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列表里最年少有为的熟人病倒了。 她说,躺在床上抱着十几万的爱马仕,想到手机里一个能救急的人都没有,真怕就这样默默死在家里都没人发现。 这句话很触动正在搬砖的我。 这个时代,太多年轻人把“ 年少有为不自卑 ”当成理想、把财富自由当作加班催化剂。彷佛有了足够的钱,就拥有了绝对的主动权。 看了这篇反驳财富自由的文章,或许你也会懂:财富,并不是终极自由的必要价码。 —— 壹心理 | 宇宙 这是一篇与鼓吹 “财富自由” 唱唱反调的文章,如果你在看后感觉不适,可以认为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因为,关于这一点,我实在是无可辩驳 :) 我知道,财富自由,是很多人想要实现的人生梦想。 等赚了足够多的钱,就可以去四处游览,周游世界,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文学梦,或者干脆在自家别墅或加勒比的海滩上,穿着比基尼、晒着太阳,那该是多么幸福美好的人生啊! 坦白说,我也曾憧憬过这样的人生。 直到有一天,我开始意识到,相比“我会爱你一辈子”,也许 “财富自由” 才是人生中的那个最大谎言。 为什么? 且听我慢慢道来。 — 第1个谎言— “财富自由是做自己热爱之事的 必要条件” 关于财富自由,我们常会这样说:“等我财富自由了,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可我现在还不能。” 但真是这样吗? 难道说,只有当一个人实现了财富自由,她才能够拥有去做自己热爱之事的权利或条件? 如果我们要去做一件自己非常想做且是天赋所在的事,也许是成为一名艺术家,也许是成为一名人类学家,这个梦想的实现就一定要建立在财富自由的基础之上吗? 显然不是。 如果说没有实现财富自由,就不能作出自己人生的选择,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会少了很多非常有趣且有独特贡献的人。比如:珍·古道尔,比如:村上春树。 事实上,假如你的最终目标就是去做自己真心热爱的事,那么请你相信我,你从现在起就可以去做了。你不需要像我这样直接辞职,你有2种路径可以选择: 第一种路径:齐头并进型 “齐头并进型”意味着:你得在工作时间努力工作、努力赚钱;在业余时间去做能够满足你热情的事,二者齐头并进,直到有一天时机成熟,你就可以获得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了。 比如:
第二种路径:理想型 “理想型”说的是:如果你有非常强烈的热情、足够的定力、明确的愿景,就可以先做你真正热爱的事,等将它做到非常好时,就会有人来主动给你钱,这就是“守的云开见月明”的理想型。 比如:
从上面两种路径就可以看出,财富自由并不是做自己所爱之事的必要条件。 的确,有了“财富自由”,我们去做自己热爱的事的可能性与随意性自然会增加;然而,并不是说,只有获得了“财富自由”,我们才能去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 — 第2个谎言 — “财富自由能让我获得 终极的自由” 我们总是这样说:“财富自由能让我获得终极的自由,等财富自由的时候,我就能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但真是这样吗? 财富自由的人,就获得了终极自由,然后就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在这里,我必须郑重其事的跟大家谈一谈到底什么才是终极的自由。 什么才是终极自由? 只有获得了“心灵的自由”才能算得上是终极的自由。 关于心灵的自由,在《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里,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可以说,心灵的自由是人类所能达到自由的最高境界,也可以说,“心灵自由”就意味着人生的开悟。 而“心灵自由“的基础,并不是我们天天挂在嘴边的“财富自由”。否则,弗兰克尔是如何在纳粹集中营中实现“心灵自由”的呢? — 第3个谎言 — “财富自由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关于财富自由,还有一个非常常见的表述:“财富自由就是我人生的终极目标。” 所以,我们很多人的人生愿景就是:等赚到了足够多的钱,我就可以天天睡到自然醒,可以在自家别墅或加勒比海滩上,穿着比基尼、晒着太阳,那该是多么美好幸福的人生啊! 然而,财富自由真能等同于人生的终极目标吗? 其实,当财富自由实现后,你面对的依旧会是无比真实的人生。 那时的你,的确不必再朝九晚五的上班,你可以天天睡到自然醒,然而,我敢保证,不出半年时间,你就一定会厌烦那个无比懒散、缺乏目标的自己。 因为,人是无法没有目标而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正如尼采所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所以,假如你已实现了财富自由的目标,你肯定还要给自己的人生设定下一个目标。 否则,你的生命力就会在一堆数不完的钱币中,逐渐枯萎,而你的人生也将陷入到无穷无尽的虚无中。 而一个目标的设定就意味着你得继续为它努力,因此也就注定了还会有数不清的困难、烦恼、挫折将出现在你的面前。 显然,大多数人都只体会过缺钱的烦恼,但请相信我,世界上还有一种更让人畏惧的痛苦,那就是永无止境的虚无,它绝不会是你想要的。
为什么? 因为,相比目标的实现,过程才是最为珍贵的。 过程既会给你带来痛苦,也会给你带来快乐;它既让你着急,又会给你乐趣。而有一定挑战度的目标则是让这个过程变得丰富生动的魔法,没了它,过程就失去方向。 同样,如果只有实现的目标,却没有了过程、也没有了下一个目标,那么人生就会跌入到永无止境的虚无中。 实际上,过程本身就代表了一切,甚至可以说,过程本身就代表了一个人的一生。 所以,只有永远走在路上,走在那条自己真正热爱的路上,才是真实且幸福的人生。 相比“财富自由”,向着你的人生愿景与使命前进的过程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而幸福、意义感、满足感、价值观等,都会在这个“走”的过程中一一呈现。 — 第4个谎言 — “我该用现在去换未来, 用质量去换长度” 很多人说,我追求“财富自由”的目标既不是去做自己热爱的事,也不是为了拥有终极的自由,而是为了有一天,家人或自己需要高额医疗治疗的时候,可以得到那样的治疗,延续生命的长度。 说真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这段话的拥护者。 直到有一天,我想明白了这句话的隐藏逻辑,那就是,你该用现在去换未来。 于是,我们才会设定那样的目标:现在努力工作、拼命赚钱,只为实现“财富自由”,等实现了“财富自由”,就等于是拥有了唤回生命或者延续生命的选择权。 不可否认,巨大的财富也许真的能够“唤回生命”,但更多时候都只是在“延续生命”,甚至只能延续短短几年,但为此,你付出的却是之前几十年的人生。 你放下了自己的热爱,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只为实现这一终极目标 - 财富自由,然后在生病之时便可一掷千金、延长寿数。 可是,我想邀请你来想一想,这一切真的值得吗? 你放弃的是:当下的人生质量,为了应对未来某一天可能出现,也可能是根本不会出现的危机,从而延续人生的长度,你确定,这真是你想要的过一生的方式吗? 一个人,到底是该“活在当下”还是“活在未来”?到底是该“抓住人生的质量”,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去延续人生的长度”? 相信你会有属于自己的答案。 — 第5个谎言 — “财富自由是可以实现的”
一家三口人,再加上两个人的父母亲,生活学习旅行医疗,真是需要一个亿的财富保障吗? 显然,他的“财富自由”标准与我的,以及很多人的都不一样。 但我相信一点,假如有一天,当他真能拥有一个亿的时候,他的欲望还会继续膨胀,那时也许会觉得要有两个亿才能自由。 为什么? 这就是亘古不变的人性啊,人性中的“贪、嗔、痴”何曾改变过。 如果缺少觉察,它们便会常常左右我们的想法与行为,让我们永远也得不到真正的幸福与心灵的自由。 所以,“财务自由”的定义永远都在变,也许是一千万、也许是一个亿、也许是两个亿,除非我们学会了如何去觉察自己的欲望。 就像著名的商业咨询顾问刘润老师曾经说过的一段话:
只要你一直都有够一够就能到达的东西,你就会一直想着那才是真正的财务自由。所以,不论现在的你已拥有多少,你都不会觉得知足,你永远都会觉得匮乏。 正如,很多人调侃的那个“财富自由”层级图,你有的是也许是牛肉面的财富自由、也许是房子的财富自由,也许是旅行的财富自由。 然而,你会发现,当满足了牛肉面的财富自由后,你就会想再上一层楼,然后,等你达到了上一层级的财富自由后,就会想再上一层; 等你满足了旅行的财富自由后,你还会想要奢华旅行的财富自由,你可能还会想着要去火星上兜一圈。 可见,财务自由是永远都没有止境的,它是你永远都不可能完成的目标。 正如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曾再三叮嘱他学生的那段话:
这段话也可以在稍加改编后送给以“财富自由”为人生目标的人们:
所以,“财富自由”既不是你去做自己热爱之事的必要条件,也不是人生里的终极自由;既不该去交换你当下的生活,也不该是人生的终极目标。 只有当你觉察到自己的欲望时,只有当你在追求比它更“高”的东西时,它才有可能会真正的实现。 否则,它就会是一个“水涨船高”的伪概念,是你一生中的“镜花水月”,是那个猴子永远都捞不着的“月亮”。 最后,送你一首我很喜欢的诗,愿它能够给你启迪: 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 但愿你的道路漫长, 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莱斯特律戈涅斯巨人,独眼巨人,愤怒的波塞冬海神——不要怕他们, 你将不会在途中碰到诸如此类的怪物, 只要你高扬你的思想…… 但愿你的道路漫长。 但愿那里有很多夏天的早晨, 当你无比快乐和兴奋地进入你第一次见到的海港: 但愿你在腓尼基人的贸易市场停步 购买精美的物件, 珍珠母和珊瑚,琥珀和黑檀,各式各样销魂的香水 你要多销魂就有多销魂: 愿你走访众多埃及城市,向那些有识之士讨教并继续讨教。 让伊萨卡常在你心中, 抵达那里是你此行的目的。 但路上不要过于匆促, 最好多延长几年, 那时当你上得了岛你也就老了, 一路所得已经教你富甲四方, 用不着伊萨卡来让你财源滚滚。 用伊萨卡赋予你如此神奇的旅行, 没有它你可不会启程前来。 现在它再也没有什么可以给你的了。 而如果你发现它原来是这么穷, 那可不是伊萨卡想愚弄你。 既然那时你已经变得很聪慧, 并且见多识广, 你也就不会不明白, 这些伊萨卡意味着什么。 - The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