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老照片】--2495--清末成都老照片:生活安逸,街头有卖彩票店铺

 泊木沐 2019-08-10

这一组记录清末成都城市面貌的老照片,由美国人张伯林拍摄于1909年4月。另外,本文参考傅崇矩于1909年完成的《成都通览》一书,图文结合,局部还原清末成都的社会生活。

清末成都东大街店铺林立。

成都鸟瞰图。

傅崇矩的个人经历也能反映成都的社会状况:1900年创办成都第一家公众阅览室;创办《算学报》、《启蒙通俗报》、《通俗画报》,成为省城报刊界“权威人士”;1905年开店卖彩票,几乎倾家荡产;1906年开厂子造黄包车,又赔钱;1908年从日本带回电影放映机,在图书局放电影每人收费2角。

成都热闹的大街,道路很干净,街上有“分售彩票处”。

成都市民的私家庭院。

傅崇矩介绍,清朝根本没有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他对该城的人口构成作了详细分析:湖广占25%、山东占5%、陕西占10%、云贵占15%、江西占15%、安徽占5%、江浙占10%、广东广西占10%、福建山西甘肃占5%。

成都的街景。

《成都通览》记录了当时成都地区1328种川味菜肴,如“陈麻婆豆腐”、“椿芽白肉”、“回锅肉”、“宫保鸡丁”等等。但里面却没有现在流行的鱼香味菜,说明鱼香味菜是1909年以后才出现的。

成都城内的粪便运往城外。

清末成都有30万人,《成都通览》记载为人“装水烟”的从业者竟达1200多人,可见烟客之多。书中还记载那时成都有茶馆454家,理发店有619家,收荒匠714家。避虼蚤、避臭虫、逮耗子等,都是有专人从事的行业。

成都老皇城附近的街景。

成都市民口头常说的方言,有“打胡乱说、帮硬、乡坝头、撇京腔、昨前两年、扯些壳子、买相因、摆龙门阵、耳巴子、划得着、收荒、毛了”等等。成都的朋友们,这些词汇,今天还在使用吗?

站在成都城墙上俯视城外的乡村。

傅崇矩记下了成都街头常有的诈骗手段“闷烟”,即陌生人主动攀老乡说同路搭讪混熟,使得带有钱财的人放松警惕,递上闷烟昏睡不止,趁机盗取钱财逃跑。类似的诈骗技法,21世纪还有的吧?

成都郊区的乡村风光。成都平原土壤肥沃,庄稼长势良好。

成都的满城。

满城位于成都老城区西部,是清廷为八旗兵及其家属专门修建的“城中城”,满汉之间被隔离开。清末时期破落的旗人子弟开始偷偷出城,想办法谋生;城外的汉族人也可以偷入满城之内,做旗人的生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