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李白 白居易 苏东坡顶礼膜拜的陶渊明,王维对他提出批评很严厉

 修悟搏 2019-08-11

李白 白居易 苏轼,陶渊明的铁杆粉丝

陶渊明被视为中国知识份子的精神领袖。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受到后来的文人们的一直推崇,李白 白居易 苏东坡都是他的铁杆粉丝:

李白在《戏赠郑溧阳》中写道: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以狂傲著称的李白,说起陶渊明,字里行间洋溢着粉丝对偶像的仰慕之情。怪不得李白是酒圣酒仙,原来是跟自己的偶像学的。

白居易的偶像也是陶渊明。他多次在诗里提到陶渊明,毫不隐讳对陶渊明的生活的向往。比如在《访陶公旧宅》中写道:

我生君之后,相去五百年。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虽然比老陶晚生了500年,但挡不住白居易对偶像的向往之情。白居易极力向自己的偶像看齐,后人也经常拿他们两个相比,有人赞美白居易,说老白是唐之陶渊明,可见,白居易这个铁杆粉丝深得陶渊明的精髓。

又过了500年,到了苏轼登场的宋代,苏轼对陶渊明迷恋的程度,直接碾压李白和白居易。

苏轼崇拜陶渊明,到了什么程度呢?舍不得读陶渊明的诗!

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唯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苏轼《东坡题跋·书渊明羲农去我久诗》)

人家身体不舒服时吃药,苏轼身体不舒服时读陶渊明的诗,而且还舍不得多读,每次读一篇,害怕读完了,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没有药吃了,这该是一种怎样的迷恋?在苏轼的心目中,对陶渊明除了仰慕还是仰慕,他在给他的弟弟苏辙的信中,这样说:

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苏轼《与苏辙书》)

在苏轼的眼中,诗人排名李白杜甫都应该在陶渊明的后面。苏轼为一代文坛领袖,他的口味嗜好自然会影响一大批文人。可以想象,除了这些大咖级别的粉丝,陶渊明的粉丝们历经千年,不知有多少。陶渊明绝对是中国诗人中的超级明星。

可是有一个人,偏偏没有被这个大明星迷住眼,而且还一针见血对明星提出批评,这个人就是王维。

王维对陶渊明一针见血的批评

王维在一篇劝魏征的后人出来做官的文章《与魏居士书》这样说:

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去。后贫,《乞食》诗云:“叩门拙言辞。”是屡乞而多惭也。当一见督邮,安食公田数顷,一惭之不忍,而终身惭乎?此亦人我攻中,忘大守小,不知其后之累也。

王维觉得,陶渊明不肯为一个自己看不上眼的督邮弯腰,所以不做官回家种地去了,到底种地不是他的本行,导致地没种好,穷的连饭都吃不起,就去要饭,自己在要饭诗里说叫开了人家的门,却不知道怎样开口要吃的,说明是经常要饭都不好意思再多说什么了。给督邮弯一次腰都不能忍受,后来要饭经常给人弯腰就怎么能忍受了?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其实是忘记了中庸之道,不能忍一时,丢了西瓜捡了芝麻,考虑事情不周全,这种行为不值得赞扬。

仔细想象,王维的批评很有道理。

为什么王维说陶渊明“忘大守小”?什么才是人生最大的事呢?王维在他的《偶然作》这首诗中对陶渊明先生做了更辛辣的讽刺:

偶然作 王维 陶潜任天真,其性颇耽酒。自从弃官来,家贫不能有。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白衣携壶觞,果来遗老叟。且喜得斟酌,安问升与斗。奋衣野田中,今日嗟无负。兀傲迷东西,蓑笠不能守。倾倒强行行,酣歌归五柳。生事不曾问,肯愧家中妇。

王维虽然说是自己偶然作,但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认真思考的。王维平时做人,谨言慎行,很少见有这么直言批评一个人的,但是对陶渊明,王维却批评的很直接:

老陶你爱喝酒,弃官不做的时候,就要想到这个爱好要放弃,可惜到九月初九的赏菊花的时候,心里还期盼有人给你送酒,果然有人给你送酒时,你喝的不知东南西北,很是快乐,可是回到家里,看到家里都没有米下锅的惨状,一定又会产生深深的愧疚,那里还会精神自由的惬意呢?王维认为陶渊明在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的时候,如果没有基本物质保障,是没有办法真正的自由和独立的。

结论:尊严是从面包里生发出来的,没有面包,何谈尊严?

读了这首诗,突然对王维之前半官半隐的生活有了理解。一个人在世,不是孤独一人活着,还有妻儿父母,还有责任。一个连面包都吃不起的人何来各种尊严的追求?

陶渊明先生在酒精 菊花和五柳的氛围里,可以惬意一时,可是面对无米下锅的现实,那种惬意恐怕昙花一现,又会落入要想办法吃饱肚子的现实烦恼中。追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固然可贵,然而精神的富有要以物质之极端匮乏为代价,你的生活还有你亲近的人的基本生活都无法保证,你追求的个人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实际意义和现实可能必然大打折扣。

相比之下,真正做到精神自由的是王维。读王维的诗,很少读到愤懑不满和怨气,他总是那么清清淡淡,自自然然,其实他的一生从是真正的最不幸,生活上,幼年丧夫 中年丧妻 晚年丧子,仕途上,沉沉浮浮,安史之乱中,历尽磨难和屈辱,这些,我们在王维的诗中很难读到,诗人呈现给我们的是明月清风,清泉白石,好一个恬淡舒适和惬意,这些都源于王维先生明白的一个道理:吃饱面包,才能有一个超脱物质的精神自在。

李白 白居易 苏轼崇拜的是陶渊明最求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精神和勇气,这种精神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十分珍贵,而且,千年以来,也只有这么一个陶渊明敢于抛弃一切物质去追求,仅从这一点说,陶渊明值得粉丝们顶礼膜拜。但是,没有物质基础的存粹精神追求,是不可取的,这一点,王维说的很正确。陶渊明是一个可以膜拜但不能学习的神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