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逯欣心:在“无”上下功夫,有时对人生更有效

 道德经学用 2019-08-09

有一位高考刚结束的女孩,这是她第二次来参与暑期“道德经学用.生命力量研习营”了。与第一次不同的是,第一次是被家长骗来学习的;而第二次是自己主动要求来学习的。

她第一次接触道德经还是因为妈妈,因为她妈妈来过很多次,回家以后确实改变了很多。当妈妈自己收益了,也希望全家都来学习道德文化,共同受益。但妈妈太着急了——回家以后,就抓住她和弟弟读道德经,而且是一遍一遍的读,让她特别不理解,那时很反感道德经!

高二暑假时,妈妈骗她说要带她出国去玩,她很开心!没想到,一下车,结果是来了世界老子道德文化城上课。所以,她特别抵触!当时上课时,很多老师讲到自己的改变,但她一点都不相信;只要一听课,就开始睡觉,往往一睁眼一闭眼一节课就上完了。

有时,她觉得上课无聊,还会偷溜出去。这可苦了她的带组志工,只能顶着大太阳到处出去找。但即使如此,她同组的伙伴和志工还是给了她很多关爱和帮助,从来没有人指责她,其实她内心也是很感动的——但可惜的是,那一次她直到走的时候才明白过来,所以只能带着遗憾,回家去践行道德经了。

她说自己以前身体不太好,总胃疼,身材也很胖。回去以后,开始明白了关注自己好身体也是自己的责任,所以每天在家和妈妈一起练一个小时的道德经养生拳操舞,不知不觉间,身体好转了。但第二年她上高三以后,因为学习太忙,又住校,所以就中断了。她是感受过读经和拳操舞的好处的,所以这次她高考结束,她特别希望回去以后能继续与妈妈一起精进的学用道德经,继续跳拳操舞。

最后,她说:“暑期这次小朋友很多,请大家不要像我以前一样,浪费了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这次机会真的很难得,我们一定要珍惜!”

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时,我们就是过度聚焦在“有”的层面上,抓学习、抓名利、抓硬件建设,而不肯关注“无”——其实,“有”虽然能提供便利,但是只有“无”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所以,读道德经、跳拳操舞,从每天看来,似乎没什么改变;从每月看来,似乎也收效甚微;但从每年来看,从每五年来看,这种关注自己品质、关注自己身心的坚持,就会让我们与别人明显不同;如果从十年、二十年,甚至整个生命进程来看,那将是我们与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了!

逯欣心

2019年7月19日,第506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