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交。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该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 三阴交穴的应用非常广泛,除了可以健脾益血外,也可以调肝;具有安神的功效,可以帮助睡眠。找到三阴交位置,可以经常作为保健按摩、揉按。这样对一些脾、胃的疾病,以及妇科的一些月经不调的病症,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三阴交怎么定位三阴交穴在人体的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取穴时,正坐,除大拇指外的四指并拢,小指的下边靠在内中踝尖上,从内踝尖向直上量取4横指,食指上缘所在的水平线与胫骨后缘的交点处便是此穴。 三阴交穴的3组穴位配伍1、三阴交+足三里 三阴交有滋阴健脾之功用,足三里有升阳益胃之功效。两穴阴阳相配,是治疗脾胃虚寒、气血亏薄的重要方法,是调理虚损类疾病不可缺少的用穴。 临床上也见到胃强脾弱、阳亢阴亏的患者,治疗时,在补阴的同时,也一定要清导,也就是补三阴交,泻足三里,才能取得疗效。 还有阳虚气乏、风温客邪成痹、腿脚麻木疼痛等病证,那就一方面用足三里来振阳气,一方面用三阴交来和阴血,相互配合可以起到舒经理痹的作用,其功效也是非常明显的。 足三里: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2、三阴交+曲池 曲池、三阴交,一阳一阴,恰好互相配对。曲池,性属游走通导,善于清热搜风;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为肝、脾、肾三条经络的枢纽,也是调理血症疾病的主穴。 两穴相配合后,曲池可以入三阴经的血分,故能清血中之热,搜肝木之风,风、热去而瘀自行,血自通。 因此,各种肿痛类疾病运用两穴配合调理,很快就肿消痛止;花柳毒疮运用两穴配合调理,也能消毒平疮。 其他的像风温之痹、腰痛、脚气、瘛疭,以及妇女崩带、瘕聚、经闭等病证,应用此法也可以妙手回春。 曲池穴: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3、三阴交+内关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别络,别走手少阳三焦经,能清心胸闷热,并使热从水道下行。配伍三阴交可以滋阴养血,交通心肾,故内关与三阴交为治疗阴虚劳损的重要方法。 如果下焦一旦亏损,那么上焦的心阳就独亢,骨蒸、盗汗、咳嗽、失血、梦遗、经闭等病证就会出现。内关可以清上焦实热,三阴交可以清下焦虚热,一以和阳,一以固阴,阴阳合和,这样就可以滋养脏腑,化育生命了。 内关: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写在最后三阴交的作用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中医的穴位有很多,作用也很多,但是对手法的需求与理解需要非常的深厚。如果大家有需求,最好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