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拥有特殊光学效应的宝石,你都认识哪些?

 灵魂出窍KKK 2019-08-09

在宝石界,

有一些宝石看上去平淡无奇,

但是当它们处于一定的光源或观察角度时,

会显示出神奇的现象,

似星光,似月光,似日光......

我们称之为特殊光学效应,

这些特殊光学效应使它们的美丽性与神秘性提升,

也让它们的身价倍增,

今天就来认识一下都有哪些宝石有特殊光学效应,

而这些神奇的现象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首先给大家出个小测试,以下几幅图片中,这些宝石对应的光学效应名称,你都能说的出来吗?

答案

第一行:猫眼效应、星光效应

第二行:月光效应、日光效应

第三行:变彩效应、变色效应

猫眼效应

猫眼效应成因:

宝石内部生长有微小的平行排列的细丝状或纤维状内含物,一旦有光源照射,这些内含物反射的光线就组成了一条明亮的光带,也就是猫眼的眼线。随着宝石的转动或光源的移动,眼线就会灵活摇摆,栩栩如生,与猫科动物的眼睛别无二致,俗称“猫眼效应”。若要表现猫眼效应,这种宝石必须切磨成弧形素面,刻面则无法展示。

代表宝石:

金绿猫眼

金绿宝石猫眼 cat's eye 是金绿宝石家族中知名度最高的成员,俗称猫眼,是世界五大珍贵宝石之一。

只有金绿宝石猫眼,才能直接被称作“猫眼”,世界上已发现多种矿物具有猫眼效应,而其价值却都远不及金绿猫眼石,只能被称作“xx宝石猫眼”,如碧玺猫眼,石英猫眼等等。

祖母绿猫眼

祖母绿宝石是国际珠宝界公认的四大名贵宝石之一,本身便是十分贵重的宝石品种十分稀有,而具有猫眼的祖母绿是少之又少,十分珍贵。产地主要是哥伦比亚、巴西和赞比亚。

海蓝宝石猫眼

同属于绿柱石家族,海蓝宝石的颜色为天蓝色至海蓝色或带绿的蓝色的绿柱石。海蓝宝石同样具有形成猫眼的条件,而具有完整猫眼的海蓝宝石价格会有大幅度的上涨。

碧玺猫眼

碧玺猫眼是碧玺的一种,这种碧玺产量相对较少,收藏价值也更高。猫眼效应一般在红碧玺和绿碧玺居多。通常情况下,猫眼碧玺颜色的鲜艳度都不够好。最好的是呈透明的蜂蜜色的。

石英猫眼

具有猫眼效应的石英。因为石英猫眼的光带不如金绿宝石猫眼的光带那么整齐明晰,通常加工为戒面、珠粒,大块的可用于雕刻工艺品。行内人士曾将石英猫眼称作勒子石(bit stone)。主要产地有印度、斯里兰卡,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也有产出。

透辉石猫眼

透辉石是辉石中常见的一种,属单斜晶系,它属于硅酸盐矿物,是钙和镁的硅酸盐。常见颜色主要为蓝绿色至黄绿色、褐色、黄色、紫色、无色至白色,长柱体、粒状或片状,有的透辉石也可能具备有猫眼的现象,但由于透辉石本身价值不高,所以具有猫眼的透辉石价值也不怎么高。

矽线石猫眼

矽线石猫眼是非常常见的,也是猫眼界非常普遍的,基本宝石级别的矽线石都具有猫眼效应,这也是矽线石的卖点所在。通常为灰绿、褐色、灰白,半透明至不透明,罕见透明。夕线石猫眼具较低的折射率和较低的相对密度,主要来自印度和斯里兰卡。

其他(少见):月光石猫眼、木变石猫眼(类猫眼)、芙蓉石猫眼、坦桑石猫眼、石榴石猫眼、欧泊猫眼。

星光效应

星光效应成因:在平行光线照射下,以弧面型切磨的某些宝石表面呈现出两条或两条以上交叉亮线的现象,称为星光效应。产生星光效应的必备条件是:①具有两组或两组以上密集的、定向排列的针状、纤维状或空管状包裹体或结构;②切磨时使弧面型宝石的底面平行于包裹体的平面;③弧面型宝石的弧面高度与反射点焦点平面高度相一致。

代表宝石:

星光红宝石

星光蓝宝石

星光芙蓉石

星光石榴石

其他(少见):星光尖晶石、星光透辉石、星光金绿宝石、星光绿柱石

月光效应

月光效应的产生是由于正长石与钠长石的交互薄层对光干涉的差异所造成的,光晕表现为蓝色,如果层较厚,就产生灰白色光晕,光晕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少数的月光石因含有大量平行的针管状包体,可产生猫眼效应,即月光石猫眼。

代表宝石:月光石。

日光效应

日光效应成因:日光效应又称为砂金效应

“砂金效应”的定义是,宝石内含有大致定向排列的金属矿物薄片,如赤铁矿或针铁矿,随着宝石转动,能反射出红色或金色的反光。

从广义上来讲,只要透明宝玉石内含有反光强烈的,密集细小针状和片状其他矿物,均可造成“砂金效应”。

代表宝石:

日光石

人造金星石

东陵玉

草莓晶

变彩效应

变彩效应成因:在欧泊表面上可以看到直径为150-400nm排列整齐的层状二氧化硅球粒,球粒之间孔洞的形状彼此相同,距离相等。在同一块彩色片上的球粒,大小相等,当自然光照到规则排列的层状球粒上时,球层对自然光发射衍射作用,使之变成波长相同的单色光。球粒的大小决定着衍射光速的波长,当球粒大时,衍射光的波长就长。因此由小球组成的彩片呈紫色变彩,而由大球粒组成的彩片呈红色变彩。

代表宝石:欧泊

变色效应

变色效应成因:宝石在不同的光源下,呈现明显颜色变化的现象。变色效应与宝石中的化学成分(Cr+、V+)有关,是宝石对光波进行选择性吸收引起的。如变石中含微量Cr+,使它对绿光透射最强,对红光透射次之,而对其他光波强烈吸收。因此,在日光下(光源中绿光成分居多)照射下,变石透过绿光多而呈绿色;在烛光(红光成分多)照射下,变石透过红光多而呈红色。

代表宝石:

变石

合成变色刚玉

其他(不常见):变色石榴石、合成变色尖晶石、变色碧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