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些名家的书法碑帖适合写入展作品?

 对岸合欢树 2019-08-12

现在的书法展览,流行的东西一阵一阵的,一段时间“二王”大行其道,一段时间“黄风”盛行(黄庭坚风格),一段时间“明清风”当道。

就书体而言,章草流行了一段时间,小楷流行了一段时间,魏碑也流行了一段时间。

今年的第十二届国展不知又会流行什么?

但总的说的,如果你的作品中只有一家风格,那是临帖,最多算个集字,这在国展中是不会入展的,国展选拔的是融会贯通的作品。

我们来看看下来这张作品吧。这是第二届楷书展的一件入展作品,从中你看到了哪些前贤书家的影子?

这件作品,兼容了欧阳询行楷、颜真卿大楷、魏碑三者的风格!

上联开始的“赤壁”二字,用了一粗一细的对比,“元”字用了枯笔,“推”字在上联的中央,用魏碑的书写方式,使其显得厚重。“苏”字突然把字写大,为后面“子”的收缩与厚重作铺垫,“子”字笔画少,写粗缩小就不会显得突兀,“赋”字用行楷完成。

下联的创作,与上联反道而行,形成对比。首字“黄”用枯笔;“金”字则重墨写成,“难买”二字用了欧阳询行楷,且“买”用了枯笔。“右”字用魏碑的写法,仍然把字缩小;“军”字写了颜真卿《勤礼碑》的风格,两个厚重的字稳住了下联;最后一字写了欧阳询的行楷。

题款,上联右边用小楷写了一段楹联的基本常识,左边用欧阳询行楷把释文写了出来,上下字间距拉开,落款也要作对比,下联继续用欧行楷书写。

这样的作品也许不成熟,也许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但从学术上讲,应鼓励这种尝试。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