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雅地跨越东西半球的秘诀是什么?

 昵称30265258 2019-08-09


如何优雅而又有仪式感地跨越东西半球?这个问题困扰了小编良久后,终于得到了解决,那就是将这个问题拆开,第一,在哪里跨越?第二,怎么优雅地跨越? 

好了,现在我们只要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就能解决最开始的问题了,小编真是贼机智!

首先考虑在哪里跨越,思来想去,小编决定动身买机票来到了伦敦(你看小编拖稿绝对不是因为这个),十几小时后,乘坐在Jubilee地铁线的小编看着慢了七个小时的手表,心里慢慢涌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只要我坐的飞机足够快,趁地球一不留神,我就能有更多时间!

地铁达到北格林威治站后,步行四十几分钟就能走到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Royal Observatory Greenwich),没错,小编此行的目的地就是这里!

机(懒)智(惰)的小编当然要不走寻常路,在大街小巷摸索了一会之后,你看小编发现了什么?!

 

伦敦街头的摩拜共享单车

骑自行车穿越格林威治小镇,穿过公园,可以看到很多小孩成人在草坪上或是看书聊天,或是嬉戏打闹,话说小姐姐真好看啊,咳咳,我是说小姐姐看的书真的很好看的样子。

(你以为小编会放小姐姐的图片吗?天真!

几十分钟的跋涉后,小编终于来到了天文台门口,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是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于1675年下令建造的,站在这里不仅可以俯瞰伦敦,泰晤士河的景色也尽收眼底。

 

谢泼德门钟(Stepherd Gate Clock)手动狗头的小编

1852年由查尔斯-谢泼德建造此钟并安装于此。它是早期的电子钟范本,由主建筑内的一个主钟传送电子脉冲到这个钟,以控制它机械地运转。它是24小时走字的大钟,所指示的时间,就是世界各国通用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和普通的钟一天转两圈不同的是,它一天转一圈。钟的周围以罗马数字表示24小时,左上方的小圆盘表示秒数。可以校对下这个世界上最准的钟。

站在天文台门口远眺格林威治小镇

天文台的由来

时间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没有精确的计量,难免影响时间的实际运用,而若将时间计量放眼全球,则会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使得各地时间大不相同。为解决这一问题,天文学家提出了能够被普遍接受且方便记录时间的方法,即确定一个世界时间坐标“起点”,并根据地球自转规律确定时区划分。这个时间“起点”就位于伦敦东南郊外一个小乡村中一座古老的天文台里——这就是著名的格林尼治天文台。
━ ━ ━ ━ ━
格林尼治天文台里有一条本初子午线,作为地理经度的起始点,划分东西半球,并确定地球的时间“起点”——格林尼治时间。“起点”时间一旦确定,人们就很容易按照时区划分推算出世界各地相应的时间,也就可以准确确定某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坐标了。

天文台馆内陆球仪

格林尼治是如何从伦敦郊外的一个小村庄,摇身一变成为世界时间坐标的起点的呢?
1707年,一支由克劳斯利爵士率领的英国舰队,因将经度计算错误而失事,4艘舰只被毁,两千多人葬身鱼腹。当时的英国国王非常震惊,悬赏两万英镑来解决如何准确测量航海经度的问题。虽然1714年就设立了该奖项,但直到六十年后这个问题才被一位名叫约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的木匠出身的钟表匠解决,世界航海史也因此而改变。

 

约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

哈里森提出了经度与时间等值换算测量经度的观点。根据测算,地球自转360度,大概需要24小时,所以每过1小时太阳会移动15度;当A、B两地经度相差15度时,它们的正午必定相差1个小时。哈里森不仅提出了理论观点,还制造了“H1航海钟”用于精确测量时间。这台航海钟的核心在于采用两根弹簧把两个金属钟摆的两头连在一起,使钟摆的摆动频率摆脱重力及海浪波动的影响。出海试验证明,H1的走时精度相当高。但是H1钟体积庞大,非常笨重,不便使用。

哈里森设计的航海钟

哈里森经过多年不懈的研发与改进,相继研制了H2、H3、H4钟表。H4已经是一块高精度的怀表,1762年,H4随船跨过大西洋到牙买加,历经81天航行只慢了5秒,换算成距离,误差只有3公里左右,创造了当时的记录。

天文台馆内部分展示品

━ ━ ━ ━ ━

早些时候,各国天文学家都有各自计时起始单位。随着海外贸易遍及全球,对统一的世界时间标准即本初子午线的呼声越来越高。1883年10月召开的第7届国际大地测量会议规定:本初子午线必须通过一级天文台。因当时有90%从事海外贸易的航海者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基准,各国政府便同意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自此,全世界的航海者只要以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子午线为起点,便可以在航行中准确地测出自己船只的正确位置和时间,这为繁荣航运事业、避免航海事故做出了巨大贡献。

馆内展示的航海时确定位置的工具

(六分仪?小编不确定=-=)

天文台简介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是本初子午线(The Prime Meridian Line)的诞生地,1675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为了航海需求,设立了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它帮助水手用星象确定了方向,在航海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

屋顶的这颗“红苹果”是时间球。这个球在1833年就在这里了(现在看到的时间球是1919年放上去的),每天中午12点55分开始上升,3分钟后登顶,两分钟后,也就是下午一点准时落下,以此供附近泰晤士河上的船只和镇上的人们校正时间之用,已经持续了170年。
1835年以后,格林尼治天文台在杰出的天文学家埃里的领导下,得到扩充并更新了设备。他首创利用“子午环”测定格林尼治平太阳时。该台成为当时世界上测时手段较先进的天文台。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小院里,一条宽10多厘米、长10多米的不锈钢嵌在大理石中,笔直地从子午宫中伸出来,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本初子午线”,又叫“零度经线”。在地理意义上,也就是横跨了东西半球,这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本初子午线(The Prime Meridian Line)

1884年,经过这个天文台的子午线被确定为全球的时间和经度计量的标准参考子午线,也称为零度经线。后来,日益先进的观测设备已经不适合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空间。1997年,皇家天文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珍贵遗产。1998年,天文台迁址,这个位于格林威治的老天文台不再作为天文观测的职能使用,改为英国航海部和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文站。

位于格林威治天文台小院里的威廉-赫谢尔望远镜(William Herschel Telescope,WHT)剩余部分。1781年用这个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Uranus)

天文台院子外面,

詹姆斯·沃尔夫将军(James Peter Wolfe)塑像面向旧皇家海军学院和码头,

塑像基座上写道:“魁北克的胜利者”,他是在英法魁北克战役英勇牺牲的将军。

天文台馆内简介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里有两个陈列室,分别是天文陈列室和时间陈列室,天文陈列室就是关于天文、宇宙、星体的探索和发现,时间陈列室是一些关于时间的主题展览,这些看起来枯燥的知识点通过有趣的展览呈现出来。

馆内的展示品较有名的是约翰·哈里森设计钟,格林尼治天文台设计之初是为了给航海船只确定经度,而确定经度归根结底是为了精确计时。当时计时工具是大摆钟,根本无法在颠簸的海上使用。王室于是重金悬赏精确计时方案。下图是约翰·哈里森(John Harrison)设计的H1-H4四台钟表,一台比一台更为精巧,最终达到了精度要求,为哈里森赢得了奖金,也为英国后来远洋航海的发展打下基础。

约翰·哈里森设计钟H1-H4

伏蓝史迪之屋(顶上有红苹果的屋子)由英国著名的建筑师克里斯托弗·列恩(Christopher Lenn)设计,以首位皇家天文学家约翰·伏蓝史迪(John Voranstie)的名字命名,作为其居住和工作场所,其中的四个房间都陈列着17世纪的家居,力图重现当年这位伟大天文学家在此生活的场景。楼上的八角室保持着17世纪70年代的原貌,当时这里被用于观察星象、日食、月食等。伏蓝史迪在这里证实了地球是以均匀速度自转的(实际上我们现在知道了自转速度并不均匀,当时精度要求不高)。位于楼下的经度陈列室展示了当年为了航海安全,准确在海上定位所做的尝试和成果。墙上有英国查理国王兄弟俩的画像——三百多年前建设天文台的决策者。

 英国查理国王兄弟画像

单筒望远镜

彼得·哈里森天象放映馆的青铜圆形穹顶模拟了天空的场景,常年放映宇宙系列纪录片。 

(网图:天象放映馆)

经纬度与时区

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线上的半圆弧。任意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世界经纬度划分图

时区按经度计算的,国际上规定,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可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到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0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

全球时区图

在世界时间是以经度计算,从太平洋上白令海峡、汤加王国等小国南北规定了一条日界线,日界线向西每隔15度为一个时间区,每区相差一小时,为东时区,一直到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经线为止。北京属于东八区,我国的时间采用的就是东八区时间,因此北京和伦敦相差七个小时。时间只与经度有关,越靠近180度时间越早,跨过日界线,就要加一天或减一天(看来小编的大(沙)胆(雕)的想法是行不通了)。

所以文章的最后,如何优雅地跨越东西半球?我想没有什么在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中央子午线上跨越更优雅了吧。小编先跨为敬!

美编:王日晶

校对:李玉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