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暑丨蒲公英

 文冠厚朴 2019-08-09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今日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也最快。

又要开启一年一度的蒸桑拿模式啦!幸运的是小编今年暑假回了重庆,此时的重庆就是一个典型的——避暑圣地!!!(阴雨绵绵,难得的舒适温度,适宜避暑


这段时间呢,适宜于大家分享一种随处可见的,花期较长的观赏草本植物——蒲公英!(照片是今年4月中旬拍到的小姐姐,小编的童年好友~)

在此,小编想特别感谢一起在重庆学习玩儿的好友廷婷赞助蒲公英的图片,以此本篇文章得以按时与大家见面,哈哈^_^


不得不说,蒲公英作为菊科植物,确实进化较快,果具毛,可以随风飘扬,适应风媒传粉。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Compositae)]菊科 舌状花亚科 蒲公英属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黑褐色,粗壮。


飘似雨,逸如纱,

秋来飞絮赴天涯。

蒲公英的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

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近于无毛。


蒲公英的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状,淡绿色。

舌状花黄色,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和柱头暗绿色。

(菊科有两个亚科——舌状花亚科(以蒲公英为代表)和管状花亚科(以向日葵为代表)。


△蒲公英花解剖图(舌状花亚科)

△向日葵花果解剖图(管状花亚科)

蒲公英的果为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纤细;冠毛白色。

花期4-9月,果期5-10月。


资料来源于《中国植物志》

蒲公英广泛生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

所以呢,随处可见,如果有兴趣,可以找一株观察一下,亲近自然,也亲近这些小小花儿们~



蒲公英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思佳客·蒲公英》

——左河水

弃落荒坡依旧发,无缘名分胜名花。

休言无用低俗贱,宴款高朋色味佳。 

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赴天涯。

献身喜作医人药,无意芳名遍万家。

大暑已至,小伙伴们,找到清凉一夏的套餐了吗?祝大家拥有一个完美的暑期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