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山麓国画作品选刊

 闲云野鹤qpab3u 2019-08-09

郑山麓,国家民族画院副院长、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全国政协书画室特约画家、西藏高山文化发展基金会高级艺术顾问、西藏自治区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西城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海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丰台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林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刘曦林说郑山麓

几年前,我参加了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的一项工作。通常而言,文史馆的书画家的年龄都在65岁以上,比较年长。文史馆组织了大型的山水画创作,主笔就是郑山麓,他是最年轻的馆员,这是我与他的初次接触。由于其他书画家年纪都比较大,而郑山麓年富力强,艺术技巧也很优秀,因而在其中发挥着骨干作用,我对他另眼相看,于此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其后,他们的这批作品举办了学术研讨会,我恰巧做了这场研讨会的学术主持。更巧的是,2014年12月,我从广西到海南写生时,通过社交平台看到他恰巧在海南昌江县办展览,于是应邀参加了他的开幕式,并主持了他的研讨会。之后,我们一起在海南写生,他写生时的严谨和认真很是打动我。回京后,我仔细翻阅了他的画册,对其艺术创作进一步加深了了解。

郑山麓是学院走出来的艺术家,有着扎实的艺术功底和修养。中央工艺美院的出身使得他与从纯美术学院走出来的艺术家有所区别,后期他转攻中国画很不容易。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山水、人物、花鸟画得都很出色,逐步走出了一个金字塔形的艺术道路。我所谓的金字塔是指,在艺术创作面上的全面铺开,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在绘画技艺的不断提升中发现自我所长,即金字塔的塔尖。艺术家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把握的过程,只有老年后才能忘乎所以、得意忘形。郑山麓通过一种广泛的艺术实践,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特长,因而在山水画上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我认为,画论中有三句话深刻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其一,“外师造化”,造化不是指一般的大自然,而是指宇宙及更为宏观的客观世界。从他在西藏的一系列写生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对周围生活观察极为细致。其二,“中得心源”,是指主观内心与客观世界有一种精神、情感的交流。郑山麓把自己对自然、生活的感受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其三,“迁得妙想”,是指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力。正如他以水墨为介质所表现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非常大胆,以鸟瞰的角度描绘了它的现代感。可以说,郑山麓对这三句话都有所领悟,这对于艺术家而言是难能可贵的。

郑山麓也是较早走进艺术市场的艺术家之一,他不依靠体制,以艺术为生。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忘记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和自然关怀,更没有为迎合市场而创作,这点非常可贵。我认为市场应该随着艺术走,尤其是随着优秀的艺术走,艺术绝不应该做市场的奴隶。郑山麓虽然在创作上走的是专业画家的路子,但生存状态却在于市场,这样的艺术家容易吃苦头,也更容易成功、走向高峰。

总而言之,郑山麓具有全面的艺术修养与绘画基础。如今他正在修筑具有自己艺术风格的金字塔,沿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样一条路,往艺术的高峰走去。

作品欣赏

情系帕米尔(61×242厘米) 

春芳幽远(138×68厘米)

圣境(137×68厘米)

寂静的雪原(68×136厘米)

永定春秋(200×1000厘米)

雪域雄鹰(61×189厘米)

雪域吉祥(146×371厘米)

遥望雪山(138×68厘米)

起飞·北京T3(242×124厘米) 

居庸雄关(200×1000厘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