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脐疗方

 图书 馆员 2019-08-10

脐疗方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1: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
天麻或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
2;胃气不足。
方法: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固定;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
3;肚脐敷药治疗鼻炎
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自汗,盗汗,遗尿 用药物敷脐,通过神阙穴调节心肺肾之阴气,泄阴火,固阴精,使心肾相交,虚火下移,营卫调和,腠理固密,汗出自止。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又方五味子、五倍子各100克,共研细末,加白酒适量调匀,敷于脐中,热敷,每24小时换药1次。
肾气不足阴虚手足热:盗汗:女贞子,益智仁打成粉,贴于肚脐。(万家灯火瑶医教授)
5;失眠
 取五味子、远志、石菖蒲各10克,枣仁20克,红药3克;或三七、丹参各10克,石菖蒲、远志、硫磺各20克,红花6克,共同研成细末,均用40度白酒调成稠膏状,每晚换药1次。
桑葚子煮汤。还可用归脾丸,贴在肚脐上。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千年陈樟3克,沉香3克,首乌5克,朱砂3克,莲子打成粉或打成泥,黄酒调匀,带须根大葱,温贴于肚脐。
心肾不交导致失眠: 腰部以下总感觉发冷,心烦意乱,手心发热,口干舌燥,睡不好觉,交泰丸敷肚脐眼将适量的黄连末和肉桂末用蜂蜜调和为丸药,敷于肚脐里面,每天晚上,将一丸药塞到肚脐里面,每晚换药1次。一般情况下,三天就可见到效果,再用四五天,坚持一个星期巩固疗效。
6:寒热两邪通吃

 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夏天天气炎热,吃生冷寒凉的瓜果、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
  7:前列腺肥大:
  白胡椒细辛各15克,研粉每次取药3克敷于肚脐处,外用麝香风湿膏盖上,3日换一次,10次为1疗程,后停2天继续1疗程,本方对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漓难解而无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
 取大黄10克,黄柏10克,土茯苓15克,蒲公英15克,乳香6克,川牛膝10克,炮山甲10克,王不留行10克。上药共研细末,以30%二甲基亚矾适量调成软膏,装玻璃瓶备用。
  8: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用附子、细辛研磨成细末,加姜汁调成膏状外敷肚脐。附子性卒热,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细聿性辛温,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功效。凡辨证属于阳气虚弱、真寒假热、上热下寒的疾病,都可以用此法来治疗。糖尿病本病后期易出现四肢疼痛水肿、僵硬拘挛等表现,每到冬季则症状加重痛苦难忍。用以上药物敷脐治疗,每次12小时,2天1次。
  9;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及疼痛
  肛泰贴剂:其药物成分为地榆(炭)、五倍子、冰片、盐酸小檗碱、盐酸罂粟碱等,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之效,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及疼痛。肛泰贴剂需外用,洗净脐部(神阙穴,即肚脐眼)周围皮肤,擦干,然后将贴剂胶布撕开,将药片对准脐部粘贴牢固,一次1片,一日1次。
10:治疗高血压:
吴茱萸敷肚脐,引火归元,补养脾阳,川芎和吴茱萸各30克,打成细末,每次取5克左右。
 又方川芎20克、白芷20克、冰片2克.共研细末,把药棉摊成薄片,取2克左右药粉,滴上几滴醋,不用太湿,包成一团,用最薄的一面,贴在肚脐上,每天换一次,连用几天。
吴茱萸10克,川芎5克,白芷15克,王不留行15克。共研末,加浓茶汁调匀,敷于脐部,
吴茱萸10克,川芎10克,辛夷10克,冰片5克,共研细末。取散粉5克纳入脐中,3天换药一次。
11:慢性病防治:
 防风、黄芪、肉桂各等份,酒精消毒,趁湿填入药粉0.5克,5~7次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敷脐2~4个疗程。
 对失眠者可用珍珠层粉、丹参粉、硫黄等混合敷脐;慢性肾盂炎,用胡椒7粒,麝香0.6克研末后将药粉敷脐中,外盖胶布,10天换药一次,连敷3次,可使小便恢复正常。肝硬化腹水用利尿药无效时,可用芒硝60克、肉桂粉6克和匀敷扎脐部,能使小便量增加而腹水减少。高血压患者用朱砂6克,醋制白矾10克,降香6克混合研末敷脐,能使血压下降。小儿夜间遗尿,取7厘米长连须葱白3根,硫黄30克,共捣泥,睡前将药敷患儿脐上,用纱布覆盖,8-10小时后去掉,能防止小儿遗尿。
  12:治疗偏头痛:
上药研末,置于神阙穴(肚脐),再以伤湿止痛膏封闭
  13便秘:
  大黄,玄明粉,生地,当归,枳实各30克,陈皮,木香,槟榔,桃仁,红花各15克将上药研成细粉,每用20克用蜂蜜调成膏贴肚脐2天一换,又本方有很好的泻下通便的作用,如果是气虚可加党参20克。
便秘:1)大黄片方取本品2粒研为细未,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适用于便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心烦,舌红苔薄黄,或黄燥,脉滑数等。
  2)补中益气丸,研为细末,敷于肚脐孔处,每日换药1次,连续7~10次。可温阳益气。适用于大便不一定干硬,或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面色恍白,神疲肢倦,舌苔淡白,脉虚细等。
小孩便秘:
  黑白丑4克,甘遂4克,大黄4克。碎粉用黄酒调匀。带须根大葱,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3-4小时,每日2次,(万家灯火瑶医教授)
14鼻窦炎:
 艾叶和白酒捣成一厘米厚,三厘米宽的圆糊饼状,贴在肚脐上,不过十来分钟,鼻窦炎一般都是元气不足,寒凝鼻窍所致,而艾叶理气逐寒,通过白酒助力,定能把寒气驱散,恢复元气,对风湿,脾虚寒等症有特效。不过有一点便秘者不宜。
:鼻炎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处方: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15:寒性体质
  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放在肚脐,寒性体质,脸上长青春痘,痛经,腹泻,腰疼,喜好出汗的人,脾肾阳虚的人,常常感冒的人都可以一试。
16:治痛经:
  取肉桂、炝姜、茴香各15克,研末,用米醋或黄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连用5~7天,痛经可愈。
 又方肉桂10克,吴茱萸20克,小茴香15克,共研细末,酒调敷脐上,热敷。使用几次后便可治愈。
17:治月经不调:
  取当归30克、红花15克、月季花15克,用茶叶水调,敷脐部。每次在月经之前1天敷脐,连敷5~7天,至月经干净为止。此方对少女月经不调疗效最好。
18:心肾不交,肚脐敷贴交泰丸
  《韩氏医通》下卷,主要成分是黄连和肉桂,黄连苦寒之药,而肉桂性热、温补,黄连苦寒以清心火,肉桂辛热以温肾阳。黄连性寒,肉桂性热,将二者调和敷在肚脐里面,能够清心火,温肾阳,是治疗心肾不交的绝妙处方。交泰丸敷肚脐眼将适量的黄连末和肉桂末用蜂蜜调和为丸药,敷于肚脐里面,可使阴阳相接,心肾交合,所以取名为交泰丸,是自古以来治疗心肾不交的首选方药。每晚换药1次。三天就可见到效果,再用四五天,坚持一个星期巩固疗效。
19:早泄
  露蜂房、白芷各10克,共研细末,醋调成稀糊状,临睡前敷肚脐(神阙穴)上,每天或隔天敷药1次,连续3~5次,一般用药5~7天可愈。有补肾固精、收敛止泄之效。《临床上可配制辛香液(丁香10克、细辛6克、乙醇100毫升,浸泡3天)用棉签蘸侵出液在性交前1小时涂于龟头及冠状沟部,以降低末梢神经感性,提高性交时的射精阈值,从而起到延缓射精的作用》
20:咳嗽气粗,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黄,舌苔薄黄,脉浮滑。
  麻黄10克,杏仁9克,生石膏15克,甘草6克,有痰很黏稠的,属火,用贝母研沫贴肚脐。有清痰的,属寒,用川贝研沫贴肚脐。空腔咳,用覆盆子或女贞子或山药研沫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21:天冷不用愁中药敷脐暖身有奇效: 
花椒1g、胡椒4g、研末;又方花椒10克白胡椒60克肉桂20克附子5克炮姜10克陈皮5克;药末撒在神阙穴,在用(麝香虎骨膏)贴上。贴一次7天左右有效。
治疗手脚冰凉、怕冷的偏方: 1克花椒粉、4克胡椒粉混合后拌匀,取适量填肚脐里,外用风湿膏固定住,三天换一次。也可以用适量黄酒调匀,搓成丸放肚脐里,此方老幼皆宜,而且对肠胃不好也大有益处。

22:利尿

  用田螺肉4个、大蒜(去皮)5瓣、车前子(研末)10克,共捣如泥,做饼敷脐敷药8小时后去药,每日1次。此法可以利尿,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一般3次可收效。
23:中药敷脐外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麝香1.5克;龙骨、虎骨、附子、雄黄、乳香、没药、胡椒、小茴、青盐等分为末。将麝香入肚脐中,外用药末放麝香周边做圈围住,用槐树皮灸一百二十壮,中间不时的须换槐皮。

24:治小腿肿:

  细辛粉末9-15g,和水或蜂蜜调匀成糊剂,贴于脐部,伤湿止痛膏固封,当天消肿。
25:前列腺炎:
  可以缓解因前列腺炎所导致的疼痛。还可以用于治疗冷凉腹痛,小儿腹泻,男女老少都可以使用,没有副作用。一个贴敷在肚脐上的小方子丁桂散:丁香0.3克。肉桂1克研粉(1:3)加食醋拌用手捏成团,贴敷在肚脐上,固定.冷天7-8小时,热天3-4小时(每天一次,一般贴一周)
 小孩腹泻黑枣捣糊贴肚脐眼:除了发烧,小孩子还容易腹泻,这时候,可以把黑枣去核,捣成糊,贴在肚脐眼上,一晚上就有效果。如果是肚子痛,就拿胡椒粉和成糊,点上些醋,捏成小饼团,贴肚脐眼上。
26:水肿:
  对于一些久病不任克伐者,或汤药难进者,用药物贴脐治疗有预想不到的效果。杜氏根据脐乃人体出生前摄取天然清气和水谷精微,排泄代谢产物之通道,皮内血管丰富,通透力强之理,用制甘遂、冰片各6克,研细为末,填脐,外用麝香追风膏固定。用于治疗因心力衰竭而引起的下肢或全身浮肿,正气极虚而邪气炽盛的危重症,收到满意效果。认为该法能调达气机,使紊乱的升降出入功能恢复正常,水邪得去而正气不伤。
27:治疗肝硬化腹水:
  用麝香温脐散(麝香0.6克,阿魏、硼砂各6克,白酒500毫升,猪膀胱1具)外敷脐部,方法是将上药共研细为末,与白酒同放进猪膀胱内,用细线扎紧外敷脐部,固定3天即可见效。共治疗肝硬化腹水15例,其中14例显效,1例无效。
28:薄荷脑敷神阙,人就不会脾胃阳盛:
  多年的便秘和失眠,说话有口臭,脾气急。这是典型的脾胃阳(火)盛我就教了她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我让她买50克薄荷脑,研碎,每次取适量用纱布包好,填入肚脐,再用胶布固定。在填薄荷脑之前,先要把肚脐洗净。每三天换一次。这样,口气就会慢慢变得清新。
29:尿道发炎无法使尿排出
  取蚯蚓两条,与少许食盐捣碎贴敷脐部,很快通尿。小肠火、肚脐敷盐来按摩!(急性尿道炎)
  小肠火、肚脐敷盐来按摩!(急性尿道炎),用自己的唾沫拌食盐,湿后放肚脐用手指转圈按摩,一分钟时间,症状就消失了,很灵验。小肠火就是尿急、尿频、尿时疼痛不舒服。
30:治疗女性血瘀:
  把生姜捣碎,与黄酒调和,用膏药贴在肚脐上,可以治疗女性血瘀。注意贴膏药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刺激皮肤。:血寒:少女宫冷血寒,婚后女人寒风袭宫。都用肉桂、牛膝或熟地熬水热敷,或研沫贴肚脐。
31:胃疼:
  香附5克,吴茱萸5克,金耳环5克,没有可用(细辛6克),带须根大葱,用法:碎粉用黄酒调匀,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3-4小时,每日2次。(万家灯火瑶医教授)
32:胃下垂:
  吴茱萸4克,黑附子4克,升麻4克,生姜。用法:碎粉用黄酒调匀,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2-3小时,每日2次,早晚。(万家灯火瑶医教授)
33:肿瘤:(肺癌)
  白芥子5克,胆南星5克,僵虫5克,杏仁5克。用法:碎粉用黄酒调匀,(用棉球吸饱药。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3-4小时,每日2次,(万家灯火瑶医教授)
34:小孩尿床:
  硫磺4克,益智仁4克,带须根大葱,用法:碎粉用黄酒调匀,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2-3小时,每日2次。(万家灯火瑶医教授)
遗尿病: 白术、白芍、白矾、硫磺、甘草各等份,上药共研面葱汁调糊,敷于脐上3-5日再换一次。
35:治疗胃溃疡:
  海螵硝4克,一点血4克,水田七4克。带须根大葱,用法:碎粉用黄酒调匀,温热后贴于肚脐,用胶布固定,贴3-4小时,每日2次。(万家灯火瑶医教授)
36: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黄芪、五味子各10g,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37;治阳痿:用阳起石研沫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吴茱萸30克,细辛10克,共为细末.加温水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于脐部,晨起取下。治疗期间忌房事。
38:尿毒症:

新鲜牛胆汁与荞麦面和匀,敷在肚脐神阙穴上,3次而愈。

39:婴幼儿拉稀:

婴幼儿拉稀久治不愈,可把鲜姜剁成碎末,放在一块药布上,贴在肚脐处,屡试不爽。
40:糖尿病:
金匮肾气丸水调为膏贴敷于脐下。具有温肾补阳的功能,用于肾阳虚证糖尿病患者。山茱萸具有降糖作用。用1只牛苦胆汁将荞面10克调糊状,(放冰箱储放)贴在肚脐上,用胶布固定好,每日换1次,约30天。
41:尿频尿急用花椒热敷肚脐:
准备一点大粒盐、花椒和大料,把它们放进微波炉里热一下,然后取出用纱布包好,以能承受的温度热敷在自己的肚脐及关元穴(脐下3寸)处。只要长期坚持,许多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都会得到好转。
42:脱肛、脱垂、疝气:
五倍子人参或黄芪熬水用毛巾沾湿热敷把药研沫用膏药贴肚脐。
43:痔疮:
五倍子(大剂量)、黄芪、茄子根熬水热敷或洗痔疮部位研沫做成药丸用蜜蜡作糖衣,或用朱砂做衣,直接口服,作用在直肠,效果显著。
44:五更泻:
天亮鸡叫去厕所,水土湿润、脾盛阳虚。用山豆根、白头翁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71:肝气胀满:
肾寒、肝火盛。用陈皮、青皮、沉香研沫贴肚脐或熬水热敷。
45:小儿厌食:
有虫子的。用使君子炒熟,十五岁前儿童用实际年龄加一粒,口嚼。不许喝茶,喝茶解药,不许吃大油即肉制品。
46:青春痘:
用菟丝子炒熟,一部分研沫贴肚脐或热敷,一部分洗脸。
47:膀胱炎、前列腺炎、泌尿系统疾病、轻度淋病:
用车前草(顽固病症用车前子)、金银花、菊花、木贼熬水热敷,烫肚脐,但不能烫出泡。
48:感冒一贴灵
[药物]麻黄,香薷各15克,板蓝根,蒲公英各10克,桔梗12克.麝香止痛膏贴敷固定,勿令药粉漏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