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条: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太阳病,外证未解”,外证其实就是表证了,为什么搁个“未解”呢? 这就说明太阳病依法服完桂枝汤,如果表还没解,“脉浮弱者”还应该“以汗解,宜桂枝汤”。 在他这个书上,外证和表证是两码事,表证只是不得汗出,皮表的表。 麻黄汤的表不解,常说表不解。 桂枝汤呢?咱们前面讲的桂枝汤,桂枝汤本为解肌,(桂枝汤)这个病在肌肉这一层,它比表深,可也在人体的外(部),体表、体外,所以它叫外证。 桂枝汤证常叫外证,与表证作个区别。 所以这一段就是这样,太阳病外证还没解,表是解了,就是吃完麻黄汤,太阳病还没解,这就叫做“外未解”。 “脉浮弱者”,脉拿手一诊,虽然浮,脉往外,但是一按则不禁按。 “弱”,和缓的意思差不多,就是浮于外弱于内的这种脉。 这还应该以汗解,应该“宜桂枝汤”。 桂枝汤的应用,主要是津液有所丧失再用桂枝汤,不然的话应该用麻黄汤。 那么桂枝汤这个方剂的应该要根据情况作加减,我们前面有个桂枝加葛根了(就是范例),所以大夫不能守方治病,要是(病情)与桂枝汤证有些出入就要加减,底下说的就是一个加味方。 ——《伤寒论》 |
|
来自: Dementia豆豆 > 《中医专家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