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游火爆但暗藏隐忧 如何避免温柔地走进那个良夜?

 洁洁赢 2019-08-08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2019年的上元之夜,唐寅的《元宵》用现代科技打在了紫禁城的宫墙之上,在3000万人中”脱颖而出“的3000余人,见证了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的首场元宵灯会,600岁的故宫首次在元宵夜迎来如此多寻常百姓的到来。

当紫禁城打破了”下午5点以后不迎客“的禁忌,夜间旅游的大门彻底敞开。今年以来,北京、广州等地相继发布繁荣夜经济的促进措施,以及《夜间经济消费地图》,“夜间经济”的火爆也在不断激发着城市活力与文化魅力的释放。

尽管夜游经济潜力无限,但目前国内“夜间经济”的发展相较于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上还缺少目的地城市综合性夜游产品,一二线城市的夜品牌还不够鲜明,夜游产业还不凸显,且夜游产品供给相对单一,开发深度不够,与文化的联系还有疏离感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夜经济的消费活力和发展潜力,也是夜经济大火的当下,需要政、商、学、研各领域冷静破题。

2019年,凤凰网旅游《凤旅观察》栏目将推出“精品目的地养成计”系列评论,针对包括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主题公园、热门旅游城市在内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和升级进行深度研究,挖掘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归纳精品目的地养成秘籍,为中国文旅发展提供动力。

供需双向刺激,发力“夜间经济”

夜间经济作为一种创新文旅业态,正成为树立文化自信、讲好城市故事、享受旅游生活的重要产品。新文旅融合背景下,夜间经济促进了产业整合升级,推动了文化、科技、旅游、社会各个领域的融合创新与发展,为不同产业的跨界合作、跨界发展、跨界共荣提供了新的机遇。

夜间经济促使地方政府试游城市消费新蓝海。随着大众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以及对文化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发展“夜间经济”就有了稳定且庞大的市场。

资料显示,美国60%以上的休闲活动在夜间进行。在国内,一些城市的大型商场在晚6点至10点的销售额超过全天的50%。其中,上海夜间销售额占到全天的62%,广州服务业产值的55%是由夜间消费完成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于政府来说,通过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城市发展“夜间经济”,能更大限度地刺激消费,推动消费升级。比如,此次广州市商务局表示,打造夜间经济消费地标是广州深挖内需潜力,进一步丰富和满足市民与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根据美国布朗大学戴维·威尔教授等3个经济学家依靠卫星记录中国夜间灯光亮度与铁路货运、耗电量等指标建立的经济模型得出的数据结果显示:“一个地区夜晚的灯光亮度和它的GDP成正比。”此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新研究统计182个国家和3870个地区的灯光及经济数据,发现中等收入国家最适合使用灯光数据校检经济增长速度。

打造各类夜游项目与产品,旅游城市、景区、景点等纷纷掘金夜间经济。过去的旅游目的地大多情况下都是“白天看景,晚上走人”,因为夜游项目与产品比较匮乏且不好看、不好玩,加上夜间的住宿、交通、饮食、服务及安全等复杂因素,没有形成好的“夜游经济”氛围。

而当前,市场上有了许多既好看又好玩的夜游项目与产品。既有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灯会、民俗、非遗表演,也有来自国外的各类灯光艺术、沉浸式舞台剧等潮流时尚艺术。

卢浮宫

比如,改编自莎士比亚《麦克白》戏剧并结合中国三十年代旧上海背景而创作的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以一种打破舞台空间、观众与演员互为对立的互动式体验方式,已进入上海就收获无数拥趸,场场爆满,备受市场观众推崇。

夜间经济能充分释放文化旅游的内在魅力,而这种魅力正是消费大众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关键所在。看山看水,看庙看塔这种走马观花的文旅消费方式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消费大众对文化内涵、文化品位、文化深度的关注,对文旅产品趣味性、新奇性、体验性、差异性、个性化的精细化需求。而夜游项目与产品的特性更符合消费大众的消费期待。比如,荧光夜跑、文娱赛事、时尚生活、现代艺术、高雅文化等主题的夜游活动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探索“夜”的魅力。

发展夜游经济,好处与不足并存

“夜间经济”这个诞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英国,为改善伦敦市中心夜晚空巢现象提出的经济学名词,如今已为伦敦创造了130万工作岗位,贡献660亿英镑的年收入,并且仅伦敦一个城市的夜间经济就创造了整个英国全国税收的6%。

年轻群体已成为城市的消费主力军,同时年轻群体也是城市时尚生活方式的代表,他们更代表着城市的朝气与活力。而发展夜间经济恰恰能激发年轻群体的消费欲望,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增加城市的活力。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80后、90后在夜间旅游消费中分别占到40%与19.8%的高比例,如果扩大到夜间消费,年轻群体的消费能占到60%的比例。

发展夜间经济将大大凸显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形象文化品牌。根据此次广州市商务局发布的《广州消费地图》显示,广州将以岭南文化文化为主线,完善品牌化、国际化、特色化的全域夜间经济产业链,打造形成“广州之夜”品牌。

发展夜间经济能大大增加文旅设施的使用率,减少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随着当前夜游经济的火爆,许多城市的博物馆、美术馆、剧场、电影院、概念书店、购物中心、餐厅、公园等都纷纷把营业时间向夜间延长。

文旅设施的夜间开放不仅能增加场馆设施的使用率,还能实现客流分流,提高游客参观游玩时的舒适度、体验度,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场馆等设施的集中承载压力。尤其是对一二线城市的上班族来说,延长开放时间至晚上,能让他们更有多余时间享受到城市多种多样的文旅资源,能大大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陌生的城市,同时也能为城市夜间经济的发展贡献增长点值。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发展夜间经济能更好地展示城市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比如,以城市街区灯光艺术为代表的荷兰阿姆斯特丹灯光艺术节、以滨河灯光艺术为代表的日本德岛蓝靛瀑布与加拿大水上led灯光艺术展、以草海灯光艺术为代表的日本东京六本木灯光秀等顶级夜游产品已成为所在城市向世界展示城市文化内涵与文化品牌的重要媒介和文化IP。

发展夜间经济这些带着浓厚城市文化的夜游地标,已然成为城市向世界展示大美风采的名片。夜幕降临,人们流连其中,感受到的是城市深刻的文化内涵,人潮拥挤、光影变动间,一座城市的软实力就此被完全释放。

从白天到夜晚,从空间到时间的腾挪,夜间经济活力四射。虽然国内许多城市在夜游经济的打造上,开发了不少极具文化特色与科技创新的夜游项目与产品,也有望形成万亿级市场,但国内的夜间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与英国、法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

提灯夜游司马台长城(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目前国内发展比较成熟的夜游还主要是游船和灯光,上海黄浦江、广东珠江等夜游项目发展火热、受人追捧。虽然当前各地出现了一些相对成熟的夜游项目与夜游产品,比如夜市、文化街区、夜间文化演艺等产品,但是市场上还是缺少目的地城市综合性夜游产品的打造,城市夜品牌还不够鲜明,夜游经济产业不够凸显,且夜游产品供给相对单一,精细度差异化不足,与文化的联系具有疏离感等也是目前发展夜游经济所面临的困局。

同时由于国内夜间经济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又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与夜间旅游消费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功能服务等还不健全。比如受制于夜间交通运营时间、环境安全以及白夜旅游尚未均衡发展等原因,夜游有时候还是会被日游所挤压。

打造精细文旅产品  满足游客多远需求

夜间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经济、文化、旅游三者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消费形式。发展夜间经济的重中之重是丰富夜游项目内容种类,做好夜游产品升级,推动夜游产品创新落地应用。

夜间经济面对的是整个消费人群,而消费人群又是复杂多样的,存在着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非常巨大的差异化。因此,在夜游项目与产品的打造上必须考虑到消费人群的个性化、差异化、精细化消费需求,“量体裁衣”才能赢得消费人群的认可和青睐。

文化品位与文化体验是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游项目与产品的灵魂。博物馆之夜、主题公园夜场、24小时书店、大小剧场演出、景区民俗民间演出活动,这些带有浓厚文化体验感的夜游产品已成为夜间旅游消费市场的焦点和亮点。

观察国内外夜间经济的发展,夜间旅游活动已成为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和知名文旅品牌。意大利粉红之夜、新加坡仲夏夜、上海国际音乐烟花节等夜间节事活动已成为城市的个性文旅品牌,向世界展示着城市的文化形象。

受国外灯光节影响,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也都办起了灯光节。其中,国内灯光节以广州灯光节最为著名,其在借鉴法国里昂灯光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已成为世界三大灯光节之一。但国内更多的灯光节水平不高,照搬国外的多,融合本土特色少,创新性不足。当然在团队打造、技术手段、运营管理方面与欧洲存在的巨大差距也是国内灯光节未能形成强大文化品牌与市场知名度的关键。

但夜间经济绝不是“灯光经济”,也绝不是单纯地举办几场灯光秀、搞一些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或灯光装置。发展夜间经济要把文艺活动、体育赛事、灯光、烟花、民俗、休闲、学习等元素充分融合到夜间节事活动中,将烟花文艺晚会、夜间音乐节、夜间读书会等高压消费类型纳入品牌化夜间产业链,打造高端化、丰富性、鲜明化和品牌化的现代夜间经济,拉动消费增长,满足消费需求。

河北暖泉的民间艺人在表演打树花

民俗文化是人们世代生产生活的结晶,是人们精神生活的外在表达与内在提炼。中国特色民俗文化借助夜游灯光产品在丰富夜游内容种类的同时,还在向世界表达中国本土特色文化。2018年七夕,长沙橘子洲景区上演无人机模拟烟花表演,中国传统民间爱情故事在空中绽放,真正体现了中国民俗文化与科技、城市、旅游融合,呈现出新面貌、新感觉、新创意。

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民俗或非遗相结合的夜游产品与文创产品越来越受消费大众的喜爱,尤其是受到了众多年轻群体的认可。发展夜间经济、打造夜游项目或产品,应立足本土本民族文化进行创新,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展示民族个性、城市记忆,延伸城市的文化时空感。

《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现场

当前国内夜间经济与夜间文创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夜间经济主要集中在美食、购物、电影、音乐表演、戏剧等相关行业。许多城市并未形成综合性、一体性的“片状”夜间经济消费区,大多还是呈“点状”分散在城市各个角落。

而这种分散分布,将影响消费群体夜间活动的便利性,增加了其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时间成本与交通成本,也将影响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欲望。因此,这就要求政府参与夜间经济片区规划,联合企业在夜间消费功能比较全面的地点创新更多消费形式、增加更多消费场所和消费产品,满足消费群体“多元化”“便利化”需求。

当下,夜间经济在消费方面不断释放城市能量,在文化方面不断展示着城市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气质。但夜游经济的火爆也对承载夜游活动与文化服务的场馆等设施及城市交通、环境安全、餐饮娱乐购物服务等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夜游相关场所与城市相关配套设施必须根据夜间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同步调整,同频共振,齐头并进。否则,将会影响消费大众享受夜游项目或产品的体验感与舒适度,进而制约夜间经济的良性发展。

夜间经济的大门越开越大,更需要活力而有序、健康又舒适的打开方式。对出行安全、噪声污染、灯光污染、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问题,亟需发挥行业自律与普通民众自觉的作用,共同创造美好的夜游环境氛围,在平衡好夜间经济相关群体的不同诉求的基础上实现健康持久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夜生活的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