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科医学年鉴》刊发最新研究表明:用风扇降温更安全。即使室温超过37℃,风扇也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降温方法。
该结论与权威机构,包括WHO和CDC等观点完全相左。有些司空见惯的小事儿仍存在着科学争议或不同见解!
热浪席卷全国各地,许多城市建立纳凉中心应对高温天气,甚至建议大家寻找有空调的公共场馆设施避暑降温,免费提供饮用水,甚至提醒在气温超过32℃时不要用风扇降温。
然而,《内科医学年鉴》刊发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用风扇降温可能更安全,即使室温超过37℃,风扇也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降温方法。
一些权威公共卫生机构不建议在高温下使用电风扇降温,这些机构包括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环保署(EPA)。都是鼎鼎大名的权威机构!权威机构权威人士的观点:当温度达到或高于37℃时,用风扇降温可能会增加身体负担,身体需要通过生理调节机制来降温,因此,在此情形下不推荐用风扇降温。但是,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热调节生理学副教授奥利·杰伊,《内科学年鉴》文章的核心作者,他认为权威机构权威人士的建议没有科学依据,真实的研究结果支持在高温环境下使用风扇降温。
杰伊和他的团队对人体高温的承受能力进行了研究。他们招募了12名健康年轻男性。模拟非常炎热和干燥,或非常炎热和潮湿两种环境,分别用电风扇2小时和不使用电风扇2小时,监测参与者的心率、体温、血压和脱水率等。他们发现:在炎热和干燥环境中使用风扇,生命指征测量结果不理想。但在炎热和潮湿环境中使用风扇,所有结果都有改善,除了不能增加出汗率,两种情况对收缩压的影响无明显差异。CDC拒绝对这一研究结果发表评论,并表示“不建议使用风扇降温”的提示是基于“有限的同行评议证据”。换句话说是专家们的说法。CDC和其他公共卫生机构关于不使用电风扇降温的建议是根据一种叫做“热指数”(湿度和温度的组合)的测量方法。
但是,该研究小组认为将温度和湿度结合起来没有意义。例如与稍冷但潮湿得多的天气相比,湿度较低的炎热天气热指数可能更低。在后一种情形下使用风扇可降低健康风险。杰伊教授认为:温度和湿度应该分开考虑,当人体出汗时,汗水从皮肤上蒸发过程使我们感到凉爽;在干燥环境中汗水蒸发比在潮湿环境中快得多。湿度环境中蒸发减缓,让我们感到潮湿和黏糊糊的。风扇增加了自然气流,有助于加速在潮湿环境中的汗水蒸发,因此感觉舒适凉爽。根据AFP对全球气温的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7月是全球平均气温有记载以来最高平均温度(下图)
欧洲大陆已经不再是乘凉避暑的好去处了!

北极的冰正在急速融化成海水

焦阳似火对人类的健康福兮祸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