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润“澡城”2019年08月09日 星期五B02 三城记

 杏林前浪4868 2019-08-09

  不知不觉,我搬到英国巴斯读书生活已有两年。巴斯的英文是Bath,也就不奇怪为什么它会有“澡城”这样的别名了。这座群山环绕的小城位于伦敦以西一百英里,是英国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城市,民风淳朴、一派长治久安的慵懒祥和,本地居民对陌生路人也不吝赞美之词。走在街头,擦肩而过时冷不丁听到的一句“帽子不错!”“我喜欢你的外套”,足以点亮我一天的好心情。

  常听人抱怨英国绵绵阴雨,日子一久容易抑郁。我却觉得,澡城的雨打在乔治时期鹅黄色的石头建筑和浅灰色的屋顶上,显得分外温柔。建筑外墙的长方形石板原本都是一尘不染的米白,时间的洗刷让它们变成了现在的鹅黄色,就像是城市泛黄的记忆。听老巴斯人说,当年这些金贵的石板都是从周边乡村一点一点人工搬运过来,应该都沾染过汗水和血泪。但历经岁月,一切的苦痛都磨平了。清晨,若从露天的火车站台向南边望去,透过细密雨帘,在眼前展开的是郁郁葱葱的山林。被深绿树木遮盖的丘陵顶端,是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山顶公园。在巴斯大学读书的那一年多,我就住在离学校不远的半山腰上,几乎每个夏夜黄昏都会登上山顶,和陌生的不陌生的人们一起,三三两两坐在公园长椅上,静静地欣赏,看夕阳把鹅黄色的澡城慢慢染成娇艳的粉红。

  澡城的住民也如春雨,润物无声。曾经我为一个杂志美食栏目收集写作素材,先后联络采访了十位澡城的独立餐厅和咖啡店店主。尽管日常都很忙碌,店主们一个个不仅爽快答应我的采访请求,在采访结束之后,也将我当做老朋友一样招待。有次一大早,在菜市场出来的街上,巧遇之前采访过的“创新越南餐厅”的英国老板娘,她臂弯挎着菜篮,里面满是翠绿新鲜的香菜和九层塔。她不仅认出了我,还热心地问我最近文章写作的进展,顺便还“安利”了几个用香菜和九层塔配菜的新菜式,眉目间的喜悦和充实让我心情一振,顿时元气满满。

  城中熙攘,游人如织,空闲的时候,我很喜欢去澡城的工匠街走一走,坐一坐,呷一杯馥芮白或冷泡咖啡。这条街是当地文人与艺术家聚集之地,各式独立小店在街边林立,玻璃工匠、手工印刷工作室、酸面包烘焙房,每家店只专注做好一件事。此外,澡城的小店店员和伦敦不一样,伦敦店员的职业性笑容和攀谈,过分的热情和客气显得刻意和虚假。而澡城的店员接待来客自然真诚,不会过度推销,给客人充分的自由选择空间。有一次,我在澡城一间独立杂货买手店挑选小物,结账时店员认出我肩上背着的布包来自伦敦东区一家老饕餐厅,便自然而然地跟我聊起她在这家餐厅的用餐体验,俨然是一个吃货遇到另一个和自己口味相投的吃货,就跟搞地下工作对上了暗号一样,心里一阵窃喜和满足。

  就这样,不知不觉,我在澡城已经蜗居了整整两年。每天傍晚回到家中,坐在窗前眺望远处的群山,白日里在外奔忙的浮躁心情一下子都安静下来,心中所想只有:能生活在这座城市,实在是太幸运,不管下不下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