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公元761年),字摩诘,祖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年间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他的前期诗作多以边塞为题材,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后期诗作以山水、田园诗为主。写景状物,意境清幽,色彩鲜明,在盛唐诗坛独树一枝,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兼工书画,通晓音乐。人称他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诗深得代宗皇帝李豫的欣赏,称为“天下文宗”、“名高希代”。在当时王维的名气高于李白和杜甫。
最近又重新阅读了王维的名作《相思》,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反复吟咏,细细品味,颇有所感。这是一首清新通畅的咏物诗,咏物寄情,意在借咏物而咏人,寄以相思之意。
红豆产于岭南,果实形如豌豆而微扁,颜色殷红。相传古时有人死于边地,其妻悲恸欲绝,哭死于树下,故又叫相思子。因之,红豆遂成相思或爱情的象征。
这首诗用语质朴平易,明白如话,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其特点是字字扣住红豆来写,又句句不离抒发相思情意。真可谓言简意赅,语短情长,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是古典诗歌中咏物诗的杰作。下面我把它试译为自由体诗:
红豆啊/红豆/
它生长在南方日月悠长/
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
发出几条新枝焕发了模样/
我劝你多多采摘呀/
它能寄以无限深情厚望/
这红豆最能激发情感/
勾起对相思的联想和惆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