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记者问:外国粮食便宜,我们为何要自己种,袁隆平答这样一句话

 历史解密坊 2019-08-12

中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十分发达,可如今面对着进口粮食比国内粮食批发价还低的现象,有人曾提出疑问,我国农民为何要辛辛苦苦种粮食,而不是去国外采购呢?对于这个问题,袁隆平只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袁老究竟说了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袁隆平”这三个字,在国内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是因为有了他的“杂交水稻”,才让国人彻底走出了困扰我们几千年的“饥饿噩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吃过米饭的国人,都受到过他的“恩惠”。
袁隆平生于1930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至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先驱开创者,一生都在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并且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与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他一直秉持着让国人“吃饱饭,吃好饭”的梦想,将所有的青春与热情播撒在稻田中,也为解决中国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不少人对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太了解,并不知道杂交水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随着国内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国人早就脱离了饥饿的时代,开始追求新的生活。当然我们现在所得到的这一切,都还都是以吃饱饭为基础的。
虽然我国的农耕文明历史非常悠久,但是从夏商周一直到20世纪50、60年代,中国人还是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以上世纪60年代水稻为例,当时的水稻品种多为高杆水稻,其植株高度可达到成年男子的身高,但是所产出的稻米却少之又少,并且水稻植株还容易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进一步影响稻米产量。

在1958年时,我国水稻平均亩产最高只能达到400公斤左右。当袁隆平院士研制出杂交水稻后,从1976年统计,杂交水稻的亩产量要比常规稻平均亩增产20%左右。
到了2000年时,袁隆平团队新研制的超级杂交稻实现亩产700公斤的目标,4年过后,水稻平均亩产又增至800公斤。仅仅46年,我国水稻的亩产量整整翻了一倍,不由得令人惊叹杂交水稻的优越特性。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农民们种地都是需要缴纳赋税的,换句话说,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地一年所积攒出来的粮食,有一部分必须上交官府,其余的部分才能算作自己的。
现如今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农民种地不但不需要缴纳赋税,而且还能得到国家下发的补贴,在生活上称得上是毫无压力。可如此一来,一个问题出现了,相比于大量补贴农民所用的资金而得到的粮食,从国外进口粮食的费用却低了不少,国家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如此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中秘密又会是什么?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袁隆平曾被盛邀参加此次活动,在记者招待会中,不少记者都带着崇敬的心情前去采访袁隆平,并提出了不少关于粮食产业的相关问题。
有记者就国内种植粮食成本与进口粮食价格对比的问题,对袁隆平进行了提问,并想听听袁隆平院士的看法。而袁隆平院士的回答却发人深省,他说:“粮食安全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国家安全就很难得到保障,在与外国出现纠纷时,很容易被卡住脖子。”。

袁隆平的这句话,道出了国际大形势,也同样道出了他一生坚持水稻研究的理由。袁隆平院士的眼光非常长远,在如今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人只能“将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手中”才是真正的王道,正因如此,粮食安全也是我国大力发展的重要课题。
小编相信,在所有国人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各方面建设都会在未来迅速提高,届时中华儿女也一定会以独特的姿态屹立于民族之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