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

 轻风无意 2019-08-09

广西不只有桂林的秀丽山水,还有许多风俗独特的少数民族。比如这里“藏”着中国如今仅存的靠海吃饭的“海洋民族”——京族。

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

京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历史上曾被称为“安南”、“越族”等,自称“京族”。1958年5月,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现时京族主要聚居在防城港东兴市的万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的部位,与越南万柱旅游区隔海相望,至越南下龙湾仅70海里。

京族作为一个跨境民族,如今也是越南的主体民族。但在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京族是唯一的一个既沿边又濒临海洋、以海洋捕捞为生的民族,京族三岛(巫头、万尾、山心三个小岛)就是他们的唯一聚集地。

在编纂于清代的澫尾岛“岛民乡约”中,清楚地记载着海岛先民飘洋过海、迁徙至此的历史。

那是公元1511年的一天,12户渔民从越南涂山(今越南海防一带)出海,他们划着竹排追踪鱼群,不知不觉便远离了故土。三天三夜后,这群渔民漂到了今天的澫尾岛旁,焦渴难耐的他们登岛寻找淡水,立刻被岛上的风景所吸引——海岛地势平坦,溪流潺潺,飞禽走兽在茂密的椰林中时隐时现,远道而来的渔民们决定在此暂住下来。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吃住都在竹排上。日子长了,这片“冬季草不枯,非春也开花,季季鱼泛鳞,果实满枝丫”的宝地,让他们再也舍不得离开。这些海岛的先民,就是京族的祖先。

至今,这三个玲珑岛屿,仍然是京族的主要聚居地。所以,澫尾岛、巫头岛和山心岛在后来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作了“京族三岛”。岛上的京族人也已经由最初的12户,发展到了今天的2.2万人,目前仍留居在岛上的约有7000人。

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

京族三岛有着广阔的滩涂和海域,这里的人们自豪地将称之为:“涨潮一片水,潮落万顷滩。”正是这样的环境,让京族三岛满是大海的馈赠。不仅长年栖居着丰富的鱼类:鱿鱼、墨鱼、青鳞、海鳗、毛对虾等,共计有70多种;还有文蛤、毛蚶、泥蚶等海洋滩涂生物140多种。

聪明的京族人也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捕鱼技艺。有时候,他们会站在乘风破浪的大排上,拉起两层楼高的“拉网”;有时,他们会利用鱼箔,给穿来插去的鱼群们布下“海上迷魂阵”;有时,他们会踩着高跷,去捕捉那些在一米深的浅水里游弋的鱼虾……

所谓鱼箔,其实就是渔民们在浅海处用细竹竿密插而成的篱笆,这些密密插下的细竹竿一支紧挨一支,从岸边一直延伸到远处的海域里。插好后的篱笆,外观是一个巨型的喇叭状,有五六百米长,3米高。对海域里的鱼群来说,这样的阵法其实就是它们的海上迷魂阵。

这个巨型喇叭状的迷魂阵很是讲究:“喇叭”最宽敞的大口子是朝向岸边的,而五六百米之外的窄口子却连接着一道密密的网,这道密网,京族人把它称为“箔漏”,而这个箔漏对于鱼群来说,就是有进无回了。

当大海涨潮的时候,海水会漫过迷魂阵里3米高的篱笆,鱼群自然跟着海水游到这个区域内;当海水退潮的时候,鱼群也随着海水准备返回,遗憾的是,海水可以退去,但鱼群却走不了……

这时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由于海水退得太快,鱼群当然就落入了3米高的鱼箔迷魂阵里,它们在游动中会撞上竹竿密插而成的篱笆,于是就会更加慌乱地往前窜,到了最后,鱼群就自然地窜进了巨型喇叭窄口处连接的密网,也就是“箔漏”。

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海水没有退得太低,甚至连3米高的篱笆都还有一大部分没有露出水面,就给那些定力极好、没有四处乱窜的鱼儿带来了一线生机。但是,京族渔民照样有办法捉住它们——因为鱼群是热爱灯光的。到了晚上,当海水已经又退潮到了一定程度,渔民们就在“箔漏”里点上荧光灯,迷魂阵里的鱼群看见灯光,自然会飞速地游过来,也就心甘情愿地自投罗网了。

虽然鱼箔看似简单,却是京族渔民手中的利器,每一组鱼箔,每年可以给京族渔民带来数万公斤的海鲜。

除了“海上迷魂阵”,京族渔民还会“世界上最牛的捕鱼方式”——踩着高跷捕鱼。在京族三岛的浅海、滩涂,有大量鱼虾在一米多深、恰好淹没过头顶的水中游弋。一米的深度,既不能拉大网,也不利于渔民涉水捕捞。但这难不到作为海洋之子的京族渔民。一付高跷,生动展现出京族人的生活智慧。

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

海洋子民也拥有着独特的人文气质。比如在京族三岛上,与海相伴的京族人便拥有全天下最凄凉的琴声——只有一根弦的独弦琴。

在面朝大海、阳光灿烂的尾岛,总能够看到一个充满古风的场面:一位盘膝而坐的瘦高先生,双目半闭,正在抚琴。而那琴,竟然只有一根琴弦。先生左手摇琴柱,右手拨弦,琴音从那根独弦上凄凉地流淌出来,让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悲伤……

琴师名叫苏春发,是岛上的京族人士,他所抚弹的,其实是中原地区早已失传的独弦琴。在京族三岛,苏春发是同辈人中最负盛名的独弦琴传承者,几十年来,他每天都要坚持在海边演奏,他和他的独弦琴,已经成为京族三岛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实际上,独弦琴只是现代人对它的称呼,古时候它的名字叫做一弦琴,又名“独弦匏琴”,曾经是宫廷中流行的一种乐器。独弦琴最早出现在殷商时期,五代时的梁元帝萧绎在诗中这样写道:“妻摇五明扇,妾弄一弦琴”。

独弦琴的结构较为简单,由琴身、摇杆、弦轴和琴弦组成。原始的独弦琴,是将一段毛竹筒剖开做琴体,开口部分朝下,在竹筒表面纵向挑起一条细而长的竹皮为弦。

独弦琴的弹奏很讲技巧。右手的技巧主要是弹和挑,连续弹挑则可演奏出类似琵琶“滚奏”的效果;左手则灵活多变,可以演奏出多种装饰音,技巧有揉、推、拉、打、撞、摇、颤、滑等。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独弦琴逐步增加了竹制弦弓和葫芦形共鸣器。

也许是由于太过凄凉,在国力强盛的大唐王朝时代,独弦琴渐渐退出了崇尚奢靡的宫廷,到了唐末宋初,甚至连中原民间也听不到那如怨似泣的叹息声了。庆幸的是,在今天越南和中国广西京族三岛一带,凄凉的独弦琴,却在大海波涛的轰鸣声中,从汉代开始,一直顽强地演奏到今天。

为人们留下这独特琴音的,是东汉时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据传,当时他出征到此,随军携带着独弦琴,撩拨了人们心底最温柔的角落。从此,这凄凉的乐器就开始在这里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