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来详解为什么萧规突然臣服于皇帝又突然反悔

 文中未提及 2019-08-10

剧中台词,皆如圣人之话,需仔细斟酌,方可知晓其中意味。

我们来复盘当时的场景。

仔细看图——

登花萼楼后,萧规这几句话有三层意思。

首先,“我是萧规,安西铁军第八团的旗手”,这是自报家门,姓甚名谁,单位职务。说剧情太扯皇帝怎么知道眼前这是萧规的,可以撤了。

然后,“我死去的老哥们们,托我来跟圣人聊聊天”,这是表示此行目的——为第八团讨说法

再然后,“各位使节,今日事与你们无关”,这是阐述计划——不是来砸场子的,不打算胡乱杀人,只想跟皇帝说清楚

另外,通过此处还可以再深入理解萧规的内心。萧规并不想让这次行动伤害他国使节,表明他不想引战。萧规如今这样做,只为解决内部矛盾——表面上是为第八团兄弟报仇;实则是为第八团正名,要让天下人知道谁在保家卫国、谁在陷害忠良;更深层次的,他认为若大唐再这样下去,会失去人心,会令大唐衰败,而国家一旦衰败,又会引来无数的争战,更多的百姓将陷入水火之中。

如果这个层面的人物心理想清楚了,再往下看,便不会觉得突兀了。

仔细看皇帝的反应——

皇帝此话,两层意思。

一,“你要告御状‘,表示明白萧规此行目的——揭露奸佞小人行为、为忠善之辈正名。这里也可看出皇帝谈判智慧,大敌当前临危不乱,即便萧规带着刀枪,但从一开始就给对方进行心理建设——你不是为了杀我,是为了向我告状,让我给第八团一个公道。

二,“朕,愿意听”,表示接受萧规的计划——给萧规讲述的机会。这里可看出皇帝把握事态之准确,硬打无用,在交谈中才可真正收服萧规,如此自信,可见皇帝早已做好准备。

接下来,就到了最有争议的部分。

皇帝当众说出第八团的名字——

然后萧规,开始落泪——

“你怎么知道”。这句话,太,关键,了。

萧规心思缜密,行动前一切可能都想到了,只是万万没想到一开场,皇帝竟然知道第八团。而他所有的预想,是皇帝不知道,他要怎么做。

所以,皇帝从一开始就占了上风,打乱了萧规的节奏,也就有了之后看似难以令人理解的行为。

“你坐在这高楼里,你怎么会知道我们这些在边关为你卖命的人。”

萧规此时哭得像个孩子,如此直白地说出这句话。这表明,他从来认为的是——皇帝高高在上,根本看不到他们这些渺小的蚍蜉。而此行的核心,恰恰是因为皇帝不知道,萧规想通过这种方式让皇帝知道。

萧规从一开始以为的,就是错的。所以,他崩溃了。

接下来请欣赏谈判教科书——

皇帝的话,先给萧规解开三大心结。

一,“我当然记得,我的兵为国家捐躯了,我怎么能忘呢“,表明——皇帝认可第八团的战功。请注意,不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作为一名士兵,能够被最高将领认可都是最崇高的嘉奖。萧规想让皇帝知道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

二,“不止我知道,整个大唐都知道,因为你们是英雄”,表明——大唐认可第八团的战功。萧规此前说过,让闻染把他们的事迹传下去,就是因为他想让整个大唐都知道。萧规想让大唐知道的第二个目的,也达到了。

三,“虽然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皇帝开始拉拢萧规,表明——知道第八团受了委屈,站在萧规这一边。 “你们的主将盖嘉运…我依旧把他给罢免了…朕为第八团讨个公道”,表明——皇帝不仅知道,还早就帮你们讨回公道。萧规想让大唐还第八团公道的第三个目的,又达到了。

以上为破坏萧规原有的信念,接下来开始重塑

第一步,皇帝说罢免盖嘉运是为第八团讨回公道,此处意为——我帮你们,你如今竟还如此误会我,我心寒啊!这是令萧规生起愧疚之心。

第二步,萧规全部目的已经达到,人都是这样,一直追逐的事情都已经实现,自然就放手了。所以,皇帝抓住机会,赶快以帝王之姿呼唤自己的士兵——“第八团旗手萧规”。这是使萧规明确自己身份。

萧规重新做回了皇帝的一名士兵,皇帝更厉害的来了。我们继续看。

第三步,“不要再伤害其他人,朕赦免你的罪,只要你给朕道个歉”,表明——萧规此行有罪,要认罪,然后被免罪。萧规明明是来向皇帝兴师问罪的,问到最后,反而是自己的不是了。这是令萧规感恩皇帝恩德。

第四步,“佳节期间到人家家里来,扰了人家吃饭赏灯,道个歉是应该的,大唐百姓,这点礼仪是有的”,表明——法律层面约束完毕,上升到道德层面。皇帝能看到萧规内心深处是希望大唐好,而不是破坏大唐,利用萧规这种心理,告诉萧规作为大唐子民,如何做才能生活地更好。这是让萧规有归属感。

至此,皇帝成功洗脑萧规。

萧规,放下武器。

皇帝说了那么多,最后萧规只说了这一句,“还望圣人,庇佑海内万民”。

这,是萧规的核心所在。

而我写此篇的核心,也终于到了。

我要为萧规正名。

萧规,不是变态的恐怖分子,不是乱杀无辜的恶魔。

有人说,“萧规哭是在演戏”、“萧规不会被皇帝感动”。

我要说,萧规绝不是在演戏,萧规哭也不是被感动而哭。

还记得来之前萧规与张小敬在一起时的一个动作吗——

这是萧规在问张小敬还记不记第八团的回忆。

张小敬做了他们第八团的仪式动作。

萧规眼睛瞬间不适,迅速看向远方,并做了吞咽动作。

我们一直说演员的演技,演技体现在哪?细微之处。别的不说,单就这一处,周一围处理得够用心。一个极其细小但恰到好处的动作,能够让人了解到人物的内心世界。

此处,是萧规在上元节这一天中第一次表现出深情的一面,与此前的冰冷大不相同。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第八团。

看到张小敬,看到这个动作,他想起第八团那些死去的兄弟们,那是他内心最脆弱也最纯净的部分。

萧规这个人物独具魅力,因为他聪慧过人,因为他果断决绝,还因为他,重情重义。

萧规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别看他在烽燧堡因为旗手的身份常常独处,别看他在上元节当天像一个恶魔,但其实他是一个有大爱的人,他太爱身边的人了,他太爱大唐的人了。战役结束后,所有人都跑了,只有他回去寻兄弟们的尸首;这十年中,很多人都过上了自己的生活,只有他每年都去祭奠;十年过去了,安稳的日子过得久了很多人都要忘记了,也只有他依然想着要报仇。

我们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君子是什么人,君子非常人。萧规,非常人。萧规爱憎分明,他有大爱,才有大恨。他为了实现他心中的大爱,不惜舍弃眼前的小爱。他不在乎皇帝的性命,不在乎长安百姓的性命,他不在乎这一天死去的兄弟,甚至不在乎闻染的死,不在乎张小敬是否也会死,他都要做下去。

他为什么突然臣服于皇帝了,就是因为他发现皇帝知道这一切,他以为皇帝是爱民的,皇帝和他想得一样。所以最后他说要让圣人——庇佑海内万民。

萧规哭,不是演戏,更不是被感动。常人若是被提及故去的亲人朋友,尚且不能自持,何况萧规这样看重情谊之人,何况这些是跟他经历了生死磨难的战友。

他是真的为逝去的战友悲痛哭泣,在这样的场合下,那些名字被皇帝一个一个念出,他怎能不哭?

他也真的是没想到皇帝会知道,他一直以来所追求的东西,在那一刻,崩塌了。没有了保护壳,放下了一切的仇恨,把内心最深处的情绪淋漓尽致的释放。

我很少看国剧,但这部剧看得值,就是因为它人物刻画立体、真实。好人不尽好,坏人不尽坏。

此剧也尽可能体现出,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纠结,有徘徊,有把握不准的时候。萧规已经很好了,他信念坚定,做事果断。但他也是人,在自己最在意的事情上,在面对最强大的敌人时,也不经意间被蒙蔽了。

只是,皇帝忽略了萧规的强大。收服萧规没超过半分钟,自己又给破了。

还记得此前萧规和李必说过的话吗?仔细看——

就是这个“神”,犹如薄荷叶一样刺激了萧规。刚刚皇帝所说的“神”,完全中了此前萧规的猜想。萧规筹划太久了,他什么都想到了,连射箭前皇帝内心想法都想到了。

而刚刚的小插曲,他哭,他崩溃,只是因为一个环节——皇帝知道他们,这一点是他没想到的。

但是当皇帝亲口说出自己是神,看萧规的反应——

先是惊讶、茫然,然后,绝望的笑了。这一次,他对皇帝彻底绝望了。

他是在耻笑皇帝,也笑自己,刚刚竟然信了。

从这一刻,萧规又回到了此前那个萧规,一切,又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武器放下了,再次拿起来。

也意味着——自己的信念崩塌了,又再次重塑。

此外,这里穿插着剪辑鱼肠与张小敬,也是有深意的——

鱼肠是最懂萧规想法的,借她之口说“以皇帝不射出箭”评判,也是证明。

毕竟,葛老说,看一个人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只要皇帝射箭,就还是那个自诩为神、不顾天下人的皇帝。

自此,我完成了我为萧规的正名,或许你依旧不信,也无妨。

我也只是为了自己,自二十三集起,便被萧规这一角色深深吸引,我也是为我自己正名。

附加一点。

我说我被萧规这个人物吸引,但我从来没说,我支持他的选择。

到底什么是对的?萧规杀了一个皇帝再换一个,大唐以后就肯定能好了吗?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封建时期,朝代都是要经历兴衰的。唐发展到后期,走向衰败也是必然。帝国的弊病,此题无解。萧规的理想,只能待到千年之后,后人帮他实现了。

我们每个人在历史的长河中都是渺小的一瞬,既然我们无法掌控世界,反而不如像张小敬一般,做好眼前事。

我近年来有一个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团队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错误,那绝不是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是每个人都有失误。每个人,如果都能做好自己的事,就不会出问题。

就像长安中,皇帝做的明明不够多,却说朝臣不分担,朝臣明明没有完全做好,却说皇帝无为,士兵明明就该坚守,却因无人相助就想跑,将军明明应该保护士兵,却为了一己私利欺骗人心……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都容易还没做好自己份内的事的时候,就去埋怨他人。

所以,更体现了慎独的意义。

人活一世,见各种人,遇各种事,一切都会逝去,此生能长久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别人是否对的起你,有时候没那么重要,最最重要的是,你是否对得起自己。

此外,到了后期,很多人说剧情崩了。

我恰恰相反,我反而越看越细,越看越觉得值得看。

为什么有人觉得后边崩了,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只看了剧情走向,忽视了细节,更忽视了人心。心理建设没做好,到后边无法接受。地基没打好,到了上边,摇摇晃晃,什么也看不清楚,一片混乱。

那种感觉能在剧中找到,就跟长安看花灯的百姓一样,只想着看花灯,花灯刚立起来,觉得很漂亮;花灯开了一半又不开,以为后边有惊喜;花灯突然炸了,不知所措;花灯不再炸了,又一脸蒙:这什么情况?花灯没做好!

花那么长时间做的灯,最后怎么炸了?

花那么长时间看的剧,最后怎么崩了?

长安百姓的疑惑,同看剧人一样。

你不知道这一天中,这十年中,别人都经历了什么。你什么都没看到,只看到崩。

在此说明,我为了不是争辩,是为了分享。既然花时间看了,谁都不想白看。

可若是觉得剧情有问题,不一定就真的是剧情有问题。

换个角度去看,有可能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仅以此篇,献给二十三集那个,萧规。

我很啰嗦,若你能看至此,我已深感荣幸。

附我的《长安十二时辰》全部观剧感受,链接: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359938/

每个人此生都在为自己所信活着(持续更新中)》

此文十分冗长,全部是扎扎实实的自我感受。

我很自私,为自己记录。

你若看到,欣慰至极。

望多年以后,我们还可再忆长安。


跟进。

第二篇,萧规其人详解。

实打实的整理。链接: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48180768&dt_dapp=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