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安十二时辰》此人从未出场,却并不简单,圣人:他送我的皇位

 火天大有_元_享 2019-08-09

《长安十二时辰》中,曾经出场一位被称为宁王孙的人物。

檀棋为了保护何监不被右骁卫带走,找到何监的学生、李必的同学宁王孙出面保下何监。

甘守诚副手说宁王新丧,圣人对这位宁王孙很是宠爱。

由此可见圣人李隆基,对这个宁王兄长很是敬重。

事实上,宁王在历史中真实存在,李隆基能坐上皇位也是由于宁王相让。

《长安十二时辰》此人从未出场,却并不简单,圣人:他送我的皇位

宁王名李成器,生于唐高宗仪凤三年,是唐睿宗李旦的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长兄。

李成器最初被唐高宗李治封为永平郡王。

文明元年,唐睿宗李旦即位为帝, 年仅 6 岁的长子李成器被确立为皇太子。

但李成器在皇太子的位子上还没有把屁股暖热, 武则天即自称皇帝,下诏废掉唐朝,改国号为“周”。

唐睿宗因此被降职为皇嗣,李成器亦相应地失去了皇太子之位而降位为皇太孙。

长安四年,武则天还政,唐中宗李显重新登上了帝位。

《长安十二时辰》此人从未出场,却并不简单,圣人:他送我的皇位

唐中宗景龙三年,韦皇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杀唐中宗。

临淄王李隆基率领“万骑”羽林军,攻入宫中平息了叛乱。

杀死了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 重新拥立自己的父亲唐睿宗李旦为皇帝。

唐睿宗第二次登基后,在立谁为皇太子的问题上犯了愁。

按照宗法的“嫡长制”原则,理应立长子李成器为太子。

况且第一次自己当皇帝时已经明确宣布李成器为太子。

《长安十二时辰》此人从未出场,却并不简单,圣人:他送我的皇位

但是,此次讨定平“韦氏之乱”却多亏了三子李隆基。

加之李隆基拥有兵权,身边又有一大批朝廷重臣支持。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可能会引起一场新的骨肉相残,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保全。

所以当时的大唐太子之位久久空缺。

这时李成器主动对唐睿宗说:“储副者,天下之公器也,时平则先嫡长,国难则归有功。若失其时,海内失望,非社稷之福,臣今敢以死请。”

唐睿宗非常赞赏李成器主动让位的高风亮节,但却依然犹豫不决。

《长安十二时辰》此人从未出场,却并不简单,圣人:他送我的皇位

李成器见父亲迟迟下不了决心,便“累日涕泣,固辞,言甚切至”。

朝中的大臣们也认为李隆基“有社稷大功,合居储位”,唐睿宗见李成器诚心让位, 十分感动。

又见大臣们拥护李隆基,遂决定立李隆基为太子。

消息传出后, 李隆基“又以成器嫡长,再抗表,固让”。

李成器与李隆基兄弟二人为皇太子之位互相谦让,场面极为感人。

由于李成器立场明确,态度坚决,唐睿宗最终下诏确立李隆基为皇太子。

随后太子李隆基令人制造了一床大被和一个长枕,与李成器等诸兄弟同枕共眠。

睿宗知而大悦。

《长安十二时辰》此人从未出场,却并不简单,圣人:他送我的皇位

李隆基做了皇帝后,还专门命人在兴庆宫西南修建了一座楼,题名曰花萼相辉之楼。

取《诗经·小雅》中“常棣之华, 萼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的典故。

表示兄弟之间的和睦友好,就像花和萼那样相依而生,不能分离。

此楼就是剧中多次提到的圣人观灯的花萼楼。

李隆基做了皇帝后,李成器又毫无怨言地全力支持兄弟李隆基,与之密切配合粉碎了太平公主的政变阴谋。

开元二十九年,李成器因病逝世,享年63岁。文献记载唐玄宗“号叫失声, 左右皆掩涕”,强烈的悲痛使唐玄宗“辍朝三日”。

李成器让了皇帝位,换来手足情。

其高风让帝位的行为,博得了后人的高度赞誉。

【参考资料:《旧唐书》,《长安十二时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