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印章与诗经·鹤鸣的关联
一、伯益与皋陶(gāoyáo)
1.“伯益”的古埃及原型
在埃及萨卡拉一个玛斯塔巴大墓S3504(伯益墓地),出土了两块年鉴板,上面有杰特(杞)的名字。S3504墓被认为是一位高级官员的墓葬。埃及学家称伯益为Sekhemka-Sedjet,并认为伯益是一名高级法官(大理官),是杰特(杞)统治时期一位最重要的官员。在萨卡拉大墓出土的一些物品中,伯益的名字常常发现被写在国王名字的旁边。关于Sekhemka-Sedjet最早已知证据是在阿拜多斯哲尔墓葬中发现的一枚印章上在哲尔名字旁边有伯益的名字。有证据显示伯益的名字在彤继位时仍然出现,且是第一王朝最负盛名的官员之一。
伯益的名字有四个符号组成:举双手的卡符号、休息的蛇、折叠布或者椅子靠背符号,以及判断是支架的符号。支架符号总是放在双手中间,折叠布和休息蛇符号放在双手上方,左右位置可以互换。其名字上面支架、蛇、折叠布符号在“益”甲骨文字形中有时用三个点或几个点代表。
下图为“伯益”的二个印章,同样有古埃及原型“益”。
2.“皋陶”的古埃及原型
“皋陶”在舜、禹时期任士师、大理官,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即司法长官。“皋陶”是上古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中国司法鼻祖。
见左图用伪装的水面植物和手或看成鱼叉的组合来表示沼泽(能用手或鱼叉抓捕到鱼的地方,一般只有在沼泽地。),沼泽就是“皋”的意思。又见右图“皋”的表示更加直观,直接用沼泽地形来表示“皋”,沼泽地形下面是九字,即九皋。九是虚数,形容沼泽之多之大。
“陶”的表示更形象,左右二图均直接用陶罐来表示“陶”。《钦定四科全书》记载:“繇(yáo),封之于皋,卒崩于皋。”“繇”就是“皋陶”。“皋陶”的封国是密须国,位于密山,密山到钟山尽沼泽。《山海经·西次三经》记载:“自密山至于钟山,四百二十里,其间尽泽也。”通过以上两个印章可以看出“皋陶”与“伯益”是父子关系,“伯益”世袭其父的“大理官”。而且用其“皋陶”与上面两块年鉴板上的“业”即“大业”(可见上篇《华夏世系之最新发现》)来对应,可以得知“皋陶”者,“大业”也。
二、伯益印章与诗经·鹤鸣的关联
左图用勺、鱼和折叠布符号一起来表示:用勺把陶罐内的蜂蜜鱼饵舀出,撒在沼泽地的水面上,引诱高贵的鱼出来吃,然后抓捕鱼。右图用小罐、鱼和折叠布符号一起来表示:把多个装有蜂蜜鱼饵的小罐放在沼泽地的水中,引诱高贵的鱼出来吃,然后抓捕鱼。
撒在水中、放在水中或者陶罐中的蜂蜜,熊都会来偷吃,所以有人(奴隶)看着。
可见上面两个印章铭文的另一层意思是:劝人为善。这才是印章铭文的内涵。“皋陶”就是“繇”。“繇”通“窰”,“窰”就是烧制陶器的炉窑。用“陶”替代“窰”,即替代“繇”,如此制作“大理官”的印章,用来表达劝人为善的目的,可见古人的“智慧”。
在S3504墓(伯益墓)中还有很多的物品上有“益”的名字,其中一块“它山之石”上雕刻有“益”的名字。
《诗经·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tuò)。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gǔ)。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此译文:“幽幽沼泽仙鹤鸣,声传四野真亮清。深深渊潭游鱼潜,有时浮到渚边停。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有浓荫,下面灌木叶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磨玉英。幽幽沼泽仙鹤唳,鸣声响亮上云天。浅浅渚滩游鱼浮,有时潜入渊潭嬉。在那园中真快乐,檀树高高枝叶密,下面楮树矮又细。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来琢玉器。”
此诗共二章,每章九句。前后两章共用了四个比喻,语言也相似,只是押韵不同。关于诗的主题,宋代朱熹《诗集传》说:“此诗之作,不可知其所由,然必陈善纳诲之辞也。”认为这是一篇意在劝人为善的作品。朱熹分析第一章说:“盖鹤鸣于九皋,而声闻于野,言诚之不可掩也;鱼潜在渊,而或在于渚,言理之无定在也;园有树檀,而其下维萚,言爱当知其恶也;他山之石,而可以为错,言憎当知其善也。由是四者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理,其庶几乎?”他将诗中四个比喻,概括为四种思想:即诚、理、爱、憎。并认为从这四者引申出去,可以作为“天下之理”——即普遍真理。他的说法很辩证,都是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而且兼顾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诗集传》释第二章曰:“玉之温润,天下之至美也。石之粗厉,天下之至恶也。然两玉相磨,不可以成器,以石磨之,然后玉之为器,得以成焉。犹君子之与小人处也,横逆侵加,然后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而义理生焉,道理成焉。”
此诗作于宣王二年(公元前827年)为吉甫所作的一首即景抒情名诗,诗中的“九皋”和“它山之石”与伯益印章铭文中“九皋”和伯益的“它山之石”彼此相应;吉甫的“鹤鸣”在劝说鹤不可掩,姞伯益的印章铭文在表达不能偷吃他人的蜂蜜,彼此相呼劝人为善。由此可见伯益印章与诗经?鹤鸣的关联,使我们看到古埃及的华夏文化2000多年后在中国(中原)持续传播。
上古姞姓各氏研究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