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曲则全,枉则直”不是软弱“孔德”也!——聊《道德经》题

 山佳国学谭 2019-08-09

老子认为:“孔德”的来龙去脉过程的状态,只能依据“道”去认识。《道德经》接着论“孔德”的具体表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孔德”的具体表现:蜷曲则会保全,冤枉则会直伸;低洼则会充盈,陈旧则会更新;少取则会获得,贪多则会迷惑。只有依据“道”知晓“孔德”,方能看透世俗。

需要蜷曲时必须蜷曲起来,这不是软弱!“孔德”也!“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得“道”的圣人抱守唯一的“道”,遵行“孔德”来观察天下万物万事。不固持己见,所以能自明;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彰显;不自我耀夸,所以能建功;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唯有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其争。依据“道”知晓“孔德”的圣人,不仅能看透世俗,而是遵“道”行之“孔德”。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古时所谓“蜷曲则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做到的。“曲则全”有主动不争之意,不是软弱,为了保全;“枉则直”有被动被压迫之意,越遭受压迫,越要伸直反抗。正因“曲则全,枉则直”所以不争不是软弱,“孔德”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