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本身会使用各种类型的数码相机,只是没用胶片拍过照片,那禄来35当做入门机还是可以的。如果了解摄影知识并能够熟练地运用于数码摄影中,那干脆可以说,用禄来35拍摄,15分钟即可入门。 所以要入哪个门?是胶片相机操作的门,还是单纯用技巧不依靠外力拍摄胶片的门?在用禄来35之前得搞清楚这个问题。 从单纯用技巧不依靠外力拍摄胶片来说,禄来35非常合适。 第一,禄来35是一台用法十分怪异但是又极为方便的照相机。拍摄之前看两眼,第一眼望向被摄物确定拍摄参数,第二眼望向相机机顶,从上往下所有参数及曝光情况尽收眼底,然后端起来取景拍摄,很快,很合适。从这个角度来说,我非常不推崇SE、TE和LED三种非追针式测光表的机型。因为低头选取拍摄参数后还要从取景框内确定曝光是否正确,再修正时又多了一个动作。 第二,可以养成拍完就过片的好习惯,不会错失机会。因为不过片镜头缩不回去,那镜头拉出来时也自然就可以直接拍摄了。这和操作数码相机的程序是相同的,按快门前总是做好准备的。 第三,很多人觉得估焦难,其实并不难,特别是用好景深范围,常用超焦距拍摄就可以了,旁轴联动测距或者单反对焦屏对焦在非高精度手动操作时并非不可或缺。需要精确估焦的,一般都在2米以内。可是啊,禄来35配备的40mm焦距镜头拍摄人像时,一般还是要离着2米开外,不用大光圈风险其实不大。超焦距拍摄推荐学习一个,这是非可变点对焦时代操作手动照相机的必备手艺。旁轴联动测距或者单反对焦屏对焦在非高精度手动操作时并非不可或缺。 第四,其实测光也不难,阳光十六法则加上机内测光,拍个负片完全没问题。多学多练会好的。一般负片的宽容度上下在7个EV左右,欠曝或者过曝一两挡无伤大雅。用胶片拍摄吧,有些法则可以遵循,按着来就没问题,不像数码一样成像之前就全都确定也无所谓。有时甚至也可以形成独特的“胶片味”。 从学习胶片相机操作,感知各种参数对感光和成像的影响的话,禄来35不是太合适。 第一,这不应该是你的第一台相机。历史上动辄三四百马克的价格,是普通家用相机的2-4倍,可以说从一开始就不是给普通照相机用家准备的。另外前面说了,用法非常怪异。一般相机过片在右手,禄来35在左手;一般相机不用沉筒式镜头,禄来35用,而且还加上一个快门上弦才能收镜头的条件;闪光灯在下头,对于轻便闪光灯,有时容易误碰测试按钮;光圈快门速度在前脸上,初次使用的话十分不习惯,光圈调节环下面的锁也需要适应。而且这种用法太怪的照相机一旦用习惯了,再用别的恐怕还得习惯习惯。 第二,在对焦方面,禄来35没有合焦显示机构。这导致和一般相机,特别是后来的很多旁轴相机相比,摄影程序比较固定,否则就要做无用功。后来测距器普及之后,很多旁轴相机都在取景框内加上了测光参数,加上黄斑对焦,眼睛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不用离开取景框。也就是把禄来的两眼拍摄进一步简化到了看一眼就能拍。 第三,不当操作的损坏是致命的。我有一台德国生产的禄来35B,很便宜的价格收过来,然后发现是坏的。当然了,给别的机器提供零件也还凑合,算是发挥了点余热。坏在哪儿了?坏在镜筒和前脸的卡扣上,结果是不可修复的。不可修复的。不可修复的。不仅这块不可修复,镜筒导轨也划拉烂了,可见当时的用家最后的摧残是多么的努力了。看反响,我会上图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禄来35拿在手里完全不会用,用同时代别的相机其实也未必就用得好。如果题主的意思是没拍过照的话,那当我上面的话没说。仅凭印象按照“正常”的方真的去操作,第一次操作一台禄来35也可能成为这台机器的最后一次,花了不少钱,何必呢。 吼吼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