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中国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曾被视为“洪水猛兽”

 轻风无意 2019-08-09

对于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人来说,当满大街都是蓝白灰的海洋时,时装表演绝对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新名词。1980年11月19日,在上海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殊不知,这新中国第一批登上T型舞台的“模特”,竟然清一色全部是纺织工人。

新中国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曾被视为“洪水猛兽”

1978年,在很多老外眼里,中国人是不会掏一分钱去买“时装”的,可具有远见卓识、敢作敢为的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却在谋划打开中国这个市场。

在皮尔·卡丹的反覆游说及内陆部分改革派的努力下,是年11月下旬,传出了北京要举办时装秀的消息,不过,最终还是搁浅了。“时装秀在那个时代可谓闻所未闻。”上海服装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领导直言不讳,“那时改革开放的舆论已经抬头,但全国的大环境还是冷色调,究竟批准外国人在首都举办时装秀,是需要勇气的。”

直至翌年1月28日,邓小平开始了为期八天的美国之旅并戴上了一顶白色的牛仔帽之后,时装秀才看到了新的希望。当时不少内陆高官认为,邓小平所戴的这顶“西式牛仔帽”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政治符号。

其后,“皮尔·卡丹中国大秀”很快获批。但伴随着相应的限制:不得宣传、秀场不对外开放、所有“钦定”观众都必须经过政审等。与此同时,原定在首都举办的三场大秀,亦被有意识地切割成三场,北京首演后,另两场将移师相对开放的上海。

1979年初的中国,“以经济建设中心”的大幕开启。4月9日,国务院提出要加快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积累多,换汇率高”的轻工业,服装行业名列前茅。就在这个4月,皮尔·卡丹带来了12个外国模特,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了一场服装观摩会。一个临时搭起的简易T型台上,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场时装秀。

虽然只是一场仅限于内部人士参与的小范围活动,但从当时记者的现场报道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内心的震动——身着耸肩衣裙的高挑美女们,在流行音乐的伴奏下扭胯摆臀迈着猫步,一个金发姑娘停下脚步,正对观众敞开衣裙对襟,台下的人们如同被一股无形冲击波袭中,一时间身子齐刷刷向后倒去……后来有人形容这场表演为“洪水猛兽”,认为在当时这是“极不庄重”的。

然后,正是这场演出,深深震撼了当场的上海时装设计师们。他们第一次意识到,以前把衣服挂在衣架子上展示是多么死板。

上海滩素来是中国时尚的发源地,这场外国人的时装表演大开了业内人士的眼界,在小圈子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随后便引起了中国时装界一件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大事。

上海服装公司一些领导也看了这场演出,演出结束后,他们萌发了组建一支时装模特队的想法:如果我们有一支自己的队伍,让演员(当初还不敢用“模特”这个词)穿着准备批量生产的服装进行展示,获得市民的认可,对服装销售一定会有很大的促进。

上海服装公司立刻跟纺织局的领导作了汇报,他们的建议立刻获得了批准。随即,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之下,受皮尔·卡丹时装表演的影响,上海服装公司于1980年11月19日大胆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

新中国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曾被视为“洪水猛兽”

上海服装公司组建时装表演队时,不是像后来那样大张旗鼓地从全国各行各业广招相关人才,只是在小范围内不动声色地从下属的三万多名职工中,挑选出十几名形体标致的青年男女。

然而,对于西方惯用而中国人从未接触过的“模特”这个词,上级领导还是有意见,觉得“模特”是外国的称呼,有点低级趣味,所以就改名叫“时装表演演员”。

有了这个初步的构想以后,时装表演队就开始选人了,可是,以怎样的标准选人呢?现在人人都知道选拔一个模特的要求能列出详细的一长串,从身高、体重、三围,到腿长、背阔等等,一系列苛刻的要求,让人觉得模特是普通人遥不可及的职业。

最后,领队徐文渊和几个领导商量决定,只要身材高挑,模样尽可能漂亮些的,就算符合标准。在当时,身高有164、165公分就算是高的了。所以,在没有具体标准的情况下,第一支时装表演队的队员都是靠领导目测挑选出来的。

当时选演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领导主动去找,而不是演员自己主动应聘。毕竟时装表演在当时还是新生事物,并不是每个人的思想都能接受的,尤其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要将它作为职业。

所以,领导们只是暗中挑选,到各个厂、各个车间里去挑,并没有做大肆的宣传。被选中的人,首先要问他自己是否接受,其次还要考虑他家里人是否同意。

新中国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曾被视为“洪水猛兽”

新中国第一批模特的个人身份阅历各有不同。他们有的是中学毕业直接进厂当工人的,有的则是曾经上山下乡,扛过锄头,提过镰刀的……

在领队徐文渊的努力下,上海戏剧学院组织了形体、化妆、灯光、舞美及音乐一整套教师班子来支持表演队的训练和演出。队员们每天踩着高跟鞋练形体,为了苗条些还要控制饮食。

刚开始,时装表演队的队员都是业余身份,没有演出任务的时候还必须回工厂上班。表演队的排练也没有固定场地,两年中搬家九次。徐文渊意识到,必须成立专业的时装表演队,让时装表演走向社会,才能改变处境。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慢慢提高了。在徐文渊的坚持下,时装表演队终于等来了上级同意成立专业表演队的红头文件。

时装表演队有了合法身份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把积压在仓库的面料设计成时装,对经销商进行商业表演。

一场又一场的表演,吸引来好多经销商观看,演出以后,纷纷跟服装公司订货。结果,仓库里积压的大约价值六十万元的格子布、条子布全都销售一空。

在当时的中国,“时装秀”只有“内部演出”的份儿,并实行三不政策——不报道、不拍照、不录像。而上海服装公司成立时装表演队的初衷,也只是想以此增加内销或出口的订货量。这一职业的创始者们当时的月收人为45元,参加一场演出的补贴也只有1.5元。

新中国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曾被视为“洪水猛兽”

1981年2月9日晚7时30分,新中国第一场时装表演在上海友谊会堂(注:如今的上海展览中心)拉开了序幕。在演出的时候,有一件露肩膀的服装,当时哪个演员也不肯穿。后来,这件衣服被安排给队里的徐萍穿,因为徐萍算是思想比较开放的。

当徐萍的父母听说女儿要穿一件裸露一肩的晚礼服时,气愤不已地立刻赶到现场,吵到了后台,口气十分坚定地加以阻止:“这种袒胸露背的衣服,我们女儿不能穿!”徐萍的父亲觉得今天露胳膊,明天就可以露大腿,这样不就学坏了?今后怎么在社会上做人?

最后,领导只好作出让步,尊重家长的意见,并想了个办法,把拖在地上的带子缠到徐萍的肩上,以便在背对观众时可以部分地遮住后肩。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然而,接下来,非议四起:“还不是奇装异服加美女?”“‘暴露'太多,有失体统!”……

直到轻工部几位部长看了他们的录像,认为没有问题,表演队才又获得了生存的权利。

1983年,为配合全国五省市服装鞋帽展销会,时装表演队获得了进京演出的机会。这次上海十几名俊男靓女轮流换穿185套时装进行的演出,十分成功。他们的演出一票难求,场外出现了好多“黄牛”。模特儿们在台上演出穿的衣服,就在旁边的柜台销售,结果市民们争相抢购。公司经理赶紧打电话到上海,运了几十车衣服到北京,三天内一售而空。

时装表演队一举轰动北京,反响极大,一夜之间,他们的名字占领了各大报刊的显著位置,海外媒体更是将这场演出看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象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