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瘀血体质自鉴自救指南

 369蓝田书院 2019-08-10

说起瘀血,很多朋友会心中一阵紧张,在“肾虚”“湿气”的流行词之后,大约“瘀血”就是最令人闻风丧胆的了。当然,瘀血不是人人都有,怎么才能看出有没有瘀血呢?有没有便捷的方法?古人云“望而知之为之神”,我们通过看,可以看出个八九不离十。技巧见下:

第一是看脸:平素面色晦暗,肤色暗沉或皮肤有色素沉着,易出现瘀斑瘀点。这说的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当然,有一些朋友还会出现更加严重或者特殊的表现,比如看到眼眶皮肤暗黑,鼻部肤色暗沉,发易脱落,肌肤干涩等。

第二是看嘴唇:口唇色紫暗。

第三是看舌头:舌质暗伴有片状瘀斑或瘀点,舌下静脉迂曲扩张。

第四是切脉:脉象细涩或结代。

瘀血是怎么产生的呢?

有些人体内的瘀血是先天遗传因素造成的,这个没办法。但更多人是由于后天因素造成的。比如跌打损伤、外邪、饮食起居等等。

(1)跌打损伤:这个最容易理解。跌打损伤如若救治不当或延误失治,导致恶血停留于体内,阻碍气血的正常运行,引起瘀血。

(2)外邪致瘀:寒邪主收引凝滞,血遇寒则凝,气血运行迟缓,如长期、反复经受寒邪刺激,影响到气血的正常运行导致瘀血体质的形成。而反过来,如果遭遇热邪,也会造成瘀血,热邪为阳邪,火热之邪入血可煎熬血中津液,血液聚而成瘀。

(3)饮食起居:食物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需品,食物也具有属性归经。五味能养五脏,五味调和,能够维持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相反,五味偏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失调,必然导致气血津液的偏颇,作用于人体可影响体质的偏颇。尤其是长期对某一类食物的嗜好,会引起脏腑属性的偏颇,从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这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酸味,具有收敛固涩之功,过多食酸容易引起血液凝滞,气血运行不畅;甘味,质地滋腻,过食甘味容易滋生痰湿,导致痰凝血瘀。

(4)情志因素:情志因素的致病特点为扰乱脏腑气机,影响脏腑经络气机,从而导致气血阴阳失调。如肝为刚脏,为女子之先天,其体阴而用阳,生理特性主疏泄,若肝气疏泄不利,肝气郁结,则气不行血,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易凝痰生膏脂,另外,气郁容易化火,火热煎熬体内津液,血液质地稠厚。

(5)久病致瘀:疾病迁延日久不愈,影响脏腑气机功能,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滞,从而形成瘀血体质。

(6)年老致瘀:体质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但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缓慢变化,这种变化贯穿于生命的始终,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体质特点。

(7)产后致瘀:瘀血体质为女性产后常见的体质之一。

瘀血的调理

瘀血的调理,往往需要综合的办法。比如活血化瘀的中药,比如各种运动也可以畅达气血运行。针灸通调气血的作用不可忽视,《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即云其有:“通其经脉,调其气血,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之功。单纯瘀血体质者,可针刺血海、膈俞活血化瘀。

兼气虚者,可加用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益气活血。

兼血虚者,可加用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肝俞等穴养血活血。

兼阴虚者,可加用太溪、照海、三阴交等穴养阴活血。

兼阳虚者,可加用关元、肾俞、命门等穴温阳活血。

兼痰湿者,可加用丰隆、阴陵泉、脾俞等穴健脾化湿,活血化瘀。

兼气滞者,可加用太冲、期门、阳陵泉等穴理气化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