是近邻,他应当与之搞好关系,于是任命黄滔为专使前往杭州祭奠。黄滔替王审知代笔写了篇祭文,这篇祭文写得颇有名气,这令钱镠感到满意。而在杭州期间,黄滔见到了在京城时的朋友罗隐,二人相谈甚欢。更为重要者,黄约罗给《颖川先生集》写了篇序言。

《颖川先生集》是福建人陈黯的文集,这位陈黯也是福建著名的文人,为福建“八贤”之一,但是他考试的运气不如黄滔好,他十多次进京赶考,均铩羽而归,而后就隐居在了厦门金榜山,几年后就去世在了这里,他的著述也都散失了。黄鸿恩主编的《黄滔学术研究论文集》收录有黄黎强所作《黄滔与陈黯〈颖川先生集〉》一文,文中有这样一个段落:“唐乾宁二年(895)黄滔成进士后,荣归故里,久闻其贤,深为惋惜,一心想探求他的遗稿。及至他家中,想不到他的儿子竟十分伤感地说:“全毁于兵火了。”居然找不到片言只字!但是,黄滔并不失望,他四处奔走,遍访了陈黯旧时的亲朋故友,只字必求,视若奇珍。有时走了几十里的山路还是空手而回,也不气馁、灰心罢手。经过几年的努力,黄滔共搜集到陈黯的文章31篇、赋若干篇、诗若干首,准备编辑成卷,刊刻印行。”

由这段描述可知,黄滔为了收集陈黯手稿,下了不少的气力,但是这句话中的“久闻其贤”却让我略感疑惑,我在薛亚军所著《江东才俊——罗隐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罗隐在)咸通初曾与黄滔的姑父陈黯一起参加了蒲津(即蒲州,或称河中府)秋试。”由此可知,陈黯是黄滔的姑父,如果确实如此的话,黄滔怎么可能不知道有这么一位姑夫而还要听别人来传言陈黯是位贤者?如此推论起来,黄黎强先生在文中的叙述,更多的是想以此来突显黄滔爱才如命吧。而《颖川先生集》的序言其实是黄滔所写,该书的后序则为罗隐所写。

黄滔的文章受后世夸赞者,似乎是他所作的赋。黄滔写过一篇《明皇回驾经马嵬坡》,此赋被黄黎强在《闽中文章初祖——黄滔》一文中赞誉为“当为黄滔的赋文代表作”。此赋中有这样一个段落:“……日惨风悲,到玉颜之死处;花愁露泣,认朱脸之啼痕。褒云万叠,断肠新出于啼猿;秦树千层,比翼不如于飞鸟。羽卫参差,拥翠华而不发;天颜怆恨,觉红袖以难留。”故黄黎强称此赋:“全赋文句清新,悲情回环,确实难得之绝唱。”

其实我更喜欢黄滔所作的《馆娃宫赋》,该赋起句就不凡,赋中的描写也是韵律回环,我录此赋的前半段如下:

吴王殁地兮,吴国芜城。故宫莫问兮,故事难名。门外已飞其玉弩,座中才委其金觥。舞榭歌台,朝为宫而暮为沼;英风霸业,古人失而今人惊。

想夫桂殿中横,兰房内创。丹楹刻桷之殊制,砌文轩之诡状。如同渤澥,徙蓬阙于人间;若自瑶池,落蕊宫于地上。绣柱云楣,飞蛟伏螭。基扃郁律,钩楯参差。碧树之珍禽夏语,绿窗之瑞景冬曦。吴王乃波伍相,辇西施,珠翠簇来,居玉堂而澒洞;笙簧拥出,登绮席以逶迤。触物穷奢,含情愈惑。欲移楚峡于云际,拟凿殷池于槛侧。花颜缥缈,欺树里之春光;银焰荧煌,却城头之曙色。

馆娃宫遗址今日仍然存在于苏州郊外,前几年马骥先生曾带我到这里参观,我的眼前所见,连残垣断壁都看不到,看来黄滔早在我来此的一千多年前就游览过此处,当年馆娃宫的壮丽景色,我只能通过他的赋来眼游了。

总之,黄滔是唐末时代福建一流的文人,为此他受到了后世广泛的夸赞,比如宋洪迈在《黄御史集序》中称:“而其诗清淳丰润,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贞元、长庆之风。”而清吴任臣在《十国春秋·本传》中讲到黄滔的诗作:“滔工诗善文,尤擅律赋,多雄新隽永,称一时绝调”,“虽不及罗隐、司空图,而实非徐寅诸人之所及”,而陈衍在《诗学概要》中则说:“五代诗人,多登唐末科第,其入五代而卓然名家者……闽之黄滔、徐寅,皆能五、七言今体诗”。其实,他的建树不仅仅有诗作流传,更多者则是他对王审知的规劝,使得在那战乱的时代,让福建人民少受了生灵涂炭之苦。而当地的人民也一直感念他所做出的这些善业,清代陈池养作过一篇《黄御史滔》:

文江气骨迈儒流,人品真如百尺楼。

九郡雄藩规节将,一时名士集中州。

深山本为哀时咏,甲族翻因避世留。

此日城环前后埭,当年啸傲说沧洲。

这首诗正是从政绩角度夸赞了黄滔一生的功勋。

黄滔墓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荔城办事处梅峰街西门莆田哲理学校校门入口处内侧。打的来到莆田二中校门外,因为我查得的资料上说,黄滔的墓就在莆田二中附近。而今这里已经是市中心的闹市区,司机说在这个最中心的位置上不可能还存在什么古墓,向旁边走过的学生请问,也同样都说不知道,可是查得的资料却明确地说就在二中的校门外。既然来到这里,我不死心地到处打问,司机说到了换班时间了,我不愿他再焦急地催我,于是让他把我送回所住的宾馆,因为我担心一旦到了换班时间,我想打车返回都会变得很困难。

莆田哲理中学大门

在饭店的门口停着几辆摩的,我感觉到天色还没有暗下来。寻黄滔墓未果,总让我有一种不死心,于是跟一辆摩的谈包车,让他跑几个地方,费用看着办。第一站开到了解放军九五医院病房区,来此寻找刘克庄故居。在院内转了几圈,没有找到任何的痕迹,我还是不死心,找到了医院的后院,在太平间附近寻找一番,还是没有,向过路的几位医生打问,他们都整齐划一地向我摆摆手,一句话不说,意思是没时间跟我说话,遇到一位护士,她的解答热情而耐心,但结果还是不知道,无奈只好放弃。

我拿出地图告诉司机,向他了解黄滔墓究竟在哪里,他看了我在地图上所标的位置后,跟我说了那个位置的具体情形。闻其所言,就是我刚才打的去的那个地方。细想之下,我开始怀疑刚才自己找得不认真,于是乘上摩的又来到了刚才的那一带。

我这次扩大范围,先围着二中四围的街道转了一圈,二中的侧面是梅山街,街旁是军队干休所,我到了门口的警卫室去了解情形,那位身体硕壮的警卫果真知道:“在哲理学校内,但肯定不让你进去,因为学校禁止外人进入。”不管怎么样,总算打听到了确切位置,来到了学校门口,果真看到了哲理中学的大门,而摩的司机肯定地说:“这就是莆田二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改成了这个名称。” 

这个公园的面积有点儿小

黄滔公园的捐建者

此时正赶上放学时间,大批的学生涌出校门,我走到收发室,向里面的老先生解释自己想进校内找黄滔墓,他面无表情但抬了抬眼皮轻轻地点了点头。我把他的这个动作理解为同意,这让我感到意外。如果不找熟人,想进校内寻访一直是我寻访的一大难点。我马上向这位老先生连声地表示了谢意,他依然不抬眼皮地点了点头,于是我立即走进了校内。

在大榕树旁看到了黄滔塑像

刚进校门,就在校门口的前方看到了一块石头上刻着“黄滔公园”四个字,在这块石头的后方有黄滔的雕像,雕像是坐姿,黄滔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诵读,底下的碑刻写着“闽中文章初祖”,表明着黄滔对本地文化的贡献。雕像的背面墙上左右各嵌着一块碑,右边的写着“修建黄滔公园碑记”,碑记中写到:

唐朝黄滔是历史上的著名文学家,也是莆田“文献名邦”的开拓者,因此被后人誉为“闽中文章初祖”。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存的黄滔墓址已几近被垃圾埋没,这与黄滔应享有的历史地位极不相称。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也为了更好地纪念这位传颂千古的著名文学家,并以其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来激励今人努力向上,我院在莆田市人民政府、福建省文物局、莆田市文化局和莆二中的大力支持下,于2001年12月初在其墓址上着手修建黄滔公园和竖立黄滔石像事宜。所需经费,承蒙莆田市市长陈少勇特意拨款5万元,又得莆田石庭石西旅居印尼华侨黄文兰慷慨捐助3万港币。值此黄滔公园顺利建成和黄滔石像巍然屹立之日,谨铭刻于碑,以示来者。

黄滔公园碑记

底下的落款儿是“莆田市文学院”。此方碑记重要之处在于它写明了此处即是黄滔墓址,因为我在此寻找一番,除了这个雕像和碑记之外,已完全看不到黄滔墓的任何痕迹。

黄滔传略

左侧的那块碑记是黄滔传略,上面详列出了黄滔的生平及其作品。在墓的前方有一棵大榕树,谈不上遮天蔽日,但看得出已有了些年纪,这是在黄滔墓址上看到的唯一古物。

不知道这有着怎样的寓意

从哲理学校出来,我在想寻找黄滔墓为何如此费周折,我所查得的资料地址不对、方位不对、墓名也不对,这反让我更加注意在寻找的过程中间尽量地记清具体的方位和标志物,至少使今后的寻找者不再费这么大的气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