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流人创立规则,二流人利用规则,三流人遵守规则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8-09

文 / 国夫

这是一个穷奢极欲的年代。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人有千顷之宅,穷人无立锥之地。

你辛辛苦苦打拼一辈子,可能抵不过人家给某个姨太太随手买的一块儿手表。

的确这样,生活却还要继续。

今天我们聊聊机械手表,豪奢一下。

2015年,有一张图片流传开来,经很多行内玩家鉴定,男性所戴两块手表为Patek Philippe(百达翡丽) Ref.5175Ref.6002,女性佩戴的是Patek Philippe Ref.7157如下图:

Patek Philippe Ref.5175与Ref.6002

Patek Philippe Ref.5175与Ref.6002就是我们说的“百达翡丽表王”。

Patek Philippe Ref.6002价值1200万RMB以上;Ref.5175则在1600万RMB以上 。

当然,这个星球上的有钱人足够多,就算你有足够的钱也不一定轮得上你购买,因为供不应求。这个和汽车领域的Bugatti Veyron在国内叫嚣3000万RMB价格仍然要等一年甚至更久才能供货的道理一样。

我们知道瑞士以绝对的湖光山色和百年机械手表闻名遐迩。但是机械手表怎么就那么贵?凭什么就那么贵?昂贵的依据是什么?

中国人的钱好骗,老外呢?难道老外也喜好大金链子小金表每天一顿小烧烤?

一流人创立规则,二流人利用规则,三流人遵守规则。

据说,钟表的起源在意大利,也有人说在德国。

但真正在钟表行业让后世记住的还是这两个国家——

日本国 ,瑞士。

如今日本国手表在奢侈品手表领域已经掉队了,反倒是在实用领域另起一片天。当然这也更符合日本民族的风骨:朴素、实用、精工——其实这本是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在此我推荐读者一本名叫《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书,介绍资本主义起源。

说远了,

钟表诞生之初的作用就是用来读取时间,判断钟表好坏的标准就是看其走时是否准确。自1866年开始,瑞士Neuchatel纳沙泰尔的天文台开始每年举行比赛,各个钟表品牌将自己的产品送交到这里来进行为期45天的测试,历经五个方位和冷、热常温的变化。最后按精准度排名,成绩靠前的品牌自然获得荣誉,市场销量大增。

1963年,Seiko(日本精工)才作为日本钟表品牌的代表第一次参加瑞士纳萨泰尔的天文台竞赛。第一年的比赛里面,Seiko带去了石英钟(不是手表),只赢得了小型石英计时器项目的第10名。1964年,Seiko又去了,这一次带的是机械手表,不过最后的成绩只拿到了第144名和第153名。

瑞士人沾沾自喜,认为日本钟表的质量并不优秀。结果到了1968年,一切都改变了。在这一年的瑞士纳萨泰尔天文台突然宣布停办了!原因在于,Seiko精工的手表居然一下子把第2、第4、第8名全都给拿下了,比赛的结果直到第二年才敢公开。为了顾及国家以及品牌的面子。

没有办法,Seiko于是转到了隔壁的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继续比赛。这个时候,瑞士人感觉事态严重,很可能重演纳萨泰尔天文台的比赛悲剧。

于是他们开始尝试改变规则。

当时Seiko拿到瑞士比赛的是机械表,瑞士日内瓦天文台改变比赛的规则,让石英表和机械表可以放在同一组比赛。石英表由于先天性的优势(振动频率高),所以肯定会比机械表更精准。虽然比赛最后的结果是瑞士CEH电子钟表中心的石英表Beta21拿到了前3名,但是第4到第10名全都是日本Seiko的机械表。

被切割成固定形状的石英有一个特性,对其施以电压,石英就会产生稳定的振动。多年来,石英晶体震荡器利用水晶的电能特性以确保时间速度精确性的标准模式,已经众所周知。但是,要将石英水晶在精确性方面的优势充分地应用到尺寸较小的手表中去,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1969年12月25日,Seiko成功将石英机芯小型化,在东京推出了品牌首枚石英腕表“Seiko Quartz Astron”,展现出史无前例的卓越性能。平均每月的误差在5秒以内,比当时任何其他腕表都要精确100倍以上,且能持续工作一整年,是大多数机械表的250倍。石英表的逆袭由此开始。

虽然日本并不是石英表技术的发明人,但是Seiko精工已经苦心研究了10年。并发明了关键技术:石英晶体切割的形状调整为音叉的样式;通过研发IC(集成电路)和步进马达(时间能一秒一秒地运行)来更好地利用从晶体震荡器中发出的信号并进行准确的运作。

最关键的是Seiko没有在专利权问题上对自己独一无二技术进行垄断,而是向全世界公开。石英表精确、耐用,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大家都放弃机械手表,转而购买石英表。而瑞士的老牌制表品牌在机械表上赚了不少钱,对于石英电子技术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预测,同时也缺乏准备,没有及时建立好的基础。导致在这一场的技术换代中,没有竞争过日本。与此同时,日本、香港特别行政区、东南亚等新兴的钟表生产地区开发了不少廉价电子表,物美价廉的它们大大挤占了传统机械表市场。

石英腕表面世而产生的技术剧变,导致瑞士行业规模大为缩减∶员工总数从1970年约90000人下跌至1984年仅超过30000人。与此同时,公司总数从1970年1600间下跌至572间,同时世界机械制表业也受到惨重打击。

这一时期日本表凭借其全球制霸的石英手表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碾压瑞士手表,尤其机械手表。

Nicolas G. Hayek

瑞士传统机械表制造商陷入了危机。1983年,正值制表业面临最严峻的危机时,关键性的人物Nicolas G. Hayek(尼古拉斯·海耶克)出现了在他的领导下通过兼并收购瑞士两家倒闭的制表企业——ASUAG和SSIH,成立了SMH(Swiss Corporation for Microelectronics and Watchmaking Industries Ltd.——瑞士微电子技术及钟表联合公司)集团。而SMH就是今天的Swatch Group斯沃琪集团前身。

根据国夫从公众号:芯动手表  查阅得到如下资料,为表尊重在此原文引用:

  “SSIH公司拥有欧米茄和天梭两大品牌,成立于1930年,宗旨是销售高品质的瑞士腕表。通过收购高品质零部件生产企业以及大量低端腕表品牌,该公司在瑞士制表业巩固了自身地位”

 “ASUAG则成立于1931年,致力于维护、改进和发展瑞士制表业,通过收购半成品机芯生产企业以及大量成品腕表制造商来实现逐步扩张,公司将收购的成品腕表制造商并入其子公司GWC General Watch Co. Ltd.(GWC通用制表有限公司)旗下,浪琴Longines当时属于ASUAG”

时任海耶克工程公司(苏黎世)(Hayek Engineering, Zurich) 首席执行官的尼古拉斯·海耶克受命制定一份拯救这两家公司的战略方案。

在当时,低成本、高科技、富有艺术美感、令人心动的“第二只腕表”(second watch)斯沃琪Swatch已经成功抵抗日本国、米国石英表的冲击。海耶克开始着手更重要的下一步,准备解决OMEGA和LONGINES这两个品牌。而海耶克提出的设想是提升OMEGA,降低LONGINES。明确各自产品定位,提高品牌忠诚度。

将以往对机械手表无意识的阶层定位转向奢侈品领域,坐地起价。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切米迦”比浪琴贵了,因为“领导安排”。

接着,海耶克创立了“Louis Brandt”手表品牌,这当年可是Swatch斯沃琪集团的第一头牌。Louis Brandt本来是OMEGA品牌的创始人,他创立OMEGA那年刚好是1848年,这年瑞士成为统一的联邦制国家。海耶克于是利用这一名字推出高端品牌以迎合市场,推出的万年历在1984年就售价16700瑞郎。然而却失败了。这牌子显然大多数人都没有听说过,鲜有人买单,所以失败。于是海耶克只得花3000万瑞郎买Blancpain(宝珀),3亿瑞郎买Breguet(宝玑)

海耶克花了巨资买这些品牌就是为了要树立新的品牌形象。

对于消费者而言,奢侈品必须要有深厚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卖出高价,才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现在,你大概也可以多少理解Apple watch Edition版存在的意义了。

经过海耶克的谋划和运营,五年里,SMH集团发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制表公司,从而促进了瑞士制表业的复兴。斯沃琪集团(原SMH集团)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就已经形成了制表业综合品牌系列,其中包括一些钟表业历史上最知名的品牌,旗下包括:Breguet(宝玑)、Blancpain(宝珀)、格拉苏蒂(Glashütte-Original)、OMEGA(欧米茄)、RADO(雷达)、LONGINES(浪琴)、TISSOT(天梭)、Hamilton(汉密尔顿)、Endura(安杜拉)等等,还有很多不过多列举。

评定手表好坏的标准已经改变了——被瑞士人,被关键性的人物Nicolas G. Hayek(尼古拉斯·海耶克)改变。

他就像Steve Jobs一样的存在。

日本人革新了石英表技术,凭借先天性的优势可以轻轻松松在精度上打败机械表。瑞士制表业无法违背基本的科学常理(石英表比机械表准),所以导致在“好表就是走得准”的标准下,被日本表打得半死不活。

当年Seiko精工遵守天文台竞赛的规则,虽然可以取得好成绩,但是瑞士重新制定了竞争规则导致不能夺魁,甚至不惜停办比赛。

而瑞士手表之所以能够脱胎换骨,反败为胜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海耶克提出了比石英表更精准的技术手段,而是他尝试改变人民对于“好表”的标准定义。手表不再只是用来看时间的工具,而是一种装饰品,一种彰显身份的奢侈品。虽然在此之前,传统机械表里面也有部分也是走的奢侈品路线。但是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全世界消费者的普遍认可,而海耶克则成功地宣传了这一标准并且让大家都信以为真甚至还乐在其中。这一点,就是海耶克最伟大的地方。

一等人制定规则,二等人利用规则,三等人遵守规则。

在海耶克的重新制定的标准里面,手表只要精度过得去就行,决定其大部分价值的是品牌历史地位、机芯的打磨装饰以及带来的虚荣感。

当今,定义手表好坏的标准掌握在瑞士人手里。

提高精准度?然并卵。

现在手表最不重要的功能就是拿来看时间了,呵呵。

聪明一点的日本企业看不到爬到顶层的希望,所以已经开始利用规则了。瑞士人让世界都相信“奢侈品”手表,也做奢侈品。比如,日本国CITIZEN(西铁城)计株式会社买下了La Joux-Perret机芯工坊和亚诺Arnold&Son品牌,把日本企业伪装成瑞士企业,借壳上市,然后发闷声财了。

能利用规则的人,也很棒。

而消费者呢?比如——

我们?

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