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脚趾的指甲分成两半的人,他们究竟什么来历?

 修悟搏 2019-08-11

不同的种族人群,一般来说都会有其可以分辨开来的特征,不如像肤色,分为白种人,黑种人,以及黄种人。而白种人又会有金发碧眼的特征,黑种人会有卷发的特征,而黄种人与白种人的区别在于一般发色不同,还有就是眼球的颜色不同。与黑种人又有肤色上的不同。总而言之,不同的种群之中,便会有不同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则是人们普遍用于相互区别的。

但是,在历史上,有一个让人们不知道是否可以作为区分的特征,那就是跰趾,多年来,这一直是作为一个争论的话题,跰趾究竟是能不能作为纯种汉人的特征呢?为此,甚至还有许多的科学家在不懈的研究着。

那么,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呢?这些小脚趾的指甲分开的人,又都是什么来历呢?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

在科学方面,跰趾,又称之为“复甲”、“跰甲”。在医学上又被称作瓣状甲或者是小脚趾复形,这是指小脚趾指甲分瓣而非完整一块。西方的医学则是认为,跰趾是一种脚部的病变,这是一种由摩擦生成的茧子。

那么,为什么像这样的小脚趾指甲分开成两块的特征,会被认为是纯种汉人的一种特征呢?这就要从古时候的一个故事开始说起。

在距今有600多年前的明洪武年间,当时的政府为了向连年战乱,并因此导致人口锐减的豫鲁冀等地区,填充一部分的人口,于是便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将人丁兴旺的山西等各地人民,大批次的迁往中原。

然而,普遍来说,这些人都是不愿意迁移的。因而,在面对茫然的未来时,山西的民众们是极不情愿地集合到洪洞县大槐树下,并且是被推推搡搡着才离开的家乡。

而为了区分,于是在迁移的过程中,押解的兵士往迁移的每个人的小脚趾的趾甲盖上都砍上一刀,这样的话以后凡是小脚趾指甲上有裂痕的,或者是小脚趾的趾甲分瓣的,就都是山西移民。

“谁的小脚指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这句民谣的根源,就是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公园祭祖堂里的两副楹联:“举目鸹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和“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

对此,郝卫国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结论:“瓣状甲频率以山西为起点向东南方向呈递减趋势。”这一结论,与历史上发生过的移民史实是相吻合的,那就是,“就当年的移民区来看,从山陕,经中原,越往东南,移民区就越少。”

因此,郝卫国认为“根据山西一带的移民情况和民间传说。我们推测瓣状甲可能起源于山西……并随移民向全国各地扩散。”

然而,泉州考古、民俗方面的专家黄炳元,他却说:“考古过程中,学者们研究过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但两瓣脚趾甲,并不是普遍现象,也不能作为汉族人的独特生理性状。”

之后,边建超、郝卫国等研究者则是进一步的推测说:瓣状甲有可能是古代华夏族的一个生理特征;而另一种可能是,这是某个早已融入汉族的远古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它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而遗传学方面认为,瓣状甲的遗传,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其家系中的传递是遵循孟德尔分离规律的。并具有以下特点:遗传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因此,遗传与性别无关;男女发生机会均等;并且,该性状在每代均有表达,呈连续传递。

这个说法,也就是说,小脚趾指甲分开与否,与其是否是汉族,在科学上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的。即便是在传说中的移民发源地——洪洞县,也并非是每一个汉族人群都会出现跰甲,甚至于就连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身上,跰甲的出现与否也各自不同。

根据科学,实际上瓣状甲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因此不能作为某一族群的特定标志。再者,民族是文化概念,而并非生物学概念,因此严格的血统论没有意义。

而且,有些荒诞的是,即便是在迁移的古代山西人的脚趾甲上坎上一刀,这样的改变难道还能遗传下来不成?因此,在科学发达的如今,这样的故事也应该只是成为一个谈资,而不能过分的相信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