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貌可以老师教,但教养只能父母给!(值得收藏)

 上海海文 2019-08-12

1

英国王太后曾说:教养是皇室存在的一个象征。

1793年10月16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上了绞架。

在被推上断头台的时候,她不经意间踩到刽子手的脚,于是说:“对不起,您知道,我不是故意的。”

就这样不经意的一句话,玛丽让在场的所有人肃然起敬!

政治家米拉波说:玛丽是当时凡尔赛唯一的“男子汉”。可以这样说,她在被关起来的一年里 ,始终保持着王后的尊严。

有人说,浮在表面的是礼貌,刻入骨髓的是教养。如果说礼貌可以装出来,那教养,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情况,都是始终如一的。

作家夏衍临终前十分难受,秘书看到后说:“我去叫大夫!”话音刚落,夏衍突然睁开眼睛:“不是‘叫’大夫,是‘请’。”

随后,夏衍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他的教养一直保持到生命的最后。

礼貌可以老师教,但教养只能父母给!(值得收藏)

2

成都2号线上,一个小男孩和妈妈一起做地铁,中途有位阿姨带宝宝上车,小男孩主动让了座。

礼貌可以老师教,但教养只能父母给!(值得收藏)

礼貌可以老师教,但教养只能父母给!(值得收藏)

3

上学路上,男孩看到一辆辆瘫倒的自行车,默默得把它们扶了起来。

礼貌可以老师教,但教养只能父母给!(值得收藏)

相对来说,教养就不太一样,它是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个人经历长期作用的结果,父母起关键作用,而且需要先融入内心,再由内向外体现,因此更为可贵!

礼貌可以老师教,但教养只能父母给!(值得收藏)

4

还记得李天一吗?

礼貌可以老师教,但教养只能父母给!(值得收藏)

更为可怕的是,李天一曾多次犯事,李双江夫妇只想着快速收尾,从来不正视孩子的问题,也不顾及受害者的感受。

这样的父母最终害了孩子一生!

礼貌可以老师教,但教养只能父母给!(值得收藏)

5

有人问:怎样培养有教养的孩子?

这种品质是融入血液、刻入骨髓的,没有捷径,也没有奇招。

孩子的教养,不来自说教,也不来自一条条的行为规范,更不来自周围的人,它主要来自孩子的家庭,特别是父母的一言一行。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则,父母也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