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横劲,什么是丹田气

 昵称9y0W1 2019-08-12

横劲

       横劲是一种全体拧转的裹合劲。起手时有横,入手时有横,身起时有横,身落时还有横,足进时有横,足退时也有横。

周身横劲为先天之横。太极称为周身掤劲,练内家拳即可得周身一丹田,即周身一太极。可护体,兼以虚实、虚灵之用。即变成极善沾粘,吞吐以胸腰,进退以步,此即善化善护之功。

气动即韧,指相互间之运动。即使不动,敌人快速打来,碰着身间架骨棱,亦如中铁骨铁壁,周身亦如皮革(高者),若以此韧劲拳掌臂足,挥向刺向敌手,稍近即可伤之。

       绝劲,称为寸劲。抖劲,称为急刚劲,冷脆劲。绝劲的主要来源在于龟尾之急剧转抖和丹田之气的集聚吐发。抖劲在臀。翻浪劲理很简单,波浪拍岸的劲力很强,但它的劲源并不在其表面,而是起源于大海底部的运动,活跃转化于海洋中层,进而作用于表面,其理就在于此。寸劲不只是外家以掌根沉按人、伤人,而是以柔掌发人,已周身整劲且神气纯,能震身猛抖而发跌人。

       更上即为分劲,功夫火侯更纯故,微颤不见猛烈之形,跌人更妙,故曰沾粘颤。此劲打的是阴阳返复劲,其发人能让人双足同时离地。抖震劲可在一接手以内劲破开对方的手直取要害,而且抖劲还有防守功用可以将来力滑开。

       内家功夫以松柔为本,混身肌肉一紧就松,十秒里有九秒都是松的,如闲庭信步,越战越勇,打个通宵都不累。松是很难练的,腰胯上的肌肉,没练到时,感觉不到,怎么能让它松。脊椎上有很多肌肉,特别是腰下部和髋关节附近的肌肉,在练到之前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练到之后才知道原来那里也是可以动的,而且还力大无穷,内功的力量全是从那几块脊椎上来的。

人体是个大弹簧,就是说的那几块脊椎上的肌肉.这几块骨头有了开合,动起来了,人就能生出胆色,碰着老虎都敢咬一口。龙形搜骨,发劲讲求骨力,髋部也就是腰椎、骨盆上的肌群丹田。中节能够发力,腰胯关节可以开合.周身骨架筋经贯通,丹田力可以顺达周身各个部位,没有内耗,劲路打通。

       丹田区域的肌肉,平时人们根本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除非扭伤了腰,但练到之后就会体会到人身上这几个最死的关节里蕴含着最强的力量,那是原始的野兽之力.真正的本能之力.虎豹奔袭猎食时那种惊人的速度.力量和协调性,都是从这几个部位发动的.有了这种力量作后盾,文人学士也敢沙场一搏.形意拳讲龙虎二气,这龙跟虎,最强的就是脊椎和腰胯,身上有龙虎之能,胆色怎能不壮。

丹田

       丹田发力是指腹腔隔膜以下,骨盆以上的这个球状空腔,得像皮球那么富有弹性(筋膜之功),像钢球那么坚固(骨架之功)。所以内家一脉,首重丹田开合,所谓'一年打死人',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强化训练这个部位。有丹田之开合,才有全身骨节协调一致的开合,有了内开合,才能谈到胸背.四肢的外开合,没有丹田开合带动全身内变,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滔滔不绝翻浪力的。如果不得法,容易把劲挂到胳膊腿上,不易往内里深入。

       圈内打人,圈外推人。所谓圈内,即盘骨发力范围,所谓圈外,即盘骨发力范围以外。力量的终极来源,就是盘骨,古说腰胯只是笼统的讲法,实则只指盘骨,就是用盘骨来打你。这个部位,一女流只要懂得开胯,以盘骨的收束,开张以致旋动来发力,带动通身骨骼出击,那么纤纤玉手一掌打死你不奇。盘骨的发力,外表上看不到,所以对手被打得折肢断臂,仍不知何事。

成人的盘骨,尤其是男人,已经硬化,其构合缝隙的软骨,也已钙化,连成一起,所以成年后才学太极,不易用胯.两年而能会用胯,已经算快。学懂用盘骨运动来发力,还同时要学脊骨的节节用力,节节贯通.由盘骨带动脊骨,再带动四肢筋骨发劲.

       真正的内家发力,内压集中点在腹部,以髋关节带动下半身,腰椎骨节带动上半身的运动带动全身的运动。关键在于腹部的抟气,腰腹肌均衡收紧,内压增大,给腰椎的内动提供一个有力的内在支撑。尾椎的惊乍,以骨盆为轮,脊椎为轴的发力,腰.腹.股肌肉搓动骨盆,力量沿脊椎上升,传至两手.整体的感觉是劲力从尾锥或是叫裆内像龙卷风一样升起来,两腿的筋被抽紧,两只脚不得不抓住地,否则就要被这股力量给带的腾起来.这样练下去,直到力量大的十趾再也抓不住地为止,就会出现《神运经》上的飞腾之功,或叫轻功。像鬼魅一样飘忽,野兽一样协调的身法。

       内家暗腿就是指开发出这种力量后,贴着地走就是步,脚一离地就是腿,力量来源于腰际.所以有前辈能做到手足打法互换.但这种用力方式,对身体的综合要求极高,首先是周身筋膜(胸背腰腹裆胯)的拉伸量,再有就是骨节间关节囊的韧性强度,要达到内在的骨架贯通.隔膜要下沉,裆胯要上翻,腰椎要拉开、后倚,形成丹田的中空内实,就像两胯之间夹了一个充足气的大皮球,这个球又抱着肋骨.这样髋关节,腰椎的运动才会有可支撑,力量才能上肩背,贯四梢,身法运动才能涵上劲.

       招法会因人而异,不切实用,故强调找劲、发劲,做到自然合谐,才能使外形合顺,劲从中来,内质中和,气自然生,四肢百骸气质归一,摒除后天拙力.任何门派真传功夫都是一气所成,内劲所成,此为本.至于应用手法,有了完整圆融之内劲,简单手法即可成极高妙之手法。

       按规矩操练,逐步找出上下相随.内外合一的先天真劲.使人身散乱之气,纳入丹田,运之周身,成为完整一气.以身体中心为活动起点,能使整体力量连贯运作,使身体每一部份都拥有整体力量,使对手与自己身体任何一点接触,都受到整体力量的反击.当整劲没有练到自如的水平时,实战时就要放弃练拳时练习整劲的要领,怎么好打怎么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