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梓夕 纵有三千烦恼,不如拈花一笑。 没有谁的一生,阳光朗月永相随;没有谁的一生,欢声笑语永相伴。 余生寥寥,学会减轻背负的挂碍,我们才能优雅向前;看淡恩怨情仇,一路上才会风清月朗。 心中无是非,人生好光景。 请忘记这5件人生小事,继续清清浅浅人生路,简简单单随缘行。 
-01- 忘记年龄 一个人最好的年纪是多大? 20岁?30岁?40岁? 看过一个视频,短暂的2分钟,就可以看完女人1-100岁的容颜: 从稚嫩孩童到豆蔻少女 
从青涩少女到轻熟女孩 
从成熟端庄,再到中年的风韵犹存 
从中年再到老年的淡雅气质 
每一个年龄段都有独特的美,每个阶段都有特有的气质。 一个人最好的年龄是多大? “不想年龄”的人,最好的年纪是“此时此刻”,从不畏惧年龄增长,亦不会被年龄定义。 很欣赏复旦女神陈果对衰老的解读:“衰”指的是精神层面的颓废,“老”是指的是身体上的衰败。 真正有风骨的人,永远不会“衰老”: 真正的年轻,是在岁月里洗净铅华: 脸上写满岁月,眼里却不见风霜; 把岁月的数字,变成人生的故事。 “这世上,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总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总有人过得比你舒适和圆满,人最大的社交灾难之一便是:和身边的人比较。南美洲有一种小鸟叫做翠波鸟,它们最大的特点是巢穴巨大,体长不过五六厘米,建造的巢穴却是自己身体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动物学者研究发现,当翠波鸟没有邻居独自建巢穴的时候,只够自己住它就停下来;当它有邻居的时候,就和邻居比着建巢穴,邻居大一点,它就疯狂扩建,疲惫也不休息,直到一只累死,另一只才会停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千万别让比较打乱你的生活节奏。截图来自演讲:《Before you feel pressure》什么时候结婚,买房,生子,买什么价位的东西,按照自己的节奏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条不紊地过才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不比较,不是不听人言的骄傲,而是任你滔滔不绝,我自心有主见; 不比较,不是满不在乎的消极,而是任你斤斤计较,我自心怀宽广; 不比较,不是不思进取的懒怠,而是任你贪心占有,我自知足常乐。 生活的快乐,从来不是拥有的多,正是因为比较的少。 凡事不比较,心平静安然,则凡事不觉得吃亏;喜欢比较的人,无法心平气和,反而常常吃大亏,踏踏实实走,热气腾腾地活。 人一辈子,忙乎到最后,都会发现,真正的幸福和逍遥,不是拥有富贵权势,而是身体没病,心里没事。俗话说:“无病一身轻。”生过一场大病的人都有体会。一个人正当壮年的时候,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恣意挥洒着生命力,但是一旦步入老年,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才明白“身上没病”是真正的幸福。所以你要记住:“有啥也别有病”,健康才是宝,其它都是身外之物。最高级的自爱,是健康;对家人最负责任的表现,是保持健康。丰子恺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活在过去的人,和过去的烂人烂事纠缠,把心困在过去,活得黯淡无光;活在明天的人,杞人忧天地透支着明天的烦恼,终日郁郁寡欢忐忑不安。看过一个故事:老和尚问小徒弟:“如果你往前走一步会死,往后走一步还是会死,你怎么办”?小徒弟没有犯难,反而毫不犹豫地说:“我往旁边去。”人生何处不是如此。当你觉得进退维谷,无路可走时,不妨换个角度。你会发现:不止前后两条路,旁边还有一条可以走的路。有时候,进退不过一念之间,爱恨不过一步之遥。 看淡忧愁,扛得住旅途中的风风雨雨,才能遇得到雨过天晴;放下得失,错过了这一程山水,依然能在下一程邂逅别样风景。 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来去。握不住的沙,就扬了吧,过去的事,就让它随风散了吧,别再让自己的心负累前行。 当你真的释怀了,纵使一生云水漂泊,亦可俯瞰沧海桑田,守一方自在安宁。 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感遇十二首》中写道: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草木求美本是自然的天性,又何须求美人的采撷呢?我有才华、有美貌,那是为了我自己,而不是为了求你欣赏、求你喜欢。 悦人不如悦己。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明媚,时光安好; 你若无恙,岁月无恙;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当你开始取悦自己,你的身心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你的美好,对他人来说,充满着赏心悦目的价值。日子很长,要笑着慢慢走,风起时笑看落花,雨落时欣赏流云。一辈子很短,短到我们内心还未澄明,便匆匆遁入江湖;但一辈子又很长,长到我们历尽千帆,归来已不再年少。余生太快,请忘记年龄,忘记比较,忘记疾病,忘记忧愁,忘记取悦别人,放开、想开、看开,不与自己为难,才能活得悠然自在。把过往抛给岁月,把心事交给时间,总有一天,你会欣赏到清风朗月的安恬,体会到柴米油盐的真实,收到惊喜的答案。此生道路漫长, 愿你有阳春白雪的诗意, 愿你有拈花一笑的从容; 愿你心里有阳光,眼里有喜悦; 愿你心中无是非,人生好光景。 在厚重又朴实的日子里,安暖幸福。 *作者简介:张梓夕,十点君的人,句句扎心,字字温柔,用最旁观者的角度给你最温情的建议。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28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