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昭陵遗址出土一个“神秘”鸱尾,破解了消失千年的“献殿”之谜

 历史解密坊 2019-08-09

在我国古代建筑的屋脊和飞檐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长相稀奇的怪兽,它们就是工匠常用的屋脊兽饰,其中有一样就是“鸱尾”。而文物专家们在唐昭陵遗址中,曾发现一个造型奇怪的鸱尾,它竟意外地破解了献殿的尺寸之谜,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82年,文物专家来到陕西礼泉县,开始对唐太宗昭陵遗址进行考古。在发掘的过程中,专家们竟发现一个硕大的陶瓷制品,它高150厘米,款65厘米,重150公斤。

专家为弄清该物品的用途,便将其运回研究所。后经过仔细辨认,确定该物品就是“鸱尾”。“鸱尾”是什么东西呢?根据《苏氏演义》的记载:“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

陶鸱尾出土于昭陵献殿遗址,它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献殿上的装饰物。

众所周知,皇帝继位不久后,就要修建自己的陵墓了。唐太宗贞观十年,皇后长孙氏病危,而唐太宗准备修建昭陵,并决定两人合葬。

“昭陵”的主设计师是阎立德和阎立本两兄弟,风格仿照唐长安修建而成。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皇后长孙氏先葬于玄宫后,唐太宗命工匠在陵墓中修建精美的房舍,高大的宫殿和宽广的围墙。而唐太宗被葬入陵墓时,陵墓外又修建豪华的献殿。如《旧五代史·温韬传》记载:“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

唐昭陵献殿修建得十分豪华,可是它究竟有多大多豪华?难道通过鸱尾就能判断献殿的大小吗?您想要知道具体的情况,那就让小编给您说说“鸱尾”。

遗址中出土“鸱尾”很常见,但如此巨大的鸱尾,却非常少见。我国古代工匠在修建宫殿或遗址时,会提前设计好相应“鸱尾”等装饰物品的尺寸,让其和建筑的整体相搭。

这件陶鸱尾出土在献殿的遗址中,而我们可以根据这件物品,推算出献殿的高度,应该在10米以上,只有这样,鸱尾才会成为整体建筑融为一体。

唐太宗李世民死后,将《兰亭序》等众多珍贵书画,当做陪葬品放入陵墓内。正因如此,昭陵受到盗墓贼的觊觎,唐末黄巢将李世民的昭陵地面建筑破坏殆尽,五代时期温韬将昭陵掘了个底朝天,随着时代的变迁,陵墓上的建筑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昭陵遗址”是一笔巨大的历史财富,它是华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我们不仅要成为遗址的保护者,更要成为它的守护人,如果各位读者,对唐昭陵感兴趣,可以去看献殿遗址中出土的“鸱尾”,只有我们亲自看到它,才会真正体会到千年前“昭陵”的雄伟壮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