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洲古代民族与文明》阿坎族与阿散蒂王国

 陆一2 2019-08-09

一、阿坎族

阿坎族(Akan people)是主要居住在加纳和科特迪瓦的民族群落。阿坎族是这两个国家的主要民族,总人口数为4千万。阿坎族人使用的语言属于克瓦语支。

阿坎族曾建立阿散蒂王国。在18、19世纪,有大量的阿坎人被带往美国成为奴隶,在哥伦比亚被称为'coromantee'。

阿坎族主要分布在加纳的南半部,以及科特迪瓦靠近加纳的边界,皆占加纳与科特迪瓦近半的人口。

阿坎语(akan language)属于尼日-刚果语系中的库阿语支中Potou–Tano languages的Central Tano。阿坎族本身份为许多部落,各部落皆讲不同的方言,但彼此仍可以沟通。阿坎语在俄亥俄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密歇根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等学校都可以进行研读。阿坎语在声调、元音和谐律以及鼻音化(nasalization)有其独特之处。

(1)历史沿革

从15世纪到19世纪,阿坎族人主宰了区域金矿的挖掘与贸易,且自17世纪开始,他们是西非最有权力的群体。

他们的丰富黄金引来欧洲商人的注意。起初仅是葡萄牙商人,但到后来,荷兰和英国商人也加入到了追寻阿坎族黄金的行列。阿坎族对邻近的国家发动战争以捕捉人作为奴隶卖给欧洲人(葡萄牙人),而他们则用枪来交换阿坎族的黄金。阿坎族也将黄金用来购买从横跨撒哈拉路线来的奴隶。阿坎族购买这些奴隶来清理阿善特地区浓密的森林。那时属于阿坎族的群体里,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是奴隶。在地理大发现的时候,位于黄金海岸的阿坎族人们从奴隶的购买者变成了奴隶的贩卖者。因此,阿坎族在横越大西洋的奴隶贸易上,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加纳后来也为此对这些被卖作奴隶的后人表达了歉意。

阿坎族,特别是位在阿善特的人,为了对抗欧洲殖民者,进行了多次战争以维持自治,像是英国-阿善特战争。在1900年代早期,整个加纳都属于英国的殖民地(或称受英国保护的国家),科特迪瓦则属于法国。在1957年三月六日,在夸梅·恩克鲁玛的带领下去殖民化,黄金海岸与英属多哥兰一起构成了加纳。科特迪瓦在1960年八月七日独立。

(2)社会

阿坎族基本上认为他们是一个国族。“阿坎”一词意指“启蒙”、“开化”。他们认为他们的血统可以追溯到一个女人。在这个国族里根据方言分出三个分支,分别是“Guans”、“Fantes”、“Twis”。每一个分支都集结了许多部落。

在阿坎族的政治体系里,最基本的单位是“州”,一个部落就是一个“州”,由好几个人统治一个州,他们被称为“至高无上的首领”。“邦联”则是由数个“州”聚在一起形成的。例如,位于Larteh的“Guan”州和位于Akroppong的Akyem州一起组成了Akwapim王国。在州底下还有许多“部”,部再细分为数个城镇、乡村。

阿坎族的首领地位是根据他们的管辖区域进行排名的。

(3)家庭与婚姻

有部分的人仍然实行阿坎族的母系社会传统,住在传统的大家庭里。传统上,阿坎族的政治和经济结构是在母系的遗产和继承上建构的。“家系”被定义为从一个特定祖先开始,与母亲的血缘有关系的所有人。几个家系组成一个政治单元直到被一个长者会议带领,长者会议里的每一个长者都是各个家系里被选出来的。长者们因此在家系里被授予公共的办公室、陆地的保有权、其他家系财产,此外,家系的财产只会被母系亲属继承。每一个家系控制土地,确保土地被成员们种植,在对祖先的尊敬下运转,并监督成员们的婚姻、弭平成员内部的争吵。

以上的政治单元同样被群聚成八大群体(abusua):Aduana,Agona, Asakyiri, Asenie, Asona, Bretuo, Ekuona and Oyoko。每一个群体里的成员都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拥有同一个祖先的血统而聚成的,所以有一个婚配的禁忌——与同一个群体内的成员是被禁止的。无论性别或是婚姻状况,每一个人都可以继承,或是成为家系、政治单位或是群体(abusua)里里终生的成员。成员和他们的配偶因此属于不同的群体(abusua),母亲和孩子在同一个家户里居住、工作,父亲则在不同的家户里居住、工作。

根据“Ashanti Home Page”资料显示,“一个男人与他的舅舅有较强烈的关系,与他的叔叔伯伯有较微弱的关系”。这也可以在一夫多妻的社会的环境里看到,母亲与小孩之间的情感纽带远比父亲与小孩之间的情感纽带强烈。因此,在继承这方面,一个男人的外甥(姐妹的子女)将会有比他自己的儿子优先继承。舅舅—外甥的亲属关系因此获得首要的地位。

(4)产业与生活

阿坎族几乎都居住在森林里,只有一些团体住在北边的草原上与东边的山丘和沃尔特河山谷。

基本的农作物是根茎类作物(像是地瓜、芋头、大香蕉)和树木(包含油棕、可可豆等)在许多地区矿物—尤其是黄金和铝土—非常重要,一旦有阿坎族的王国开始缺乏黄金的资源,他们的政治权力便变得不牢靠,这也反映岀缺乏高价的贸易商品的问题。牲畜一直以来都没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在一些地区直到二十世纪,狩猎还是很受重视。对大部分的阿坎族王国来说,贸易—主要是黄金—到目前为止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

许多贸易环绕在用棉花和蚕丝所织出的布。此外,在晚近的二十世纪,旅游贸易兴起的年代,木雕也开始成为有价值的商品。

(5)信仰与习俗

位于加纳和科特迪瓦的阿坎族由阿善特人、Fante人和其他的民族组成。阿善特人是阿坎族里最大的群体,同时也最有影响力。阿坎族相信至高造物者拥有许多名字。神普遍被认为是Brekyirihunuade(“全能的”)。也有人说至高神Nyame是三位一体(Nyame,Nyankopon,Odmankoma)的一部分。至高造物者Nyame在阿善特的众神中,是无所不知的、无所不能的天父。与他的老婆Asase Yaa生了两个儿子:Bia 和 Tano。阿善特的宇宙造物者通常被认为是Odomankoma(意指“无限的发明者”)其他有关创造的例子还包括Oboadee(创造者)和Anansi Kokuroku(伟大的设计师或伟大的蜘蛛)。阿善特人相信abosom或是较低阶的神,比较类似灵魂,这种灵体帮助人类生活在地球上。

蜘蛛Anansi是一个被描绘为骗子的民间英雄,在阿善特人的民间传说里非常重要。Abosom从至高造物者得到力量,最常在自然领域里与世界连接。祭司服务个人的灵魂并且为人类与Abosom调解。许多相信这些习俗的人会参与每日的祷告,像是将要献祭的酒倾倒出来,意味着向埋葬在地底下的祖先(Nsmanfo)们、无所不在的灵魂供应酒类。

(6)文学与艺术

阿坎族在公元10世纪之前,就已有了冶金技术。随着贸易与黄金的发现,加上技术的先进,同时将红铜和青铜作为造物的原料之一,目前传世有名的像是黄金法码、汤匙与两种容器,kuduo和forowa。黄金法码,不仅诉说历史,同时也是集阿坎族智慧之大成,传承着重要的历史事件与价值观、宗教观等。此外,也可以反映拥有者的社会阶层,因此又有“说故事的铜”之称。

二、阿散蒂王国(阿散蒂联邦)

阿散蒂王国(Ashanti Empire),或称阿散蒂联邦(AshantiConfederacy),是18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1701–1957)非洲加纳中南部的阿坎族王国。阿散蒂原为登基拉邦的藩属。18世纪初(1701)与近邻各部落组成联邦,建都库马西。奥塞·图图(约1695~1717在位)统治时,征服多马和塔福,打败登基拉。奥塞·图图设置了一个金凳子,作为民族意志和国王权威的象征。

阿散蒂王是联邦最高的酋长,是整个联邦的政治和精神领袖。各邦的酋长参加阿散蒂联邦(Ashanti Confederacy)酋长议事会,是平等的一员,阿散蒂王无权处置他们的土地和财产。但他们要宣誓效忠,交纳贡赋,遵守贸易规章,战时要提供一支部队参战。

英国利用阿散蒂联邦的松散联合,挑拨阿坎族各邦同阿散蒂王之间的矛盾,推行分而治之的殖民扩张政策,导致第一次阿散蒂战争的爆发。

(1)第一次阿散蒂战争

1805年,阿辛土邦的两名酋长,不服从阿散蒂王的命令,逃到芳蒂土邦避难。阿散蒂赫内(Asantehene,阿散蒂王)要求交出逃犯,芳蒂断然拒绝。1806 年,阿散蒂与芳蒂之间爆发战争。5月,在距海岸角4英里的阿波拉镇,芳蒂军的主力被彻底击败。两名阿辛酋长逃进英国据点海岸角,英国殖民者立即插手阿坎族的内部事务,承诺“用调解或武力方式”援助阿辛酋长和芳蒂人。6 月15~16日,英军与阿散蒂军战于安诺马布镇的威廉堡。阿散蒂军装备落后,伤亡惨重,未能攻克堡垒。但英军也伤亡大半,指挥官怀特身负重伤,孤立无援,被迫悬旗求和,交出了一名阿辛酋长(另一名逃亡)。

阿散蒂军刚刚班师回朝,芳蒂就掀起叛乱。1809年,派兵攻打阿散蒂联邦的两个重要出海口埃尔米纳镇和阿克拉镇。1811年和1814年阿散蒂两次次出兵反攻,芳蒂正式并入阿散蒂联邦,由阿散蒂派总督治理。1817年9月,英阿双方签订了临时协定,英国承认芳蒂属于阿散蒂联邦。

(2)第二次阿散蒂战争

1822年查理·麦卡锡就任塞拉利昂和黄金海岸总督后,立即准备侵略阿散蒂的战争。5月,一名阿散蒂商贩与英国警察发生冲突,英国警察被打死。麦卡锡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1824年1月,阿散蒂军1万余人由西向沿海推进,英军出动2500人堵截。21日,麦卡锡亲自率500人在邦沙索村河岸阻击阿军主力(邦萨索战役),依托山势,以炮火封锁河面。阿军强渡猛攻,英军大败,仅欧洲籍官兵便死92人,伤187人,麦卡锡受伤自杀。阿散蒂军也付出重大代价。

(3)第三次阿散蒂战争

1826年英国编成一支特种“突击兵团”,吸收大量荷兰、丹麦佣兵参加,并裹胁了大批芳蒂人,发动第三次战争。阿散蒂军在卡塔曼索村先胜后败(卡塔曼索战役)。1831年英国与阿散蒂签订协定,规定邓克拉、阿辛等邦解除对阿散蒂王的臣属义务;阿散蒂不得对贸易加以任何限制;英国确认阿散蒂国家的独立。由于英国的侵略和干涉,阿散蒂的统一遭受了严重的挫折,阿散蒂联邦由盛转衰。

1814年,英国和黄金海岸沿海地区部落酋长签订保护条约,阿散蒂联邦失去它在沿海的大部分成员。1874年2月,英军占领库马西,炸毁皇宫,烧毁市镇后撤出。3月14日签订福梅纳条约,英国强迫阿散蒂赔款5万盎司黄金,放弃登基拉、阿辛、阿基姆、阿丹西和埃尔米纳等地区。1896年英军再度占领库马西,阿散蒂联邦的普列姆佩一世((AgyemanPrempeh,1888-1892在位)等被流放塞舌尔群岛。

阿散蒂人最引为骄傲的王母是雅阿·阿散蒂娃(YaaAsantewaa)。其实,阿散蒂娃并不是阿散蒂王国的王母,而是王国所属的埃德维索(Edweso;Ejisu)酋长国的王母。她大约于1840年出生在埃德维索邦一个以勇猛著称的名门之家。她长期务农,勤劳好施,深得百姓好评,五十多岁时被遴选为王母(Queen-Mother)。在普列姆佩一世国王遭流放时,埃德维索的大酋长考菲·阿夫兰也一起被流放。于是,阿散蒂娃就成为这个酋长国的代理大酋长。1900年3月,在英国殖民当局威胁阿散蒂人必须交出金凳子的时候(金凳子之战,theWar of the Golden Stool),她无畏无惧,挺身而出,奋力抗争,拒不透露金凳子的下落。在英国人得悉金凳子藏在一个叫巴雷的地方,并偷偷派兵来抢夺的时候,她率领族人进行伏击,使英国人的阴谋未能得逞。在英国从其西非的其他殖民地调集大军前来征讨时,阿散蒂娃则率领一支有5000多人的部队,采用正面进攻、侧面骚扰、暗中伏击等多种战略战术同他们周旋。经过九个多月的战斗,阿散蒂娃兵败被俘,也被英国殖民当局流放到塞舌尔岛。阿散蒂娃领导的斗争虽然失败了,但是,她却被加纳、甚至整个黑非洲誉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女英雄。

1902年1月1日,英国宣布阿散蒂为直辖殖民地(保护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