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平|融化古今画常新——《钱松喦画集》序

 路漫漫14 2019-08-08
今年是著名山水画家钱松喦先生诞辰120周年,特发萧平先生此文以为纪念。

(钱松喦 《红岩》)
钱松先生(1899-1985)是二十世纪中叶形成的“新金陵画派”的开创者之一,是现代中国山水画史上承前启后,推陈出新的一代宗师。

松喦先生,江苏宜兴人,其祖父和父亲均在乡里教书为业兼能诗作画。先生九岁入塾随父读书并学书画,十五岁始写生,十九岁考入无锡江苏省第三师范,毕业后在苏锡等地师范和美专任教。一九五七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先后任画师、副院长、院长、名誉院长、江苏省美协主席、全国美协常务理事。

(钱松喦 《锦绣江南鱼米乡》)

松喦先生是具备深厚传统功底的艺术家。他从青年时代师从胡汀鹭先生时,就开始上溯宋元明清诸大家,尤以“三石”——石田、石谿、石涛为宗,取石田(沈周)的朴厚,石谿的苍莽,石涛的灵变。后又涉笔华喦,取其松秀的蕴藉,尤其是华喦绵里藏针的线描,他常取作人物和花鸟。他从不做简单的吸取和搬借,而是对照自然,融合在自己的笔墨风格中。

(钱松喦 《芙蓉湖上》)

松喦先生是对生活,对大自然怀着深情的艺术家。一九六二年,我曾随先生去山东,在青岛海滨,在泰山之巅,我亲见先生不放过经历所见的生动细节,倾心观察和捕捉大自然中的画材。那时他已六十三岁,其敏锐的观察力,常使当年二十岁的我惊叹不已,观察的敏锐含着感情的因素,所以常画常新。人们不难发现,他所有的游踪都活现于纸素,这是他寄予山河的一片深情啊!

(钱松喦 《常熟田》)

松喦先生是勇于变革,开拓新貌的艺术家。先生五十年代初即开始表现新内容,尝试改变旧程式。一九六○年参加“江苏国画工作团”,与傅抱石、亚明等共同经历了两万三千里的写生征程。这一壮举促成了年逾花甲的他对以往自我技法风格的挚诚变革,形成深厚民族传统与强烈时代气息和谐一致的新画风。他不断产生的佳作,如《红岩》、《常熟田》、《泰山顶上一青松》等,不仅是新金陵画派的突出标志,同时代表着一个时代中国画艺术的风神和它所达到的高度。

(钱松喦 《长城起点老龙头》)

松喦先生是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家。诗书画的一体,是中国画的高妙境地。先生精汉隶和行、楷,与石涛有似。他的诗文,在现代画家中也很突出,这不仅因为他的家学和对于诗文的造诣,更在于他的灵活与恰当,既言之有物,又切中画题,既合于理法,又具备新精神和新意趣。诗、书、画的浑然一体,使先生的艺术更臻完美,境界也更高。

(钱松喦 《延安》)

松喦先生是勤奋严谨的艺术家。他珍惜时间,珍惜笔墨,犹如珍惜生命。他八十六个春秋的人生,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艺术珍品,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应有尽有,不论雄伟的巨制,还是遣兴的小品,皆可见其独具的匠心,闪烁着生命不息的光芒。       

(钱松喦 《江南鱼米丰》)

本文选载松喦先生画作一百八十多幅,大都为先生的自存品,也大多为首次发表,精美而丰富。既为学画者提供佳妙的范本,又为研究着提供生动的资料,还可作为鉴藏家真实可靠的标本,其意义是莫大的!  

二○○四年四月于金陵爱莲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