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三陵里的地下斗争

 轻风无意 2019-08-12

位居九五之尊的皇帝,生前掌握着王朝最高的生杀大权,而身后究竟与谁人合葬,却不完全由他们作主。这,究竟是先帝们无可逃避的悲剧,还是嗣君们无意造成的反讽?

十三陵里的地下斗争

十三陵里的裕陵,是明英宗朱祁镇的魂归之所。关于英宗驾崩前后的事,《明史》所记甚详。跟着史料,把目光拉回到天顺八年,也就是公元1464年的正月,那时的北京紫禁城,正被一种肃杀的气氛所笼罩。

朱祁镇卧在病榻上,奄奄一息。感受过“土木堡之变”中沦为俘虏的屈辱,品尝过“夺门之变”后顺利复位的风光—这个经历了大起大落的男人,正平静地走向生命的终点。

后宫之中,几位年轻的妃嫔,脸色惨白。看来,她们已经知道了皇帝的病情以及即将降临在自己身上的厄运……

明太祖朱元璋死后,曾为他侍寝的四十余名妃嫔,全部殉葬于南京孝陵。明成祖朱棣驾崩,则有妃嫔三十多人(一说十六人)殉葬于昌平天寿山脚下的长陵。此后,仁宗的献陵、宣宗的景陵,分别有五名、十名妃嫔殉葬。

按照这个惯例,英宗的不少妃嫔,特别是没有生育过孩子的,注定难逃一死。没人知道,这个垂危的天子在病榻上想起了什么。英宗召唤皇太子以及太监牛玉等人近前,做出了临终的抉择:“殉葬非古礼,忍者所不忍。众妃不要殉葬!”于是,妃嫔们逃过一劫。而英宗,也孤零零地葬入裕陵。

英宗终结了明代血腥的“妃嫔殉葬”,然而,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这只是新麻烦的开始:裕陵合葬皇后的人选,竟成为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让他在死后也不得安宁。

十三陵里的地下斗争

四年后,钱太后去世。按理说,她应该被葬入裕陵,与英宗合葬。但偏偏有人不同意。

钱太后是明英宗于正统七年(1442年)册立的皇后。“土木堡之变”中,英宗被瓦剌俘虏,钱皇后不仅倾尽自己宫中的私财,想方设法营救英宗,且每晚都“哀泣于天”,久而久之,竟哭坏了一只眼睛。或许是感于钱氏的一片真情,英宗病危时留下遗命:“皇后他日寿终,宜合葬。此言俱要遵行,毋违。”大学士李贤将这番话记录下来,成为白纸黑字的证据。

遗憾的是,钱皇后并没有给英宗留下子嗣。英宗生前所立的皇太子,是周贵妃的儿子朱见深。英宗去世后,朱见深即位,是为明宪宗。新皇帝一上台,便马上把自己的母亲周氏尊为皇太后,绝口不提钱氏。好在大学士李贤、彭时等人据理力争,他才勉强答应“两宫并尊”。

无夫无子的钱太后,整日里悲悲切切,孤苦伶仃。但即便如此,还是招致了周太后的嫉恨。因为一旦钱太后死了,英宗生前的“合葬”旨意就会变成现实。而在英宗之前,太祖的孝陵、成祖的长陵、仁宗的献陵、宣宗的景陵,都是“一帝一后”合葬。这样一来,永伴先帝长眠的,将只能是钱太后。纵使周氏生前春风满面,死后也将永远低钱氏一头。

果不其然,成化四年(1468年)六月,钱太后逝世,周太后明确反对将她葬入裕陵,并授意宪宗“别卜葬地”。如此一来,孝顺的宪宗陷入了两难之境:他既不敢违背母亲的意志,又不敢违背父皇的遗愿。在进退维谷间,他先后召见多位重臣商议,得到的意见很明确—应该马上将钱太后“合葬裕陵”!

然而,宪宗依然犹豫不决,又召集群臣廷议。在吏部尚书、礼部尚书的主持下,近百名大臣廷议的结论,仍然是力主合葬。此后,又有多名大臣先后上疏进谏,宪宗不但不予采纳,反而下旨,有意选择其它地点埋葬钱太后。万般无奈之下,朝中百官只得“哭谏文华门”。

那是极为骇人的一幕:文华门外,百官痛哭,震天撼地。明朝历史上,百官拜伏于宫门前据理抗争的事先后发生过十余次,文华门哭谏首开其端。官员从巳时(上午9到11点)一直哭到申时(下午3点到5点),皇帝终于妥协,同意将刚刚过世的钱太后葬入裕陵,与先帝合葬。

得到皇帝的承诺,跪了一天的官员们心满意足地离开了。但接下来发生的一切,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十三陵里的地下斗争

成化四年(1468年)九月,钱太后入葬裕陵。然而,她并没有和丈夫明英宗葬于同一墓室,而是居于裕陵的左配殿,此处的隧道也不通向英宗所葬的后室。对此,《明史·后妃传》有一个冠冕堂皇的解释:“九月,葬裕陵,异隧,距英宗玄堂数丈许,中窒之,虚右圹以待周太后。”原来,右配殿是为周太后准备的。

将钱太后葬入左配殿,并不符合明代帝后的丧葬礼制。无论从明代文人的记载,还是从对定陵的考古发掘来看,明代帝陵中,无论葬入几位皇后,一律均与皇帝合葬于后室。像钱太后这样,孤零零地埋在左配殿的,是唯一的一例。

而周太后死后真的埋进了为她“预留”的右配殿吗?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而裕陵地宫的真实情况也无从知晓。我们只知道,周太后很长寿,甚至比儿子宪宗还多活了十七年。明孝宗即位后,她又被尊为太皇太后。直到弘治十七年(1504年),她的生命才走到了尽头。

明孝宗在料理丧事期间,曾在便殿向大学士刘健、谢迁、李东阳出示了裕陵地图,感慨“这样的设计不合礼制!”原来,裕陵左配室的隧道虽然不通于后室,但右配室的隧道却是可通的。显然,周太后早就留了一手:即便不能与英宗合葬于后室,而是屈尊于事先向群臣“许诺”的右配殿,却因为有隧道通往后室,在形式上还是离英宗更近。况且,隧道的情况外人难以知晓,表面上看反而是自己甘居“右下”,更可以流芳百世了。

孝宗本欲打通裕陵左配室的隧道,但由于阴阳家担心开启后会惊扰地下神灵震动地脉,而只得作罢。最终,与英宗、钱太后一样,周太后也长眠于裕陵。

在明代,先帝生前没有册立为皇后、死后却葬入皇陵地宫的,她是第一个。此后,嗣君的生母即使没当过皇后,一旦被尊为皇太后,一般也能葬入明陵。由此,裕陵开创了明帝陵中“一帝多后”的合葬形式。

十三陵里的地下斗争

裕陵的“一帝多后”仅仅只是个开始。宪宗朱见深的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十二月十七日,这座尚在营建地面建筑的陵园,迎来两具灵柩:一个属于是年八月刚刚去世的明宪宗;而另一具里,躺着一位曾经的皇妃—出人意料的是,此人并不是正月去世、深受宪宗宠爱的万贵妃,而是十二年前凄凉离世、几乎被人遗忘的纪妃。

成化五年(146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明宪宗来到内藏(宫内的仓库)。宪宗问负责的女史这里内藏的各种情况,她都不假思索,对答如流。翻开她平日做的帐目,虽然都是些事项和数据,但那娟秀的字迹中,透出的却是聪慧与灵气。

也许,二十三岁的宪宗看惯了比自己年长将近二十岁的万贵妃,而此时,一个妙龄少女的出现,让他的心头泛起一丝涟漪。当晚,宪宗就与她在一起,这个后来封为纪妃的女子不久就怀孕了。

当时,年过四旬的万贵妃恃宠而骄,由骄而生妒。她生怕其他嫔妃生下男孩,抢走自己的风头,因此,但凡发现有人怀上龙裔,便想方设法“皆治使堕”。

听说纪氏有喜,万贵妃大怒,派宫女前去处理。或许是同情纪氏的处境,宫女去了一趟,回禀万贵妃说,纪氏并未怀孕,只是得了一种肚涨的病。而万贵妃竟然相信了,遂将纪氏打发到安乐堂。安乐堂不在紫禁城中,而在玉熙宫(今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西北侧,主要用来安置无权无势、病重垂危的太监。

次年七月,纪氏生下了一个男孩。宦官张敏、被废的前皇后吴氏等人,和纪氏一起,瞒着万贵妃,也瞒着宪宗,秘密地养育着这个孩子。

接下来,面对惊愕的宪宗,他将这五年来的秘密一一道尽。宪宗立刻派人到安乐堂迎接皇子。看到来人,纪氏仿佛预感到自己的命运,抱着儿子,潸然泪下:“你去吧,我可能活不了了。”宪宗见到儿子,大喜过望。次日便颁诏天下,立唯一的儿子为皇太子。

母以子贵,纪氏遂移居永寿宫。万贵妃得知纪氏再度受宠,据说气得日夜怨泣,大骂:“一群小人骗了我!”这年六月,纪氏暴病身亡。有人说,是万贵妃害死了她;也有人说,是她自缢而死。不久,宦官张敏也悄无声息地吞金自戕。

纪氏死后,被谥为淑妃。和明朝的许多嫔妃一样,她被埋葬在京西的金山。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宪宗驾鹤归西。历尽坎坷的皇太子,终于继位,是为明孝宗。孝宗尊生母纪氏为孝穆皇太后,并将她的灵柩由金山迁出,与宪宗一起葬入茂陵。纪氏,最终以太后的身份和宪宗相伴长眠。善良的她,笑到了最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