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珍惜这一次沪指重回2700点的机会,唯一确定的机会属于指数基金

 ls66ls 2019-08-08

讲指数基金之前,先听民工分析一下股市。

8月6日,A股再次调整,最低摸到了2733点,并且形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图形,首先A股低开后持续下跌,收盘的时候又放量往上冲导致跌幅收窄,形成了一根诡异的金针探底。如果我们把这个图形拉长看,我们会发现,本次A股的跳空低开和年初2月25日的调控高开形成了一个双向的缺口,即2月25日留下了2804到2838的缺口,而本次跳空则留下了2821到2787的缺口,重合一下,我们会发现在沪指2804~2821之间是没有筹码的。这个无筹码区域上方可以视为风险偏好修复的区间。这也暗示,未来这个跳空缺口短期内是有希望补上的,往前还有一个跳空缺口也是时间问题。

8月7日,沪指高开低走,向上最高2792,向下最低2768(收盘价),基本还是在8月6日的区间内运行。鉴于隔夜美股低开和海外市场的混乱,以及黄金价格继续暴涨,估计8月8日A股还会继续往下,但下跌的空间已经不大。展望未来,目前的点位机会大于风险,沪指很难跌破2700点。

请珍惜这一次沪指重回2700点的机会,唯一确定的机会属于指数基金

2804~2821之间存在缺口

用康崇利老师的话来讲,在2700点,月线形成了一个强支撑,4月中旬以来目前形成了三个跳空缺口,随后指数下跌突破、中继、衰竭,二浪C创出的新低后调整趋势在加速中已经接近完结,三浪上涨条件看上去虽然还很远,但是反弹空间有10%估计问题不大。

对于后市,我也并不悲观。

可能会有人觉得,为什么就判断A股不会跌破2700点?原因有大致几个:

第一、本次下跌并非是牛市之后的调整下跌,再往下,筹码不多,砸下去对谁都没好处,这个点位持有仓位,基本上就是非常低的价格了,根据筹码分布图,仓位成本的极限是2600点,可以说是铁底。机构都很精,不可能调整到极限位置再买入,因为100点而拿不到筹码的风险没必要去承担。

第二、今年一季度的行情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估值修复,那么估值为什么修复?你要观察去年10月份发生了什么导致了风险偏好降低。今年也是一样,目前已经是超调,未来风险偏好一旦上升,新一轮估值修复行情会再次来临。

第三、基本面并没有严重恶化,只是情绪在扰动市场,对于错杀的股票和指数,每一轮下跌都是进场的机会,从周二的尾盘看,这一轮调整已经接近结束。

第四、据测算2018年A50股息率为3.57%,对应点位为2293点。有分析是这么做的,近几年国债认购资金均在3-4万亿水平,体量极大,今年至今7个月的事件,合计认购2.17万亿元,国债利率水平为3.08%。若A50当前股息水平与2018年相符,则A50位2656.79点时,A50股息率与国债当前的票面利率相同。相较周五(8/2)收盘点位2843.77点,可以认为A50短期的回调极限为7.04%,而周二A50摸到的极限位置是2718.21。

如果未来反弹空间有10%,那么也就是3000点左右,虽然短期不太可能破前高,但是这10%如何赚到才是问题的核心。没错,在市场板块快速轮动的熊市,即使有反弹,也很难抓住,比如周二的券商板块,周三的钴板块。我们能够依赖的,也只有指数基金。

那么,如果赌未来反弹10%,买什么指数,如何买?

我的建议是,在场内买宽基指数,沪深300、上证A50、创业板ETF和中证500为主。

为什么要在场内买?因为场内指数ETF流动性强,短线持有费率很低,也就是个券商手续费,如果在场外买ETF联接指数基金,价格不是即时的,买入卖出都很麻烦(场外基金买入确认份额需要时间,赎回份额还需要时间,持有时间短还要扣很高的手续费),而场内跟股票一样,可以在股票账户购买,直接T 1,更加有利于判断。

那么为什么要买宽基指数呢?因为行情分化下,你很难预测哪一个行业会涨得多涨得少,当然不排除一些专业人士能看出那些行业是反弹的急先锋,买该行业的窄基指数也是可以的。宽基指数跟踪大盘,所以更好监测判断。

我比较推荐的两个指数是创业板ETF和50ETF,这俩弹性大,一个代表创业板一个代表大蓝筹,如果可以的话再加一个沪深300(这个指数有三个对应的场内基金,看各自喜好),别的不推荐跟踪了。如果你在较低的点位买入指数,那么后续上涨8~10%可能会比较轻松。

另外我目前不太推荐大家去跟风购买增强指数基金和Smart Beta策略基金(这两种都是广义的指数基金),所谓指数基金,其实挣的不过是β收益,跟着大盘波动挣钱,并不是依靠主动管理挣α的钱。衡量指数基金好不好的标准并不是它能跑赢基准多少,而是它跟踪指数有多精准(跟踪误差)。一些增强指数基金看似跑赢基准,但是其波动并不严格跟踪基准本身就会给专业的ETF投资者带来很大的困扰。真正专业的ETF玩家从来不买增强指数,更不用说增强指数基金费率还很贵。

Smart Beta策略基金也是一个概念,主动管理性质比较强,先筛选各种因子,再根据因子选股(编制指数),可以说这就是一种半主动管理的基金,但其主动主要表现在编制阶段而不是运作阶段。

新手在没弄明白增强指数和Smart Beta基金之前,建议不要轻易接触,别被基金公司的宣传忽悠了!老老实实买宽基指数,花最少的手续费,挣最安心的收益。

ETF真的可以拯救世界

最后引用陈李老师的早先观点(有改动),后续等待验证:

1、部分投资者原先预期在反弹中,市场热点将逐渐展开。当前反弹动力缺失后,部分投资者更加返回“抱团取暖”的逻辑,那么后续可能市场投资者被迫再次返回“消费”和“科技”,尤其是所谓的“核心资产”(白酒)。

2、预计以通讯电子为代表的“新基建”和防御性的“泛消费”行业龙头,会集聚更多市场资金。

3、汽车行业仍然值得关注。如果刺激方案加码,财政会大概率选择汽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