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政服务员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

 流长源远 2019-08-12

    现在家政服务员共同的心声是: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

    正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其实,每个人对“好”的定义是不同的。

    因此,“好工作”应该理解为“适合自己的工作”,对吧?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呢?我认为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一、盲目要求髙工资,不看个人能力。

“我做了家政好多年了,我要求最高那一档的家政工资!”,“我学了高级培训师的证书,我也要求最高工资!”,“我认识的某某某,她的家政工资一个月5000元,我也要与她一样!”等等……

以上想法,相信有许多找工作的阿姨都会有。但是,她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她们自己的能力。

(一)、能力不足的几种认识误区:

1、做了很多年,不等于学了很多年。

例如:虽然做了很多年,但也只是将她第一年的经验不断地重复罢了。没有学习新的知识,也没有获得新的经验和能力。

2、培训证书只是一个“敲门砖”,你需要在实践中证明自己的能力。

在中国,学历≠能力,证书≠工资。家政服务是干出来,唯一有效的证明方法,就是做给客户(雇主)看看!客户(雇主)满意了,才算是真正认可了你的培训证书。

3、你认识的某某某,她会做的,你都会吗?

只比较工资收入,不比较努力付出,是不对的。

例如:你了解她为了5000/月工资,平均每天可能只睡5--6小时吗?或者,为了不重复地做出让客户(雇主)满意的“色、香、味”俱全的美味饭菜,她每天都在绞尽脑汁吗?或者,因为家庭地板的面积很大,为了满足客户(雇主)严格的保洁要求,她每天都用毛巾蹲着擦地板4小时以上,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的吗?

(二)、某个家庭需要的能力,你可能恰恰没有:

例如:

1、某些家庭特别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要求育婴师必需具备一定的育儿知识,以及相应的实践能力。比如:引导婴儿说话、玩游戏,给孩子智力上的开发,等等…..

2、在护理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时,需要一些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3、我国是一个烹饪大国,历史传统上有“八大菜系”,我相信没有人能够完全掌握。所以,烹调技术非常考验我们家政服务员的水平。

(三)、需要时间来证明你自己的能力:

涨工资的一般过程如下:

刚开始,客户(雇主)不了解你,只能给出一个试用期阶段的基本工资。慢慢地,当你的能力获得了客户(雇主)的认可,你的工资就会上涨。最后,当客户(雇主)非常信任和依赖你的时候,你就有可能得到超过一般家政行情的高工资。

二、“挑活”,浪费机会

活太累我干不了;活太多我干不了;做饭我不擅长;我不喜欢带孩子;我不想熬夜;老人家好难侍候;被狗咬过有心理阴影……几乎每项家政工作总能找出做不了的理由,家政姐妹们却还会抱怨“找一份好工作真难”。

其实,心态很重要。

当一个人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时,她总能看到希望,于是干劲十足,结果自然容易成功。反之,当一个人的心态是消极的时候,她总是看到灰暗和失败,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劲,结果当然是不断地失败。

每个人的一生,都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成功,也有失败;有高兴的,也有让人难过的。

问题的关键:我们怎么面对这些事情?

1、那些不断“自责”、“批评“、“抱怨”的人,是被消极情绪打败的人。她们“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几乎不敢去尝试任何新事物,当然也就无法学习任何新知识、新技能。

2、那些信奉“失败是成功之母”,“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人,是战胜了消极情绪的人。她们负重前行,不断进取,是真正勇敢的人!她们相信:所有的失败,都是因为自己对事物了解得不够多,不够好。所以,她们将学习作为战胜困难的工具,不断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

“挑活”的人,属于上述第1种人。机会越来越少,路会越走越窄,最后无路可走。

三、盲目地进行“攀比”,不懂得知足。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就是说:人与人之间不要进行比较。所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人贵有自知知明”,盲目“攀比”不可取。

1、我们应该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平常心。

因为:

1)、第一名只有一个。

2)、不是每个人都有好运气。

2、要比,也要“全面比较”,不能只比一部分。

不能只比“月工资”,还要比较:你是否能够满足主家的要求,主家是否好相处,是否大方,工作环境,工作量的大小,休假是否方便,等等。

3、寻找适合自己条件和要求的主家,才是正道。

每个家政服务员一般都有一些自身情况和特殊要求,要找到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主家环境,才是正道。如果只看月工资,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是短视的。

家政这个行业的客户(雇主)家庭环境差别很大,情况复杂,基本上很难进行简单的比较。建议广大家政姐妹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基本上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即可,不要因为“贪心不足”而错失适合自己的“良机”啊!

四、浮躁,没想安心工作

少数姐妹面试了很多客户,却一次次“灭客户的灯”;换了一户又一户,都成了家政老师日志上的“钉子户”;今天家里有事请假了,明天朋友约了去外地,来来回回让家政老师和客户(雇主)都措手不及。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她没有把心安定下来,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做家务不如做育儿嫂,做育儿嫂不如做月嫂,做月嫂不如转行做销售。

所以,在家政行业,客户(雇主)往往比较喜欢年纪较大一些的,思想比较成熟稳定的中年妇女。

1、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当一个人,特别是刚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同时也对社会也是“两眼一摸黑”。于是,她往往就会“头一榔头,西一棒”,多次的进行尝试。

不能说她们这种行为是错的,只能说,这是一个人了解社会,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

2、对策:做好科学的职业规划,缩短“试错”时间,尽快走向成熟。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根本原因还是不了解自己和社会。所以,事先做好自己的“职业能力测评”和“职业规划”,可以让自己尽快地找准方向,少走弯路。

好心灵家政结语:总之,家政服务是复杂的,也是多样化的。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都精通的人。根据客户(雇主)家庭的特点和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的,个性化的家政服务,是大势所趋。那些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也不精通的家政服务员,注定不会有高工资,甚至会慢慢地失去工作机会。

姐妹们!让我们认准一个方向,努力学习,不断进步吧……

Just do i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