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注释: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现存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昔:从前 闻已:听罢 更:改变 益:增加 既:已经 所以:表原因 缘:因为 尚尔:尚且这样。 空:空口 薄暮:傍晚时分 薄:靠近,迫近 具:准备好,准备 口爽:口味败坏 爽:伤害 译文: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到了别人家里,主人便请他吃饭,这人觉得主人的莱淡而无味。主人听说后,便加了些盐。加盐之后菜的味道鲜美,这人便想:“菜的味道鲜美,是由于加了盐,加少许一点儿便这样好吃,多放些岂不更好吃吗?”这人真是愚蠢到了极点,便不要菜,只吃盐。空口吃盐吃得口味败坏,结果反为盐所害。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主人与食 (2)更为益盐 (3)缘有盐故 (4)便空食盐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先做题再看答案 1.(1)给(2)增加(3)原因(4)吃 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就空口吃盐。 3.做事要把握尺度,不能走极端;认识事物不能一知半解。(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