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了【写给孩子的一封信】有奖征文活动
兰: 你提到关于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位年轻父母,如何将子女培养成才还是个重大问题。因此,特就你谈到的几点回复如下: 目前,你孩子两岁,是正式开始学习和认知世界的关键时候,父母能否正确引导启蒙,也是孩子迈开人生的重要第一步。 针对目前社会各种现象,我初步分析部分家庭教育失败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1、溺爱。 如今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父母和爷爷奶奶对孩子,生怕伤到一根毫毛。对待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处处关心备至,有的家长孩子十多岁了还每天把洗脸水端到他的面前,甚至还有的家长每天要帮孩子洗脸、洗澡,这样,不是好了孩子,而是害了孩子。俗话说,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孩子不经过生活的磨砺,只能是变得越来越懒,依赖性越来越强。 2、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现在,农村年轻父母为了生活都在外务工,真正看管孩子的都是爷爷奶奶。然而,老一辈由于文化普遍不高,对孩子辅导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对待孩子也只有任其自然,这样缺乏相应的引导,从而导致孩子越来越偏离人生轨迹。 3、上行下效,缺乏自律。 虽然很多家长对孩子看起来要求很严,可是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却早已抛之脑后。比如:有的家长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却坐在一边不停玩;让孩子用心读书,自己在旁边看电视或在客厅卡拉OK,这样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吗?我们说,身教重于言教,自己不能做到怎么能让孩子做到呢? 4、口无遮拦,不断加持负能量。有的家长说话从不讲究分寸,不讲究对孩子是否有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长期让孩子生活在那种环境中,自然也会潜移默化受到一定影响。我们说,写文章要有正能量,那么在一个家庭里也一样。比如,有一位家长经常喜欢,在孩子面前提到过去受到哪些人欺侮,哪些人专门喜欢干哪些偷鸡摸狗的事,很少听到过她提及哪些人在社会上做了好事有益的事,也不懂得如何让孩子向正面人物学习。孩子自然接受负面影响就越来越多,这样,怎么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人才出来呢? 因此,环境育人,这话不是凭空而来,我们每个家长都必须懂得其深刻道理所在。 5、暴力 受传统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影响,部分家长仍动不动就是对孩子拳打脚腿,缺乏科学引导。他们认为只有那样孩子才能规规矩矩顺从父母的一切。殊不知,如今随着科技发展,孩子接触面越来越广,家长越是那样其叛逆心就越强。因此导致的悲剧在全国各地也不少。昨天,附近一位孩子母亲批评了几句,中午就已经离家出走,至今仍不见身影,父母及家人现在已是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到处寻找。这就是暴力产生的结果,不得不给我们以警醒。 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和教育孩子呢? 我觉得除了以上几点要注意之外,还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给自己充电。具体做法: 1、 培养孩子的情商。 可以通过走亲访友或其它游玩的形式,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父母、热爱亲人的情感。 2、 培养孩子的兴趣。 让孩子对自己注意的目标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今后才有学习的原动力。 3、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父母爱孩子要适可有度,不能包办一切,让他从小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完成。实在有困难可以请父母或他们帮忙。 4、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小必须让孩子养成对任何事情有规律作息,不能随心所欲,该起床就得准时起床,该洗脸刷牙就得认真做好,父母不能放纵。 5、 懂得社会礼仪和社会约束。 对自己关心的人要懂得感恩,使用文明用语。对社会有害或对自身有危险的事情教育孩子坚决不做。 6、 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从小克服懒惰、依赖的思想,要勤动手、动脑、动口,但不失规范,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道理。 7、 人生理想目标的定位。 可以通过讲故事或做游戏等,有意识地选择培养孩子的人生观和理想精神。 8、 培养敢于吃苦、乐于助人的品质 未来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还要培养好孩子与他们之间的友谊,关在笼子里的鸟儿,目光还是有限的,因此,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弱势群体。 好了,培养一个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要有长期的决心和耐心。希望你们针对孩子的特点多加研究,只要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我认为都可以采用。世上没有现成固定的方法,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发展,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 祝: 愉快! 爸爸 2019年8月 ![]() 天涯共暖/原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