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用植物的思考

 蒲公英春 2019-08-09

关于植物、药用植物、中药,我心中一直有一些疑问。首先不得不感叹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妙,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这些神奇的植物又被勤劳智慧的人们所发现并用于治疗疾病,而这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例证。我们生于天地间、存于天地间、又最终埋藏于天地间。我们的祖祖辈辈在世世代代的生活中汲取了自然的智慧,为我们的生存提供了安全保障。感叹于植物的神奇并善用植物并不只有我们,然而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们用其独特的智慧与丰富的经验将理论与实践融汇于一体,成为一种体系。这便是我们伟大的中医药。我想,这是能自圆其说,又忠于实践的一门学科,怎么会不是科学呢!

南方菟丝子,旋花科菟丝子属植物。作为植物,菟丝子蜿蜒攀附,恶名在外。但其干燥种子确实一味极具药用价值的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菟丝子辛甘,善入肾经,平补阴阳,具有补益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等功效。菟丝子幼芽一旦缠绕在寄主植物上,便展现极强的生命力,生长旺盛。通常寄生在豆科、菊科等多种植物上,对植物有还很大的害处。但有研究表明,菟丝子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帮助不同寄主之间建立起抗虫防御的“联盟”。那么究竟古人是如何从百草中选中它的呢?它的生活状态、形态特征又给了古人什么样的启示?很显然,它适应于自然的能力被我们的祖先所看重,并将它带入我们的生活。

糯米团,来自于荨麻科糯米团属,别名糯米草,小粘药,红头带、糯米藤。全草可作药用,用于消化不良、食积胃痛等症。据报道,糯米团治急性黄疸性肝炎,小儿脾虚久泄,具独到之处。《贵州草药》记载其:“清热解毒,健脾消积,止血。糯米团植物生于草原、稻田边、灌丛中、林中。山谷等溪谷林下阴湿处,山麓水沟边。不知这些功效包含着哪些动人的故事,而它赖以生存的潜能又是如何与我们的身体产生这些奇妙的关系?这或许是在药用成分之外需要思考的事情。

白花败酱,败酱科败酱属植物,中国植物志上记载的名称为攀倒甑。白花败酱因其化成分异戊酸和多种皂苷具有独特的陈酱气和清苦味而得名,是我国的传统救荒野菜。白花败酱在湖南、甘肃、山东、山西等多省地方标准中均有収载,其根、根茎及全草均可入药,味苦,性辛、凉,具清热利湿、解毒排脓、活血化瘀等功效。败酱植物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喜湿润、偏阴的环境。或许正是环境造就了它利湿这一项本能吧。

断血流(灯笼草),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十大皖药之一,是在安徽民间验方中发现的一种良药。《中华本草》収载断血流为唇形科植物灯笼草的全草,夏、秋季采收,切断晒干或鲜用。其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咳嗽、外伤出血、关节肿痛、毒蛇咬伤等,临床上主要用于崩漏,尿血,牙龈出血,创伤出血等。现代药理已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本品资源分布较广,植株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喜光、喜温。不知是什么样的特性,造就了它对我们的身体可以产生如此神奇的医疗效果。

对于中药的神奇之处,任何言语都显得有些局促。我曾经听过北京翟胜利老师讲的中药学,他的取象比类法演说让在场的学员们都置身在传统中医药的精妙与博大精深中。也曾在黄山听过王德群老师关于本草的精妙绝伦的讲说。中药似乎不再存于记忆中亦或是书本中,而是跳跃在山间、水旁、石上,以及每一位执着于中医药传承事业的人的心中。或许中药的成分指标不可靠,可那不也是流淌在植物身体里的”血液和精神“嘛。现代的科技已经很发达了,能够科学的提取一种种成分,并赋予这种成分一个结构、一种功效、一份详细又数据性的报告。可似乎还是不知道植物与我们人类以及其他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自然成就了它们的独特还是自然造就了我们这种完美的”受体“?我们的祖先解释过,现代人也解释过。那么未来还会有更完美的解释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