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孩子要趁早:娃6岁前,父母这几句话是黄金!12岁后,是垃圾

 昵称65625155 2019-08-10

国内真正敢“说话”的节目不多,除了“奇葩说”之外,“圆桌派”也算是节目中的一股清流。

每年暑假,青春教育类题材的电视电影,总会迎来一场火热。而正值《少年派》和《小欢喜》热播的当下,许多家长网友们都在讨论孩子的青春期教育问题。所以最近“圆桌派”上,也请来了一批重量级嘉宾,讨论了一次关于青少年教育的问题。

在“圆桌派”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指出:“教育孩子,父母首先话要少!”

教育孩子要趁早:娃6岁前,父母这几句话是黄金!12岁后,是垃圾

在她看来,教育孩子要多在6岁之前,这时候父母的唠叨都是黄金。十二岁之后,父母的这类话语,对孩子来说就是垃圾!

01 适当的挫折教育

在中国,父母教育孩子有一种“怪象”。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疯狂宠爱,等到孩子最为叛逆的青春期,眼里头却容不得沙子,开始拼命管教。

孩子小的时候,是全家人的保护中心,许多父母恨不得能将天上的星星月亮都能摘给他。可等到孩子要中考、高考了,再来告诉孩子要懂得吃苦,这个时候的孩子,是听不进去这些话的。

在李玫瑾教授看来:在6岁以前,孩子还没有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父母的依赖最为严重。这时候,父母就算是批评教育,孩子顶多也就是哭闹一下,也并不会撒泼打滚;父母的许多话,对这时候的孩子来说,就是生活的简单道理,是圣旨!

这个时候,是父母最不应该溺爱孩子的时候,也是最容易和孩子讲通道理的时候。

“我并不主张,孩子小就打他”——李玫瑾教授在节目中说道,“批评的时候,点到为止。但是这时候要让他知道怕,说完两句,扭头就走就行了。”

教育孩子要趁早:娃6岁前,父母这几句话是黄金!12岁后,是垃圾

02 青春期要学会闭嘴

孩子的青春期和成年人的更年期一样,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变化。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会迎来一段青春叛逆的时期。这个时候的父母要学会“隐忍”,管住自己的嘴,忍一忍就过去了。

像“就你傻”、“你怎么能这样”话,父母一定要忍着。

在李玫瑾教授看来,许多中国父母常喜欢用“标签式”的语言来批评孩子,这是不对的。面对孩子,你有时候第一既要尊重他,要去多跟他商量“这个事”。

近年来,总爆出一些孩子受不了父母批评,离家出走甚至跳楼自杀的事情。有人说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其实不然。12岁进入青春期后,孩子本能地就有想摆脱家庭和“父母控制”的意识。

一些老生常谈的大道理,其实这时候的孩子已经听腻了。

很多父母觉得,讲道理无用,言语上的刺激也会加重,其实这个时候孩子还没有完全形成健全的价值观,这些刺激的话,只会把孩子推离你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要趁早:娃6岁前,父母这几句话是黄金!12岁后,是垃圾

03 教育孩子定要“趁早”

小树长歪了,长大后再想要纠正过来,必然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

所以李玫瑾教授建议,有能力的家长,尽量不要将孩子撒手给老人去带。因为,爷爷奶奶隔一代最容易溺爱孩子。教育孩子不仅要有爱,还要有敬有畏。

家里一定要有个能治得住孩子的人,不然到孩子能上房揭瓦的那一天,就只能后悔莫及。但这里治住孩子的不能仅仅是“害怕”,还得靠“规矩”。

老祖宗留下的话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具体是什么规矩,还要看孩子和父母一起摸索。许多父母是第一次当父母,孩子也是第一次当孩子,双方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成长。

在孩子6岁之前,像“尊师重长”、“先苦后乐”、“勤劳勇敢”这样的话,都要提前告诉孩子,12岁之后,家长往往做的只能是陪伴和监督。

在李玫瑾教授看来,让孩子小时候接受一些“小惩罚”,或许是对孩子未来最大的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