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假,是小儿耳鼻喉科医生最忙碌的日子。一大波腺样体、扁桃体将被收割。医生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割?不割可不可以?”什么是扁桃体、腺样体?” 今天,大医汇耳鼻喉科许家健主任为您一一解答! 01 扁桃体分为腭扁桃体和咽扁桃体。我们常说的,能肉眼看到的是腭扁桃体;在咽喉部后壁,肉眼看不到的咽扁桃体就叫腺样体。腺样体和腭扁桃体一样,都是免疫器官,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如果儿童时期受到感染,腺样体会肿大和发炎,也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肥大。 02 1.变丑。腺样体肥大导致儿童长期用嘴呼吸,在时间迁移下容易形成“腺样体面容”。即在长期用口呼吸导致的面部的发育会变形,出现上唇短厚翘起、下颌骨下垂、鼻唇沟消失、硬腭高拱、牙齿排列不整齐、上切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扁曲等面部扭曲的情况。 2.腺样体肥大易患气管炎。小孩子的腺样体肥大造成鼻子发堵,使患儿的鼻涕倒流向咽部,引起阵阵咳嗽,因分泌物向下流并刺激呼吸道粘膜,常引起夜间阵咳,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容易患气管炎。咽鼓管咽口受阻,引起分泌性中耳炎。 3.影响身高发育。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在夜间,夜间睡眠不好,睡眠结构紊乱,会妨碍生长激素的分泌,孩子可能出现长不高、发育慢的情况。 4.影响到孩子今后的智力。患儿长期用口呼吸、鼻子不通气,易造成头部缺血、缺氧,出现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易造成儿童精神不振、反应迟钝,引起促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不但影响孩子的身高,而且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智力减弱。 许家健医生表示,认知功能一旦影响就无法弥补,即使后期睡眠状况改善,前期的影响也无法回复到本应有的水平。而一旦形成腺样体面容则需口腔科进行牙列矫正,会有一笔不菲的开支,孩子也要忍受矫牙的痛苦。所以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睡眠中打鼾、睡眠不安稳等症状,一定要尽送医,早诊断早治疗。 03 建议尽快手术切除的情况 1、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症,1年内感染发作不低于7次,或连续2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5次,或连续3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3次, 2、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中重度鼻塞,且阻塞症状(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嗅觉障碍)已持续至少1年,并且保守治疗无效。 3、由于腺体肥大影响鼻腔通气和分泌物引流,导致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 04 关于腺样体切除,你还想问什么? 问题1:全身麻醉,孩子会变傻吗? 答:二三十年前的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都在局部麻醉下完成。那么现在为什么一定要全身麻醉呢?全身麻醉会不会让孩子变傻? 全麻效果及术中监测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有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在婴幼儿中,单次、短时间地暴露于全身麻醉和神经药物对于婴幼儿的行为和学习不会有负面影响。但是局部麻醉手术中经历的疼痛和恐惧却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全麻状态有助于消除孩子在手术中的疼痛及紧张情绪,也有助于医生从容的进行各种操作。 问题2: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后会不会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答:的确,扁桃体和腺样体做为淋巴组织,在婴幼儿阶段是具有一定免疫防御能力的,这也就是为什么,3岁以下的孩子,一般不会轻易考虑手术治疗,以药物和观察保守治疗为主。 问题3:扁桃体和腺样体需要同时切除吗? 答:因单纯的扁桃体反复感染而手术,一般只需要切除扁桃体。 问题4:术怎么做?会留疤吗?出血多吗? 答:手术操作从口腔进入,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不会在面部留有疤痕。 05 进食困难 出血 感染 复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