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边评测】享声A1:让HIFI“走入寻常百姓家”

 微微传奇 2019-08-11

一些想法

有一定烧龄的朋友,近年来或许都能感受到一种趋势:HIFI正在从当年的“曲高和寡”变得更加亲民,更加大众化。回想八九十年代的时候,一张CD的价格都足以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更不要说各种有钱都难买到的天价音响设备了。所谓HIFI,不过是小圈子里有钱人的玩物,对于大众而言根本遥不可及。而今,一位家里条件还不错的学生,只要攒上几个月的零花钱,便能入手一台不错的播放器,或是一条声音较好的耳机,让听歌从一种消遣上升成为一番享受。

对于整个圈子的发展而言,大众化既是趋势,又是需求。毕竟,一个没有人关注的领域,靠着小范围的自娱自乐是无法持续发展的,只有不断加入的新鲜血液,才能让这个圈子保持活力。在推动HIFI大众化这方面,随身设备有着台式机器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低廉的价格,小巧的体积,让它可以随时随地给人们带来美好的音乐体验。但是,在面对那些烧友口中的“传奇耳机”——HD600、K701乃至T1时,台式机器又有着随身设备永远难以企及的驱动力上的优势。其实,随着便携设备的价格水涨船高,台机技术逐步下放,耳塞和大耳的价格渐渐持平,用台机听歌也不再是那么“昂贵”和“麻烦”的事了。尤其是对于那些喜欢古典音乐,或是偏好大耳的宽松听感的烧友来说,上台,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选择。那么,台机有没有可能承担起推动HIFI大众化的责任呢?

一开始,我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台机再怎么做,都没有随身设备来得方便,而“麻烦”跟“大众化”本就是互相矛盾的。然而,在享声推出了这台售价只有2999的“全能台机”A1之后,蛋蛋身边相当多的随身设备玩家表示,只要这台机器声音还OK,他们就愿意入手试试。或许,我们真正缺乏的,不是折腾器材的耐心,而是一块通往广阔的台机世界的敲门砖。对于刚接触台机的烧友来说,机器本身简单易用是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它得让你明显地感觉到台机相比随身在声音上的优势,否则,谁会愿意舍弃随身的方便呢?

体积不大,野心不小的A1,能否成为一块好的敲门砖呢?就让蛋蛋来说一下我的个人体验吧。

客观部分

功能

A1的功能有多全?反正除了不能连wifi,没有自带光驱之外,常见台机的功能它都有了,不管是联网(插网线)播放、USB播放、蓝牙播放还是插卡播放,统统不在话下。而且它还能当做纯转盘或解码使用,又能成为PC端的解码放,背后这堆插口绝对让你玩个够本~~

不过我手上这台工程版目前还有些小缺陷,比如目前只支持先锋bdr206mbk或者207光驱,对某一两个品牌的内存卡也不太友好,偶尔会有读不出来或是放歌的时候跳音、卡顿的情况,这些问题大概会在后续固件中得到解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A1不支持分区大小超过2T的移动硬盘。

操作

平心而论,A1的操作算不上优秀,还好配了个遥控器,让操作体验稍微好了一丢丢。整个UI延续了享声自家系统一贯以来的特点:逻辑简单直接到有些死板,功能少,而且不能显示专辑封面和歌词,这对于用惯智能手机的烧友来说实在是有些不便。话说回来,享声家的UI好像很久没升级啦,虽然烧友们也不是不能接受按键操作,但至少希望能在交互逻辑和细节上做一下优化~~

从产品定位来看,A1注定不是一款高大上的产品,它的卖点在于功能多样和价格亲民,友好的体积又让它可以适应各种使用场景。总而言之,其最大的优点,在于“灵活”和“全能”。

主观部分

尽管定位是入门级,但A1的声音绝不敷衍,甚至可以说,在3000不到的价位,很难找到声音能明显比它优秀的机器,更不要说还有这么多的功能了。虽然享声在我的印象里是一个专注于高素质、中正调音和通透听感的品牌,但这次可能是考虑到了A1的价位,在声音上做了一些调整。

人声

A1的声音有着不错的厚度和密度,略微偏暖,虽没有明显的染色,但人声的情感恰到好处,听感十分舒服。由于蛋蛋个人更偏好有点距离感的人声,所以我觉得A1哪怕是推榭兰图、HD600这类传统意义上的“器乐耳机”听流行也可以接受,搭配天龙D5200、MM400这种调音本来就偏流行的耳机则会让人声表现更为甜美鲜活。值得注意的是,A1有两种滤波模式可供选择,普通模式的声音要凌厉一点,速度偏快。顺滑模式的声音更加圆润,速度较慢,可以让齿音收敛不少。

器乐

得益于享声良好的调音底蕴,A1在器乐上的表现可以说是超出了我的预期。虽然声场不算很大,但规整有序,动态也很不错,即使在听大编制的时候也能呈现出一个可以接受的效果。三频的分布比较均匀,对于音色的还原也不错。缺点是背景不算十分干净,泛音和瞬态有点不足,导致整体效果有些拖沓。总的来说,A1在器乐上的表现是要略逊于人声的,但在这个价位,还要什么自行车呢?而且,蛋蛋后面会给大家讲一下怎样提升A1的古典表现。

推力&搭配

目前A1有两种推力选择:3.5口和6.35口,两个口都只有一种增益输出,本宝宝强烈建议后期在软件里加上增益选择功能!3.5口的推力和中高端国砖差不多,驱动某些高敏低阻塞子时会有点过推,但搭配大部分耳塞是没问题的。6.35口可以把D5200、HD600、880pro这类中端大耳推出个相当完整的声场和不错的动态了,而且能够比较好地表现出每个耳机本身的特点,对于一台入门级前端来说这已经足够。如果你有MM400、D1200这种便携头戴,A1也能让他们更上一层楼。至于HD800、D9200、T1之类的旗舰级耳机,A1显然是驾驭不了的,声音显得疲软无力,但至少能保证听感不会刺耳。

升级?

蛋蛋一直以来都秉承着不随便安利配件,不随便让各位加预算的准则,奈何享声这次推出的这条售价456的电源线实在是太香了……

这条电源线最大的缺点和大多数高端电源线一样——粗硬短,这导致它插在轻一点的插板上甚至会拖得整个插线板都歪掉,在使用过程中也很难调整到合适的角度。然而它却让A1有了一种涅槃重生的感觉,结合这个售价,不推荐一波蛋蛋觉得对不起自己良心……

必须要说明的是,这条线对于A1的细节量其实并没有很大的提升,但有经验的烧友应该都知道,细节量只是声音的一个方面。换上升级线之后,A1的声底干净了不少,瞬态有了极大的提升,听古典没有了拖沓感,人声更加通透,毛刺也少了很多,声音开始有一点“高级感”了。400多块,能让声音整整提升一个档,而且这种提升哪怕是在最普通的排插上也能听得出来,要我说,三千都掏了,不妨再攒一点吧2333。

小结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A1能成为台机世界的敲门砖么?

显然,在这个价位上,A1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撇开有点落后的UI不谈,它的功能可以满足一切选择困难症的小白,声音上也迎合了其受众的喜好,流行为主,兼顾器乐,调音健康耐听。更重要的是,这条电源线的存在,让钱包不算宽裕的朋友也有机会体验一下台机“声音升级”的感觉。对于已经有高端台机的烧友而言,A1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备胎”。

用入门的价格,窥探一下台机世界的美好,或许你会发现,舍弃那一点“方便”,得到的美好会超乎想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