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家, 座落在那棱角分明的青色巨石上。 早晨的阳光, 闪亮了整个乡间, 也穿过我家木屋的大窗户, 照进我的美梦中, 拨开我惺忪的双眼。 外屋的父母, 早已扛着农具下地了…… ▲上图为私享会顾问俞柏青崖柏抱石作品《早晨的阳光》。 1.「早晨的阳光」作品介绍
在《早晨的阳光》中,我们与记忆中那远离喧嚣、褪尽繁华的“石上人家”不期而遇,它还是曾经的模样,温暖却不浮躁,静谧却不乏灵动,略显沧桑,却并不清冷。 ▲上图为作品正面,早晨的阳光温暖了青色巨石上的农家,也把我们带回了记忆中的乡间老家。 该作品是由中国木雕博物馆国家级木雕艺术研究员、高级工艺美术师俞柏青老师所作的抱石系列写意雕刻小品。 作者将国画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写意”,巧妙的运用于崖柏雕刻创作中,不讲究工细,而注重神态的表现和作者情趣的抒发,将人们关于乡村人家的记忆灵巧地刻进年轮中,留在崖柏纹理中,于回味不尽的意趣中给人以艺术享受。 ▲上图为作品正面局部。作者以粗犷的线条勾勒出精致的石上木屋,小作品展现大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
《早晨的阳光》选材为地道的太行崖柏小根抱石料,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十年寸进,百年雏形,千年成材,聚天地之灵气,沐日月之精华,其型浑然天成,其味香而不腻,是雕刻创作的理想选材。 ▲上图为作品右侧斜视面整体,作者选用崖柏根抱石料进行创作,完美地呈现了洒满阳光的“石上人家”。 作者利用木石结合的特点,顺势而为,展现了“石上人家”的意境,木石比例安排合理,整体协调,凸显美感。 木质部分凭借着作者精湛的雕刻技术,塑造了依山而建的木质楼房,巧借崖柏完整的天然纹理,将记忆中的乡村那原始沧桑感完美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上图为作品正面木屋特写。崖柏的天然纹理与大师的精湛雕工完美结合,浑然天成。
▲上图为作品左侧斜视面整体。 ▲上图为作品左侧面整体。 ▲上图为作品正背面。 ▲上图为作品右侧俯视面。 ▲上图为作品正底面。 ▲上图为作品正背面局部。 ▲上图为作品正侧面木屋特写。 2.「早晨的阳光」作者介绍 ▲上图为私享会顾问俞柏青在进行雕刻创作。 【个人简介】
【代表作品】
“我觉得我们多数人是从农村出来的, 对乡土的情怀是很深刻的, 也包括我。 我们对老家的房子、老树等 都有很浓的情怀。 我通过作品把它呈现出来 是为了怀念, 同时也让现代的年轻人感受 我们老一辈的生活环境。” ——俞柏青 想收藏俞柏青老师这件充满趣味与回忆的小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