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婺源婚俗

 南山乔松 2019-08-12

婺源婚嫁习俗

文/南山乔松

婺源属古徽州六县之一,是大儒朱熹的故乡,为徽州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素有茶乡书乡美誉。这里崇尚礼法,文化底蕴深厚。其中的婚丧嫁娶,既得历史传承,又有新时代创新,已经形成一整套风俗习惯。各乡镇略有差异,但总体相同。

01 做媒

古代婚姻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全是父母包办,与其说是子女婚姻,不如说是父母再婚。

男方父母看中女方,备好礼,然后找媒人去说合,女方父母同意即可。从来不关注子女意见。

双方父母均同意外,走过场似的跟子女吱一声。可怜好多女方根本没有见过南方一面,就被定了终身。

恋爱,对青年男女来说,在古代是个奢侈品。

对于父母安排的婚姻,子女同意尚好,不同意也没有办法。比如《孔雀东南飞》中,子女想反抗父母意志,结局只有是死。

古代婚姻,女方父母和子女对男方印象,全凭媒婆一张巧嘴,海吹胡说一番。上当受骗者,常见得很。

但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反抗徒劳,只有逆来顺受。

古代婚姻还讲究门当户对。当然,那对有钱有势的人家有用,穷人家不但子女,父母也没有什么选择余地。

而且,在我们隶属徽州的婺源,童养媳状况多如牛毛。童养媳的命运多悲苦。

新时代,都流行自由恋爱,至少是相亲。总算婚姻幸福的概率增加。

02 看八字

如果第一步完成,接下来便是“换庚贴,合八字”,即互换生辰八字,看看八字合不合,是否相冲。现在说的“八字没有一撇”就是这么来的。

现在年轻人喜欢看性格、星座这些舶来品…有些纯粹好玩而已,有些沉迷。而另外一些素质较高的年轻人则关心三观是否相同。

03 脱家第

脱家第,也叫察人家。如果双方八字相合,接下来就是女方去察看男方的家第。

家第,古代指家风,或称门风,即对方的家庭渊源。一个家庭的家风传承确实是很重要的。

现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决定一切,女方关注点已经从家风转向家底,即男方经济状况,比如房屋,工作,收入等。家底殷实的则喜上眉梢,家底薄弱的则不满意。

女方去男方脱家第,通常女方一大帮亲戚去,男方除了给女方一个大大的红包外,还要给女方亲戚每人一个红包。当然,如果以后婚姻不成,这次的红包是可退的。

04 下定

下定就是订婚。八字合了,家底也察了,红包也拿了,则拿人的手软,女方应该同意婚姻了,于是就正式把婚姻大事定下来。

男女双方把兄弟姐妹、姨姨姑姑主要亲戚喊到一起,摆几桌酒席,宣布一下他们的关系。

这道手续在古徽州很重要,徽州人“十二三岁,往外一丢”去经商,以后南方长期在外面经商,下定可以让那些虎视眈眈的男人对女方死心,少去打主意!

05 送日子单

下定以后,双方家长就正式商谈结婚大事了。

细节很多,比如礼金,嫁妆,婚期等,讨价还价。这是一场拉锯战!往往要经过数次协商和谈判。甚至双方谈毛了都有。

一切商定好之后,男方会把婚期安排正式送上女方家,这就是送日子单。

在这场拉锯战中,从古至今,不知夭折了多少婚姻。元凶就是彩礼。多了少了,争论不休,严重的拳脚相向、反目成仇都有。

06 办嫁妆

婚期一确定,马上进入实施阶段,首当其冲的就是置办嫁妆。

以前流行老三样: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接着是流行送三金: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再后来就是三金加全套家电。现在流行三子:房子,车子,票子。

古徽州婺源婚俗中,子孙桶,澡盆,被子。这三样是女方必备嫁妆。

置办嫁妆的过程是一场争吵拉锯战。首先是双方家长就彩礼吵吵,其次是男女方就嫁妆的质量与款式吵吵…总之,清官难断家务事,总有扯不清的鸡毛蒜皮。

07 恭喜/送嫁

古徽州婺源,男方娶亲,亲戚朋友送礼叫“恭喜”。女方出嫁,亲朋好友送礼叫“送嫁”。

恭喜,一般送被面床单,红腊烛一对,上面放天竺叶两枝,金双喜字一个。舅舅外加一条“祝”,就是一块红布,上面写恭喜祝贺。

东家收下礼物要一一登记清楚,并在被面里放一张红纸条,写上名字区分。

送嫁,一般送的是日常家居生活用品,实用型的,比如热水瓶,皮箱,火桶,脸盆毛巾,蚊帐等,各式各样。

08 婚礼布置

结婚前几天要布置婚礼现场。首先要挂“祝”,这个位置不能错,舅舅布祝最大,要挂上门头。

客人来喝喜酒时,都会仔细看自己的布祝挂在什么位置,一旦出现差错会生气。

一切布置妥当后红彤彤,满堂红,气氛顿时浓烈起来,煞是好看。结婚就是图个喜庆、热闹。

大门和后门上贴的大红双喜字告诉所有的人:我家要办喜事了!

09 担桶

古徽州婺源的担桶,就是把女方置办的嫁妆抬到男方。

担桶用的是一根根的红木杆,故叫“杆”,杆数越多,一,女方家显摆,气派,有面子!二,女方父母表示对女儿的爱护,潜台词是要求未来女婿要呵护自己女儿。三,告诉男方整个家庭,我家有实力,以后不许欺负我女儿!

担桶时,女方全村人出来观看,指指点点,窃窃私语。一路上,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到了男方村口,男方派人来接杠,交接一个发一个红包,又是一番热闹。

10 新娘酒

婚礼布置好了,婚房准备好了,嫁妆已经到位,马上进入结婚正式程序了——接酒,办喜酒。

女方家先一天大宴宾客,正式向大家宣布女儿出嫁。

这天晚上,男方家会来接亲,女方所有亲戚须全部到场,新娘要挨个哭着辞行。

结婚喜酒要敬酒。酒过三巡,当厨房端出鱼时,就说明敬酒开始了。

这是一条整鱼,一般是我们婺源的特产——荷包红鲤鱼,生的,碗装,上面放一枝天竺叶,往上门头的香溢桌上一放,敬酒开始。

以前办喜酒时会请“鼓吹”(即唢呐)来热闹热闹,每一样菜出来,或敬酒开始,鼓吹都使劲吹。现在鼓吹已经很少甚至没有了。

敬酒由父母开始,然后按辈分依次。先敬上门头一桌,然后敬其他桌。

上门头必须是八仙桌,这一桌最重要。敬酒的人手抱酒壶,站在下门头,朝上门头深鞠一躬。这时一桌人全体起立。先敬上门头,然后按一顺敬下去。敬酒完毕,一桌人才能坐下继续吃喝。

正宗的敬酒比这要复杂得多。八仙桌,八个人,必须一个个敬。八个人的大小必须分清楚,顺序不能错。敬每一个人时,先要鞠躬请起,然后敬酒,完了再鞠躬请坐。

这个复杂的敬酒程序一般只有讲究人家的父母才做,其他人觉得繁文缛节不愿意。

上桌敬酒规矩多,下桌敬酒则随意得多。

另外,请新娘酒时,全部女方敬酒。同样,请新郎酒时,全部男方敬酒。

新娘酒结束后,新娘要梳妆打扮。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一身红,红衣红裤,喜气!

以前梳妆打扮都是父母来帮女儿的。现在新娘则穿婚纱比较多婚纱店了,而且梳妆打扮交给婚纱店一条龙服务。

打扮好了,就等待晚上男方来接亲,出嫁。

11 新郎酒

新娘家办喜酒的同时,男方家也大宴宾客,向大家宣布儿子结婚娶媳妇了。

并且晚上要接新娘子进门,男方所有亲戚均要全部到场,未来的儿媳妇要挨个跪拜认亲。

12 扑亲

古徽州婺源的扑亲,就是男方家派人去接亲。接亲是婺源婚俗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意思的一环。

接亲的人叫“扑亲客”。扑亲客人数不定,一般3-5人。领头的这个人必须能说会道,办事稳重,最好酒量也是杠杠的。

扑亲客接亲要挑桶,漆成红色的谷锣桶,这种谷锣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有盖子。

桶里装有面条,鸡蛋,小红鲤鱼2条,还有一份请舅柬。请舅柬是毛笔在红纸上书写的请柬。所有的东西用红纸条缠绕,鸡蛋染红,还要马灯2盏。

鸡笼里要放一只雄壮的公鸡。接新娘的时候,新郎是不去女方家的,就用公鸡代替。后面,女方父母会在鸡笼里再放一只母鸡和两个鸡蛋,寓意夫妻双方一同回来,还预祝夫妻生对双胞胎。

男方接亲队伍一路打爆竹,告诉一路上的人家:我家结婚了,与众乐乐。

13 开门

扑亲客一到女方村口,就放3个双响炮。意在通知女方,接亲队伍来了,请做好准备。

这时必须严格扑亲客次序,拿马灯的在前,然后是提鸡笼的,再就是挑桶的,其他人在后随行。这时开始,一路鞭炮不能断。

扑亲客来了,女方家门紧闭,意思是说:我家闺女哪能那么随意就跟你们走了。于是扑亲客就在门外不停地放鞭炮,表示出诚意,女方才会考虑开门。

有刁难的人家,鞭炮放完了还不开门。于是扑亲客无奈,马上去买爆竹,接着放。也有女方家长好讲话的,或恨嫁的,或新娘子很中意对方的,会适可而止早早开门。

开门之前,扑亲客要往门缝里塞个开门包。如果对方把开门包从门缝里退出来,扑亲客则要立即加大红包,再塞进去。一般会2-3个来回。

女方指定好了小孩去接开门包,一般是新娘的外甥女。

14 吃扑亲酒

好不容易女方家开了门,扑亲客心里暂时舒了口气,落座,先喝茶。

婺源是茶乡,客人来第一件事必定是泡茶。然后是吃子,“子”就是鸡子,即鸡蛋。每人三个水煮蛋,加白糖。

趁间隙,扑亲客要给女方家里所有的人发一通烟,还要拿出几个红包,发给帮女方家做事的人,比如做女红的,端菜的,厨师等。一般女方会有人带着扑亲客去发。

歇得差不多了,然后就是吃扑亲酒。这个酒不容易吃。

女方家会请来几个酒量好,在地方上有名望,又能说会道的人来陪扑亲客喝酒。说是来陪酒,实则是准备在酒桌上较量一番。扑亲客代表男方家,人生地不熟,要是酒量不好,就糟糕了。

双方能说会道、酒量杠杠的人碰一块,针尖对麦芒!总之,就是女方想把扑亲客弄醉,所以这个环节故事特别多。

有时,扑亲客喝醉了出洋相,回去落个埋怨的。有时,女方那边的陪客喝醉了,扑亲客回去有资本一顿吹牛的。还有在酒桌上双方言语不合,误了接亲大事的。

反正,扑亲客很难做。适合做扑亲客的全才越来越难找,而合适的人则越来越不愿意做这吃力不讨好的扑亲事。

15 辞堂

辞堂的堂不仅是父母,还包括家族祠堂。以前家族都建有祠堂,还供有牌位。

新娘先到祠堂里辞别祖宗,祭祀先人,痛哭流涕。现在的辞堂就是辞自己家的上门头。

然后,新娘再回房间,换上红鞋子,再出来挨个向亲戚苦着辞行。

16 哭嫁

这是古徽州婺源婚礼中一个小高潮!女儿马上要出嫁了,辞行时,大家依依不舍。

新娘由人领着先向父母下跪辞行。女儿是娘的心头肉,出嫁了不舍,于是母亲就哭。这个哭又像唱,故称哭嫁。

囡呢,囡啊!一树杨梅个个红,一树桂花枝枝香啊。囡呢,囡啊!一根金竺打到杪啊,糠箩跳到米箩里啊,拨开乌云见青天啊…

这种民间小调相当感染人,娘哭唱得泪流满面,新娘子也梨花带雨。哭唱声音越大,时间越长,说明母女情深。

现在婺源很难看到这种正宗的哭嫁了。

然后是挨个下跪辞行。长辈依次要送个红包给新娘,并说些吉利或祝福的话。也有姐妹情深的,也会抱头痛哭。

哭嫁,有真哭的,把女儿拉扯大不容易,就这么出嫁了,做母亲的心里空落落的,悲从中来,动了真情。也有假哭做样子的。

17 出门

哭嫁后,新娘由父亲或兄长背上太师椅,然后头上盖上红布,等待吉时一到发亲,即新娘出门。

吉时一到,爆竹声声。这时扑亲客背起新娘,伴娘手里高高举着一把大红伞。出门顺序是:马灯,新娘,子孙桶,被子,皮箱,挑桶人,其他随意。

发亲吉时是根据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而推算选择的时间,有晚上发亲的,有半夜发亲的,还有凌晨发亲的。不一定。

18 背新娘

新娘从出门到男方家,全程新娘双脚不能沾地。古代新娘用轿抬。后来,轿没有了,就是背,故叫背新娘。

遇上男方和女方家离得远的,扑亲客就换着背。还要备个方凳,背新娘的人背累了,就让新娘站在上面,休息一下或换个人来背。

其实规矩也没有那么讲究,有新娘不喜欢扑亲客背而自己走的,也有扑亲客劝新娘自己走的。现在一般都安排汽车接送。

19 进门

新娘进门也要讲吉时,先到就要在外面等。

吉时一到,新郎自己背新娘进门,特殊情况才派别人背新娘进来。

新娘进门时,男方家人已经全部躲起来,以防冲了热面而日后发生口角,这时由“孵鸡嫫”端水给新娘洗脸。

洗完脸后,大家才出来见面。

20 识亲

新娘到了新郎家,要认识新郎家人,这就是识亲。

这时,把太师椅搬到下门头,太师椅面前放个红蒲团,开始识亲。仪式感很强。

新郎所有的长辈,以家为单位,由长到幼依次在太师椅上坐定,然后新郎新娘跪拜认亲。每认一家,男性长辈给新郎一个红包,女性长辈给新娘一个红包。

现在识亲时,简化不少,长辈们也不坐太师椅了,就笑眯眯地站着。新郎新娘也不跪拜了,就站着拜。

识亲结束,随即端上来一碗红枣鸡蛋桂圆莲子羹,由新郎喂新娘吃,一人一口轮着吃,意为早生贵子,连生贵子,富贵圆满。

吃完就让新娘在婚房里休息。鸡笼里一公一母两只鸡要放在床底。此时,小朋友会跑到新房里看新娘。新娘就把红袋里的粿子分给他们,还会发喜糖和喜烟。

以前有子孙桶,则会找一个男孩子在子孙桶里拉一泡童子尿,发个红纸包和五个红鸡蛋。

20 请新娘

请新娘酒可是相当隆重,男方家会安排一桌子美女作陪。请的客人都是清一色的女眷。

每桌都要摆个桌合碟(即果盘)。桌合碟必须有一个尖角正对着上门头。桌合碟里瓜子糖果等粿子品种繁多。

鞭炮齐鸣,酒席开场。先吃桌合碟里的粿子,然后上几样水果:苹果、桔子、香蕉。果子和水果吃得差不多了,开始上菜。

第一道菜,糊豆腐,象征着全家团圆,一团和气。

然后是四样点心:子糕、粿粽、滑汁粿或清明粿、鸡子(即白水蛋)。

然后是四蒸:粉蒸肉、粉蒸鱼、粉蒸鸡、粉蒸猪脚或兔肉。

然后是四炒:胡萝卜丝炒肉、辣椒炒肉、茭笋炒肉、芹菜炒肉或大头菜炒肉。

每上一道菜,鼓吹就要吹吹打打奏乐一次,这叫吃一盘吹一盘。

十二道菜上完,接着上荤菜:块肉、肉粿、炖鸡、炖蹄䠙…

同样,鱼一上,就开始敬酒了。敬酒过程与规矩见上,在此不再重复。

边敬酒,还边上素菜和汤。汤有两种,一种是甜汤,一种咸汤。

等到婺源特色开胃小菜——酸辣椒一上,意味着酒喝结束吃饭了。酒席也快结束了。

酒席结束,鞭炮震天,鼓乐奏响。每人早已发好一包喜糖。主客互致谢意,握手告别!

21 拜堂成亲

新娘酒白天请了,晚上就是婺源婚俗的最高潮——拜堂成亲!

新郎新娘由“孵鸡公”和“孵鸡嫫”领着,进祠堂祭拜祖宗。现在祠堂由上门头代替。

孵鸡公和孵鸡嫫是婺源婚俗特色。他们不同于伴郎伴娘,一般找一对家庭和谐、大方得体的已婚模范夫妻,由他们给新郎新娘传授婚姻秘诀。

拜堂后马上举行结婚仪式。新郎新娘并排站在八仙桌下方,男左女右,孵鸡公孵鸡嫫分别站在新郎新娘边上,八仙桌上红绸披盖,一对烛台,两根红腊烛烧得又红又旺。

主持宣布:结婚仪式开始,鸣爆,奏乐。大门口的鞭炮立马响起。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拜完,主持宣布:礼成,鸣炮,奏乐,将新郎新娘送入洞房!

22 闹洞房

婺源各个乡镇拜堂成亲和闹洞房环节不一样。我们秋口的拜堂成亲环节不知不觉消失来了,它和闹洞房合并一起了。

当晚,新郎新娘站住上门头,香溢桌上燃烧着大红蜡烛,两边各放一只马灯。

桌子上摆满了喜烟,喜糖,粿子。桌子四周围着一圈圈的小朋友,准备抢桌上的东西。堂前站满了亲戚朋友和村里人。

主持人宣布:结婚仪式开始,鸣爆,奏乐。大门口的鞭炮立马响起。

然后是新郎新娘讲恋爱经过。很多大人是来猎奇这个的,年轻人是来学习恋爱经验的。

接下来是在堂前“闹洞房”。大家提出一些游戏项目,让新郎新娘完成。这些游戏,难度逐渐升高。大家看着,笑得前仰后翻。

有时,大家故意让孵鸡公孵鸡嫫给新郎新娘示范。又是一片欢笑。

游戏结束,主持人宣布:礼成,鸣炮,奏乐,将新郎新娘送入洞房!

在一片鞭炮声声中,孵鸡公孵鸡嫫一人拿一个烛台,领着新郎新娘,把他们送入洞房!琴瑟和鸣,幸福一生!

同时在一片爆竹声中,小朋友们一哄而上把桌上的喜糖喜烟粿子抢个干净。有抢得多的小朋友,喜笑颜开;有抢得少的小朋友,哭鼻子。

刚才的游戏就是闹洞房,新郎新娘入了洞房后,后面自然就没有闹洞房项目了。

23 请舅

成亲后。男方家会请老婆舅来吃酒,这就是请舅。

请舅酒规模很小,一般就一桌人,上门头自然是老婆舅坐,男方家几个主要亲戚作陪。

24 女婿回门

成亲后第3天,即“三朝”,女婿回门。舅去接姐夫/妹夫回娘家看看。

这个环节请酒规模也很小,一般就一桌人,女方家请人来陪酒,叫陪新客。酒席结束,舅还要送他们俩回去,叫有接有送。

25 婚礼结束

现在嫌来来去去接送麻烦,把23和24顺序倒过来了:先是老婆舅去接女婿回门,老婆舅送姐夫/妹夫返回时,正好男方家接着请舅。

礼尚往来,至此,婚礼结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