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道德经》继续论:依据“道”知晓“孔德”的圣人,虽然能看透世俗,但是要“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於人乎?”世人用不着过多的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狂风能不能刮一个早晨,暴雨能不能下一整天。又是谁使其如此的呢?那只有天地了。天地尚且不能知道风雨会有多久,更何况是人呢? 虽然,自然现象是“道”决定的,不是人能解释和预测清楚的。但是人做事是否遵循“道和德”还是有区别的。“故从事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乐得之;同於德者,德亦乐得之;同於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所以,做事遵循“道”的人,就同于得“道”的人;做事遵循“德”的人,就同于有“德”的人;做事丧失“道和德”的人,就同于丧失“道和德”的人。同于得“道”的人,“道”也会有利于他;同于有“德”的人,“德”也会有利于他;同于丧失“道和德”的人,失去“道和德”的祸患同样也会遭遇于他。连起码的诚信道德都没有,还有谁会对其信任哪?人只有遵循“道德”才能乐在“道德”之中。 虽然,人只有遵循“道德”才能乐在“道德”之中。但是,《道德经》又告诫有些自大炫耀者是:“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餘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道德经》告诫有些自大炫耀者是:踮起脚是立不稳的;迈大步是行不远的;固持己见者是不能自明的;自以为是者是不能彰显的;自我夸耀者是徒劳无功的;自高自大者是不能做众人之长的。万物万事的变化都是“道”的作用,只能说以上的行为,就如同每日的剩饭一样的多于,这些东西只能是令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决不会这样做。“道”不是人为作用的,而自大炫耀者令人厌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