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zpin 2019-08-12

茶,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且不论它的悠久历史,历朝历代的人都对茶有着深深的迷恋。“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在这一碗小小的饮品中,充满了诗性、人情与哲思。

周作人先生曾这样描绘喝茶的意境: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拥有一间茶室无疑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在这样的一个空间,有所思、有所感,以茶会友,畅叙幽情,那是一种温暖的遇见,亦是一种久违的放空。

令人玩味的茶器,沁人心脾的茶香,发人深省的哲思,在茶室这一小方宇宙之间凝结、碰撞和升华。

茶室之韵

Teahouse of rhyme

茶室的韵味自然先来自于品茗的香气,绿茶清甜,红茶香浓,普洱醇厚,每一种茶香就像是它的性格,在茶室中弥散、飘荡,像精灵一样穿越过你的身体,挑逗着你的味蕾和嗅觉。

茶之味,是一种越品越醇的甘甜,是一种复归平淡的绚烂。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平仄 | 清韵茶桌茶凳

茶室的韵味还体现在一桌一椅所陈设出的格调与风度。简约而修长的椅凳,散发出古雅的气质,静心安坐,抚桌捧茶,仿佛穿越历史的缝隙,散发出一缕幽香。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平仄 | 大漆茶桌茶凳

摄人心魄的朱红案面,来自于天然采集的大漆,一天一道,直至百道。髹涂的过程,既是时光的历练,又是人与漆、人与自然相处的过程。

东方美学的意境与西方美学的韵律在这个无声的空间里交融。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平仄 | 大漆茶桌

茶室之器

The teahouse is

花笺茗碗,云影波光。走进一间茶室,桌上摆满紫砂壶、茶杯、茶盏、水方、盖置、茶匙这些玲琅满目的器物,从温具到置茶,从冲泡到品茶,每一件器物都赋予喝茶一种仪式感的存在。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在这样的仪式中,让身体得以放空,让心灵得到洗礼。

而这些陪伴人们走过一段段时光的器皿也都会被赋予不一样的意义。从泥土到茶壶,从打磨到茶盏……人、土地和生命紧紧地交织在了一起。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花器亦是茶室中最不可缺少的器物,海棠脉脉,芳草萋萋,在花道中感悟生命的绽放与凋零,宇宙的循环与更替,这是一种气度,亦是一种境界。

插一株花蕊,等待着它的绽放,烹一壶茶,看茶叶在水中慢慢舒展,茶与花,一起见证自然的百态。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平仄 | 犀皮漆花器

茶室之道

The way of tea

坐禅看佛家,品茶知天下,花室尽芬芳,袅袅余烟香。自古道“禅茶一味”,苦中有甘,舍中有得,静虑中自有参悟。品茶的时刻也是参禅悟道的过程。

茶之道在于静,饮茶须细细品味,以求环境与心境的清净、安谧。参禅要专注于精进,讲求澄心静虑地体味。禅与茶的结合,是一种"明心见性"的意境。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茶之道在于敬,禅宗曰 “万物皆有佛心”,众生平等,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体谅和尊敬。

古代《茶诗》云:“虽是草木中人,乐为大众献身。不惜赴汤蹈火,欲振万民精神。”洽若一枚茶叶,只有投入沸水,将小我提升为大我,将大我转化为无我,才能留下一份经久弥醇的余香。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茶禅一味”体现的还是大乘佛教悲智双运、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真谛,这也是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杯清茗酬己,一盏与知音对饮,拥有一间茶室,可自省可论道,人生至境也大抵不过如此吧!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END

文化 | 茶室之美,美在澄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